張廣立 王時鋒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上一切向錢看的思想也滲透到醫療行業,藥品廠商為了促銷藥品,做醫生工作,在利益的驅動下,許多醫生開單提成,開大處方、超常規用藥,小病大治。致使過度醫療、過度用藥,不僅增加了患者經濟負擔,也造成了藥品資源浪費,同時破壞了白衣天使治病救人、無私奉獻的形象,嚴重影響了醫院的聲譽。在此情況下,醫院藥品收入比例不斷上升,到2010年,我院藥品收入占醫療收入比例達到了51%,而按照三級醫院評審標準,藥品比例應該控制到45%以內。這嚴重地阻礙了醫院的發展和兩個效益的提高。隨著我院公立醫院改革的不斷深化,創建三級醫院的工作不斷推進,藥品比例到了非控制不可的程度。
根據醫院實際情況,院長親自帶隊組織相關領導到多家藥品比例控制好的醫院去考察,學習經驗。回來后組織相關人員制定我院的藥品比例控制的管理辦法,于2011年1月我院第七屆二次全院職工代表會上討論通過了“醫院關于加強控制藥品比例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于2011年1月26日起正式實施。
為了保障患者用藥安全及患者、科室、醫院的利益,有效控制藥品使用比例,根據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1]、結合醫院實際,制定醫院關于加強控制藥品比例管理辦法。
1.1 按照三級醫院評審標準要求,藥費收入應在業務收入的45%以下,我院目前沒有達標,高出5%。為確保實施合理用藥要求,根據臨床科室病種的不同、用藥需求不同和多年完成醫藥比例實際情況,制定各科室藥品占醫療比例標準。參照標準(45%),藥品費超出45%的科室,用完成比例數加標準比例數除2;藥品費未超45%的科室,按完成比例數計算。

表1 我院部分臨床科室藥品比例標準(%)
1.2 門診醫生 外科系列藥品費占個人業務收入的45%;內科系列藥品費占業務收入的55%(包括離退休專家)。門診醫生有歸屬臨床科室的,按臨床科室標準計算。對全院各科室“特殊病例用藥”的組織會診、討論、管理、指導,控制另行規定。門診離退休專家按上述規定執行,取消原簽訂協議書及管理辦法中的藥品費獎罰規定,輔助檢查、藥品費績效按臨床科室計算。
1.3 藥品比例的統計,根據衛生部財務制度規定,醫療收入包括:床位費、診查費、治療費、檢查費、護理費、手術費、化驗費和其他費用(除藥品以外的其他收入)。藥品收入包括西藥費、中成藥費、中草藥費、中藥飲片費。
1.4 科室每月醫藥比超標部分,按績效計算,超多少扣罰多少,從科室月績效工資中扣除。
1.5 各醫藥比例資料提供部門,要確保數字信息準確、公正。
1.6 藥品比例控制責任追究 (1)各涉及藥品比例控制職能管理部門責任追究。各涉及藥品比例控制管理部門的藥品比例信息,特殊病例申請用藥的藥品使用比例信息、結算信息不準確、不公正,醫藥比扣款核查不到位的,責任人當月罰款500元。連續3個月責任落實不到位的給予崗位管理責任誡勉談話、崗位責任書面警示或停職工作反省,調離崗位,待分配。(2)臨床科室管理責任人責任追究。①科室每月藥比超標,扣除科主任當月管理津貼30%。連續3個月藥品比例超標,扣發科主任4個月的管理津貼,并給予崗位管理責任書面警示或誡勉談話。全年累計5個月藥品比例超標,免掉科主任行政職務。②藥品比例超標醫師責任追究:由科主任根據醫院提供的藥品比例信息,對藥比超標醫師所屬的醫療組內高、中、初三級醫師的責任度進行考核,兌現分擔藥比超標扣款責任。③科主任對屢教不改的藥比超標醫師,有權向醫院提出調離工作崗位的意見和建議。(3)對藥比超標的科室和個人,在醫院醫療質量會議、院周會或以紅頭文件形式通報批評。年內多次發生藥比超標科室和個人,不能評為先進科室,并納入個人技術和個人醫德醫風考核檔案,作為晉升職稱的考核依據。(4)醫院藥品購銷、藥品庫存、門診及病房藥房、藥品目錄、藥品使用管理部門、科室、個人不得為藥品經銷商和醫藥代表提供用藥信息、統計用藥處方,提供藥品銷售及庫存數據信息[2],一經發現立即下崗。
在“辦法”實施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諸多困難。最初各科主任接到“辦法”反響非常大,都認為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紛紛找院領導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困難:醫生會不配合,寧愿交罰款也不會降比例;給自己科室的限制藥品比例太低,完成不了;會影響醫院收入等等問題。但是院領導態度非常堅決,要求克服一切困難完成任務。在執行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特殊病種,如腫瘤化療患者、腎移植患者住院治療基本以用藥為主,對這些病種的專管醫生取消比例限制,同時不享受激勵政策。另外執行2個月后發現,原來院里銷售很好的進口藥、貴重藥,銷量突然下降,醫生擔心這些貴藥占藥品比例大,拒絕給患者開這類藥品,對專程來醫院開這類藥品的患者有推諉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我院擬成立便民門診,即可解決這一問題。
雖然藥品比例控制歷盡艱辛,但是執行四個多月以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實施第1個月就使藥品比例降到了41%,第2個月42%,第3個月43%,第4個月42%,成效卓著。原來銷量少但效果好、價格低廉的藥品銷量明顯上升,臨床治療中可用可不用的輔助治療藥物用量顯著下降。我院業務收入明顯上升。目前全體醫生很自覺地執行“辦法”,規范治療。同樣病種治療費用較未控制藥品比例前明顯降低。大大提高了患者對我院醫療服務的滿意率,社會反響較以往更好。
當然,我院在藥品比例控制方面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不足,在我們周圍還有些醫院藥品比例可達到38%~39%,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完善自我,趕超先進。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辦政發[2009]38號.
[2]肖平,何光明.控制藥品比例 降低醫藥費用的探討.中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