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劍東
支原體肺炎(MPP)是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中的常見病。目前治療支原體肺炎的最常用藥物為紅霉素和阿奇霉素。
現對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12例支原體肺炎肺炎分別用紅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治療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112例MPP的兒童均為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住院及門診患兒,診斷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中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診斷標準[1]。年齡3歲~14歲,平均年齡7.6歲;男54例,女58例,就診前病程5~30 d,確診時間平均9.6 d,112例中發熱患者95例,平均體溫39.2℃,其中體溫 <38℃ 5例,38℃ ~39℃ 12例,>39℃ 78例。所有患者均有咳嗽。肺部啰音87例,其中56例為右側肺部濕啰音,3l例為雙側肺部濕啰音,其中9例合并喘鳴音。患者均行胸部X線檢查:X線表現以肺部中、下野有大小不等點片狀浸潤者83例,其中右肺單側者占64例,兩肺呈網狀陰影者7例,病變累及1個或2個肺段,表現為較大的云絮狀片狀陰影13例,肺門影增濃、肺門淋巴結腫大者9例,其中胸腔積液2例,所有病例采用ELISA法檢測肺炎支原體抗體IgM均為陽性,其中12例為第二次檢測為陽性。
1.2 分組及治療方法 隨機分為兩組,兩組年齡、性別、起病時間、發熱天數、雙啰音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紅霉素按20~25 mg/(kg·d)加入5%葡萄糖液中,濃度為1 mg/ml,滴速l ml/min,同時在紅霉素溶液中加入山莨菪堿,劑量為0.1~0.3 mg/kg,1次/d,用10~14天。在靜脈滴注紅霉素前30 min口服蒙脫石散1.5~3.0。阿奇霉素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液中,濃度為1 mg/ml,滴注時間為1~3 h。連用3 d,停4 d,用兩周;兩組患者靜脈停藥以后均改為阿奇霉素10 mg/(kg·d)口服,連用3 d,停藥4 d,兩個療程。
1.3 療效觀察 治療開始后觀察兩組體溫下降時間、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同時觀察治療過程中的胃腸道反應和靜脈注射部位疼痛等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0分析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癥狀及體征改善天數用均數±標準差表示(±s),根據資料性質不同分別采用χ2檢驗或t檢驗。
2.1 紅霉素組與阿奇霉素療效比較 紅霉素組在退熱時間上優于阿奇霉素組,經統計學處理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在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上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 1。

表1 兩組間發熱、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時間情況比較(d)
2.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在治療過程中紅霉素組出現胃腸道反應(主要為惡心、嘔吐、腹痛及腹瀉)18例(27.7%),靜脈注射部位疼痛31例(47.69%),而阿齊霉素組則分別為8(17.0%)和11例(23.4%)兩者之間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紅霉素與阿奇霉素的副作用比較(例,%)
MPP是兒童肺炎中的常見病,其發病率占社區獲得性肺炎的10% ~40%[2]。近來發病率呈逐年增加趨勢,其致病原為肺炎支原體(MP),MP是一種介乎病毒和細菌之間的病原微生物,含DNA和RNA,無細胞壁,因此,臨床常用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對其無效,對影響蛋白合成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非常敏感。因此最有效的藥物是大環內酯類抗生索,紅霉素臨床應用歷史悠久,目前仍然是治療治療兒童支原體肺炎的常用藥物,然而,紅霉素常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反應,因此,人們開始尋求使用其他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來治療MPP,阿奇霉素為新一代的大環內酯類藥物,具有獨特的藥代動力學特性,有良好的組織滲透性,在組織內和細胞內的濃度高,為同期血藥濃度的10~100倍,炎癥部位的濃度較非炎癥部位的濃度高6倍。然而,靜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療MPP與紅霉素比較,其療效各家報道不一[3,4,5],本資料顯示紅霉素在治療支原體肺炎中退熱時間上明顯優于阿奇霉素,而在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上兩者不并無明顯差異。紅霉素最常見的副作用為胃腸道反應,發生率69.8l% ~91.3 4%[6,7],紅霉素吸收后,在膽道、十二指腸中形成腸、肝循環,使藥物在膽道及小腸濃度特別高。因為紅霉素是一種較強的平滑肌刺激劑,紅霉素刺激腸壁,引起平滑肌強烈收縮,甚至痙攣,使腸蠕動加快,引起腹痛及腹瀉等胃腸道癥狀。有報道在紅霉素溶液中加入山莨菪堿以及在用藥前服用蒙脫石,可以明顯減輕胃腸道反應[6,7]。本資料紅霉素組患者在使用紅霉素時注意紅霉素濃度和滴注速度,在紅霉素溶液中加入山莨菪堿,并在用藥前服用蒙脫石,結果紅霉素組胃腸道反應發生率為27.7%,較文獻報道的低[6,7],但仍顯著高于阿奇霉素組,盡管紅霉素組胃腸道反應發生率比阿齊霉素高,但并不嚴重,所有患者均可堅持使用,三天后可能是由于患者適應性增強,兩組患者胃腸道反應基本消失,靜脈注射部位疼痛也明顯減輕或消失。由于國內16歲以下患者使用靜脈注射阿齊霉素的安全性尚不清楚,在大規模評估其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前,我們認為目前對MPP的初期治療,特別是伴有發熱的患者仍應首先給予靜脈注射紅霉素,癥狀、體征明顯控制后以阿奇霉素口服序貫治療。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2]Lee KY,Lee HS,Hong JH.et al.Burgner DLee BC;Role of prednisolone treatment in severe Mye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 Pediatr Pulmonol,2006,41(3):263-268.
[3]武怡.阿奇霉素及紅霉素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徐州醫學院學報,2007,27(6):392-393.
[4]龔學斌,蔣佩芳.90例紅霉素和阿奇霉素對支原體肺炎的療效比較.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7,3(23):70-71.
[5]孫肇琴,羅孝華.門冬氨酸阿奇霉素與乳糖酸紅霉素治療兒童支原體肺炎的療效比較.實用臨床醫學,2007,8(7):81-82.
[6]張素平.654-2減少紅霉素靜滴副作用的臨床觀察.中國醫學理論與實踐,2004,14(8):1210.
[7]黃清波,劉偉.思密達在兒科預防紅霉素胃腸道反應中的應用.中國現代實用醫學雜志,2004,3(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