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光
更昔洛韋治療巨細胞病毒肝炎臨床分析
劉曉光
巨細胞病毒(cmv)是目前我國,也是世界范圍內宮內感染最重要的病原,病毒可侵入肺、肝、腎、唾液腺、乳腺其他腺體,以及多核白細胞和淋巴細胞,可長期或間隙地自唾液、乳汗血液、尿液、精液、子宮分泌物多處排出病毒。巨細胞病毒肝炎是臨床最常見的表現。其主要表現為肝細胞損害肝酶升高,肝臟腫大,黃疸。
1.1 一般資料 2005~2009年我院住院40例符合診斷巨細胞病毒肝炎,其中男15例、女25例、年齡30d~6個月。黃疸30例、肝腫大38例、脾腫大16例.診斷標準采用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感染消化組,1998年11月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感染消化學組制定的《巨細胞病毒感染診斷方案》同時肝酶和/(或)總膽紅素升高,cmvIgM均陽性,尿cmv-DNA>500copies/ml,均除外代謝性肝病、藥物重毒性肝炎及甲、乙、丙、EB病毒所致肝炎。均行腹部超聲檢測:無膽道閉鎖。
1.2 方法
1.2.1 治療 40例均給予更昔洛韋(湖北科益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誘導期:5mg/kg,每12小時一次,每次時間>1h,連續使用2周,維持期:更昔洛韋10mg/kg,每周連用3d,連續用2~6周,同時應用美能、肝泰樂、VC、熊去氧膽酸等保肝利膽藥,口服脂溶性維生素。
1.2.2 觀察指標 黃疸消失情況,肝脾腫大情況,觀察藥物不良反應。每周復查血常規、肝功、腎功能。兩周后復查cmv-IgM,尿cmv-DNA一周內連續兩次陰性為轉陰標準。
1.3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均用自身對照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黃疸消失,肝臟縮小,肝酶正常。其中11例治療早期肝酶升高,繼續治療后下降到正常。

表1 更昔洛韋治療巨細胞病毒肝炎前后指標比較
2.2 cmv-IgM轉陰,尿cmv-DNA正常
2.3 不良反應:血液正常,2例輕度惡心腹瀉,給予對癥治療后消失。
cmv感染經胎盤傳播,生后2周內發生,為先天性感染;50%為圍生期感染,多發生在生后3~12周,一方面可能在分娩期經產道吞入孕產婦被感染的宮頸、陰道分泌物所致,另一方面血清病毒陽性的母親約32%可分泌病毒進入乳汁而形成病毒乳癥。母乳中病毒濃度較低,但長期喂養可有累積效果而被感染,對早產兒及低出生體重兒威脅更大[1]。生后感染指生后12周發現,經過帶毒者的供體器官、新鮮血液、血制品、尿及唾液的水平傳播[2]。
cmv感染表現包括宮內發育遲緩、脈絡膜視網膜炎,聽力損傷,心肌損害,cmv肺炎,膀胱炎,肝炎。血液系統表現為:再障,血小板減少骨髓增生異常;神經系統損害為小頭畸形,智力發育遲緩,腦炎,腦鈣化,癲癇發作[3]。其中cmv肝炎發生是占嬰兒肝炎綜合征的62.86%,臨床癥狀出現很早,多數考慮為先天感染及圍生期感染。本組40例患兒其中大多數表現為全身皮膚及鞏膜不同程度的黃染,肝腫大,多伴有脾輕度腫大,大小便色黃,精神萎靡,納差,腹瀉,化驗肝酶升高,總膽紅素升高以間接膽紅素為主,此型為黃疸型cmv肝炎;還有一部分患兒表現與此類似,但膽紅素升高以直接膽紅素為主,肝酶升高顯著,rGT也升高,此型為膽汁淤積性肝炎;此兩型肝炎為重癥,無黃疸型肝炎:僅有肝酶升高或肝酶升高伴肝腫大;膽汁淤積癥及亞臨床型肝炎為輕癥。cmv可感染小兒肝臟內的肝細胞、肝膽管上皮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器官組織變性壞死,大量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單核細胞浸潤,細胞受大量cmv復制影響,形成巨細胞樣改變,嚴重者肝小葉結構紊亂,肝細胞再生造成肝細胞及小膽管內膽汁淤積,引起膽管阻塞,膽栓形成,膽道發育畸形,甚至膽道閉鎖。這種感染為病毒復制所引起的直接損傷及由此產生的免疫病理變化[4]。cmv肝炎治療目前首推更昔洛韋,針對癥狀性、產毒感染,采取誘導期及緩解期治療,對重癥膽汁淤積性肝炎可用免疫球蛋白加激素治療,抑制cmv感染組織中免疫效應性細胞的抗原抗體表達,同時激素有減輕膽管水腫程度促進膽汁代謝和分泌消除淤膽作用。若治療2~3周黃疸持續不退,大便持續白色,總膽紅素、直接直接膽紅素進行性升高,提示預后不良,應注意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可能。更昔洛韋通過競爭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摻入病毒DNA終止DNA延長,能抑制產毒性感染,卻不能徹底清除,cmv感染后可長期潛伏在體內,當機體免疫功能減退,病毒激活致病,由潛伏感染轉為產毒性感染,所以cmv長期存在。但cmv_DNA拷貝數與cmv感染病情的嚴重程度并非總是成正比[5]。本組患兒更昔洛韋不良反應少,cmv肝炎預后大多良好,但病程較長,治療過程中部分患兒有黃疸減退,ALT反復升高,所以注意ALT監測[6]。預防cmv肝炎從預防CMV感染入手,可接種CMV疫苗,母乳有cmv存在嬰兒尚未感染者停母乳。養成良好衛生生活習慣,加強對育齡婦女cmv傳播方式及后果的宣傳,提高孕期保健才能使cmv肝炎發生率降低。
[1]胡艷.陳黎等嬰兒巨細胞病毒肝炎88例分析.實用臨床兒科雜志,2009,24(19):1496-1498.
[2]srinivasjoisRMkavaMPThomasA,et al.cytomegalovirus-associatedileal stricture in a preterm neonate.J Paediatric Child Health,2008,44(1-2):80-82.
[3]辛素霞,等.嬰兒巨細胞病毒肝炎研究進展.臨床薈萃,2007,22(11)8:1.
[4]董永綏,等.細胞病毒感染的免疫學變化.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5,10(4):204.
[5]Gerhard,朱啟镕.人類巨細胞病毒感染的母嬰傳播診斷與治療.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08,3(1):1-4.
[6]謝丹宇,等.苦參堿注射液治療嬰兒巨細胞病毒性肝炎的療效觀察.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23(7):524-526.
132001吉林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