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楊雙軍 段立芬 馮偉立 王婕 杜家樂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 天津300204)
光進銅退的本質是接入網從“銅”到“光”的演進過程,在演進過程中光進銅退及光進銅不退模式將長期并存,使得網絡接入方式異常復雜,這必然帶來網絡資源管理的復雜化,迫切需要IT系統提供支撐。因此,FTTH資源的管理是整個IT支撐工作的基礎,其管理結果直接影響到光進銅退IT支撐工作的成敗。

圖1 FTTH自動開通過程
資源系統的預判指的是在前臺受理業務時,選擇出用戶所需的標準地址后,針對該地址對應的資源建設信息進行一個簡單和有效的判斷,將地址所對應的資源建設情況和可用情況反饋給營業系統,能夠在受理時就可以迅速了解資源建設情況和業務的開通能力是否已經具備。
本功能針對銅纜用戶已經有了比較正規的預判功能,在資源系統中標準地址是一切資源信息的入口,因此在預判的時候通過標準地址綁定一系列資源設備,例如關聯的電分線盒查詢出所對應的配線電纜是否有空閑線對可以分配;關聯的局向查詢出是否正確等。銅纜預判功能比較簡單明了,大體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電纜預判功能

圖3 光纜預判功能
FTTH資源支撐系統對資源預判功能進行了豐富的擴充,增加了光纜和電纜兩種接入方式的判斷,同時也加入了光纜預判的業務邏輯,分為兩部分組成:接入層資源判斷,包括標準地址關聯的光纖是否具備開通能力,所關聯的光交接箱是否區分AB面列框,關聯光分路器是否有空閑端口,ONU設備是否有可用端口等;軟交換部分資源判斷,包括語音IP是否有可用資源等,大體結構如圖3所示。
總體來說,FTTH支撐系統資源的預判規則基本上已經將所有以標準地址為入口的資源信息全部覆蓋,預判所能夠涉及到的功能點也都基本完善。在用戶受理時,資源預判準確率達到98%以上,所有預判結果均能夠自動處理并規劃不同流程,真正達到了寬帶用戶無條件受理的要求。
資源服務配置的入口首先是自動核配的功能,然后是障礙更資源的功能,再其次就是資源存量數據的查詢和FTTH竣工資料導出導入的功能。
目前FTTH業務資源核配環節已經達到100%自動核配,無需人工參與,與之前銅纜業務流程中需要手工配線配端口相比有了一個質的跨越,并且在施工環節上也得到了簡化。銅纜中配線配端口、更線更端口都有不同的環節,而FTTH的核配只經過一個EPON資源核配自動環節,就已經將用戶的局向光纖側所關聯的配線光纜、光分線盒、光交接箱等線路部分資源核配完成,然后通過自動查詢功能將前期建設的主光纜側資源帶出(OLT設備和端口,外層vlan,ODF跳接成端關系,主光路等);同時創建ONU設備終端,自動核配用戶語音和數據端口,分配可用ODN端口,完成設備端口的核配;軟交換則完成用戶語音IP、語音vlan、coco地址、TN號的分配,數據業務內層vlan和速率的核配,IPTV業務IPTV端口和接入vlan的核配等,自動關聯OLT設備上聯軟交換信息等等。
基本上通過EPON資源核配環節已經將所有涉及用戶側數據制作以及局數據制作的資源信息全部核配完成,以下施工環節均根據資源核配完成的數據進行施工和調度,無需人工參與,并且資源核配準確率達95%,為自動施工流程的支撐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在核配之后,系統還設計了相關的障礙更光纖的功能,并且能夠實時進行更改和生效,更好的滿足了客戶因實際需要而進行資源變更的需求,簡化了業務流程。
待業務竣工歸檔后,提供了存量數據的查詢功能,包括用戶資源信息配置查詢,語音和數據業務全稱路由的查詢,接入設備終端和光纜光交等連接設備的資源查詢等,能夠方便客戶對所需要的用戶數據進行實時掌握和了解,并有針對性的完成報表的統計和整理。
綜合網絡激活系統是接收CRM、開通等系統的開通工單,根據系統中配置的指令模板,將工單轉換為外部網管(元)可識別的指令,發送給相關的網管(元)進行施工,并將施工結果反饋給上層業務系統(見圖4)。

圖4 指令平臺示意圖
某市的綜合網絡激活系統建設于2010年,從最早承載下xPON網管的自動指令下發到軟交換、ADSL、WLAN、PHS、SDC等14個平臺(網元),見圖5。

圖5 某市綜合網絡激活系統
服務開通系統是為適應業務的發展,減少手工介入,實現工作流的有效管理,提高對業務變化的適應能力,最終實現業務流程的自動化管理。該系統能快速處理CRM系統傳送過來的訂單,支持自動調度和人工調度處理各訂單的生產實施,直至業務開通,并將完工結果進行反饋,實現端到端的業務過程自動化管理,有效實現對客戶整個業務生產全程監控管理。該系統可以協助各業務部門、各生產部門和各管理部門提高業務處理能力,客戶服務的質量、效率、管理能力和決策水平,提高整體運營服務能力。
服務開通系統為當前電信的主要生產活動提供了有力支撐,實現了工作流程的有效管理,提高了企業對于復雜多變的市場的反應能力,提高了客戶服務的質量、效率、管理能力和決策水平,提高了客戶的整體運營服務能力。
資源服務的概念其實相當于將資源系統中的一些特性功能或者常用功能進行封裝,然后利用webservice形式提供給前臺查詢資源的相關信息,或者調用功能包改動相關的數據。
類似的服務例如資源預判、用戶號碼選擇、標準地址選擇、社區信息、用戶ONU的mac地址信息等,都是通過服務封裝的形式提供調用和查詢,資源的服務平臺將一些功能很好的集成到一起,可以根據不同的系統進行簡單的程序邏輯修改,就能夠完成與不同前端業務的有效融合。例如現在資源系統針對ESS系統將要實現的對端服務,有標準地址、用戶號碼和局向的查詢需求,就可以引入資源服務的封裝理念,完成不同系統之間的業務銜接,體現出了資源服務的有效性和資源跨系統之間銜接的融合能力。
資源數據模型是根據整體流程的架構進行搭建的,如果流程架構或者由于實際管理模式的改變,造成了現有數據模型與實際需求有所沖突或者有所欠缺,就需要資源系統的數據結構能夠根據有效目的進行動態變更或者擴展。元數據建模平臺就是根據這種實際情況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功能入口,能夠完全按照客戶需求進行復雜配置,最終得到完美的模型架構。■
[1]牟曉隆.FTTH加劇光纖光纜市場競爭[J].通信世界,2010(10):42.
[2]胡遠,丁為民.光纖到戶(FTTH)配線光纜線路的設計與施工[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11(11):39-42.
[3]李勇,鈕海明.FTTH的最新進展與趨勢[J].光通信研究,2004(2):8-10,13.
[4]曾國斌.中國聯通FTTH建設方案探討[J].信息通信,2011(4):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