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平
[摘要] 教學評價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學科知識目標外,教學目標具有多維度的,學生的認知過程和情感交流與方法及過程的學習是相互交織的。所以如何科學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指導,充分發揮促進學生全面均衡地發展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的問題。高中物理課程在目標上注重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從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方面培養學生,為學生終身發展、應對現代社會和未來發展的挑戰奠定了基礎。應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實現發展性評價的理念。
[關鍵詞] 物理教學教學評價
一、注重過程方法多元的評價
在教學中,不僅僅要看學生的成績是否優秀,還要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和探究能否進化,學生知識技能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是否有效,以及健康情感、積極態度和科學價值觀是否生成。新課程要求對學生評價應該是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生學習和提高的過程。解決物理問題,我們不能僅僅注重是否做出結果,還要關注學生的思考過程,以及方法的選擇。注重過程方法多元的評價,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不斷思考,從多角度選擇答案,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探索物理知識的奧秘。
二、建立多元評價主體
學生、教師、家長是參與評價的三大主體。新課程要實現“以人為本”,教學過程就要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主旋律,那么我們就不能忽視學生的自評。比如建立自我評價: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你覺得這節課學習效果怎樣?你覺得哪些方面有待提高或改進?等等。對于這些問題,學生的感覺是最真實的,學生的自我評價有助于他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 家長如果對學校的工作理解和支持在學習過程中恰當評價,對學生學會學習是終身受益的。新課程中不少作業需在課外調查完成,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建立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與家長評價的多元評價主體,能充分有效地運用評價機制激勵,使學生更好地學習。
三、評價方式、目標、主體、內容與方法的多元化
由于學生在認識方式,認知能力和價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評價中應當允許多種表達方式的運用。非正式評價方式,如口試、面談、提問、學生檔案。正式評價方式,如學生物理學習過程發展性評價表、書面考試、課題設計、物理小論文、調查表等。改革現有的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在物理教學中強調評價方式、目標、主體、內容與方法的多元化,實質是給學生以彈性化,個性化發展的空間,也是愛護學生探究學習積極性的策略;唯有為學生營造一個多彩的評價世界,才能全面、真實評價學生潛能和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通過多種評價方式,使得學生有充分的機會表達自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長期以來,作業評價以等級制和分數制為主要評價方式。這種評價方式往往挫傷了一大批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今的學生思維活躍、情感豐富,有很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意識。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時,應本著“激勵為主、肯定為主”的原則,盡量注意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他們所取得的一點點成績和進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
??? 新課改后的評價體制給了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也許你成績不是太好,但學習積極性高、才藝突出、心地善良、品性優異,這些都能為自己加分。 學生成績由學時參與分、學習過程表現評價和學業水平測試三部分組成。教師必須在三維目標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想象和發展空間,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多元教學評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物理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