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圣東
[摘要] 隨著國際國內形式的風云變幻,作為時代弄潮兒的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那么,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針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現狀應該采取哪學措施。
[關鍵詞] 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研究
為了真正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我們連續對三屆(即2009級、2010級、2011級)近一千二百名學生做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表明:當代大學生的思想主流是健康、積極、向上的,是符合社會文化核心結論體系的,但同時也存在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尤其是對“官二代”、“富二代”現象的理解上,對金錢的認識上。尤其是對“扶不起的老太太”事件的認識上,存在著認識上的偏差和錯誤。所以,全面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現狀,客觀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找到正確的解決問題的對策,是思想政治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一、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的現狀
1、大學生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關心祖國的前途和命運,尤其對涉及到國家的主權、領土、安全的問題上,愛國主義的情感尤其高漲。對國家的經濟的發展及綜合國力的提高,有一種由衷的自豪感和優越感。所以在對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等四項基本原則的問題上,絕大部分(95%)以上的學生的認識是確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有近30%的大學生在對愛國主義的態度上有一種狹隘的認識。
2、當代大學生思想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漸成熟,他們需要正確的引導。90%以上的大學生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有正確的理想和科學信念,能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民族的發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明白一個人的最大價值是奉獻而不是索取,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金錢至上”的觀念在大學生的價值觀上有相當程度的存在,自私自利和個人主義傾向,也有所表現。
3、當代大學生注重道德修養自覺錘煉道德品質。在問卷調查中,關于在公交車上遇到老人是否主動讓座,100%的學生選了“會讓座”;如廁后是否自覺沖洗,98%選了“自覺沖洗”;但對遇見壞人時,是否會見義勇為的問答時,有近20%的學生選擇了“不會”。對老太太摔倒后是否會主動幫扶,有近30%的學生選擇了“不會”。由此可見大學生在公民道德規范的踐行中,大部分是積極主動的,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和希望。
4、當代大學生能正確處理的戀愛與學習的關系,調查顯示:60%以上的學生對大學生談戀愛的認可度但80%以上的學生表示現在不愿意談戀愛,以學習為主珍惜大學時光,充實自己。
5、大學生關心自己的將來,尤其是對今后的就業、擇業和創業思想較多。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心里壓力較大,有近30%的大學生感到前途渺茫學習積極性不高,政治熱情下降。
二、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下滑的原因
1、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大學生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是社會群體中的重要一員。社會上的一些不正之風、一些負面東西這樣或那樣的在影響當代大學生。尤其是隨著當代網絡的發展和普及,作為善于捕捉潮流的一代大學生,他們更容易的受到影響。“小悅悅事件”、“扶不起的老太太”、“李剛事件”、“權利至上”的現象、“求職難”的現象、“金錢萬能”的觀念等等無不在灼烤著大學生的思想與靈魂。所以,這造成了大學生在政治觀念上、道德意識上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2、大學生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經濟觀也誘發了基礎到的覺悟的滑坡。當代大學生對社會的了解過于表層化,加之國家經濟形勢的動蕩,國際經濟的轉變,對規律性的東西缺少認識。所以在價值觀上產生了偏差。
3、就業形勢的嚴峻、就業觀念的扭曲,也造成了思想道德水平有所下滑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國就業機制的不完善,加之就業觀念的傳統化就容易使學生產生“上個好大學不如有個好爸爸”的錯誤觀念。
4、當代大學生中有一部分存在手高眼低,缺乏吃苦的精神,好高騖遠、一勞永逸的思想還有相當的市場。這和他們從小到大沒有經歷過大的波折有關系,這樣就不可避免產生了一些認識上的偏差。08級09級很有許多在企業實習的學生干了一兩個月就受不了辭職回家,就說明了這一點。
5、當今社會上存在的消極腐敗現象給大學生樹立正確思想道德覺悟帶來不良影響,少數腐敗現象不僅影響了黨的威信,給國家財產造成重大損失,也給高校對大學生實施思想道德教育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一些大學生在觀念結論上出現了困惑、迷茫和無所是從,有的厭惡政治,玩世不恭,有的強化了當官發財的思想意識。
三、推動當代大學生思想教育的舉措
1、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教書和育人有機統一起來,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的精神和要求,真正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牢固樹立“學校教育,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堅決克服客觀存在的重智育輕德育的傾向,抓住重點全方位推進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工作,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要想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必須堅守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理論陣地,用中國特色社會理論體系武裝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從而引導大學生勤于學習,善于創新,甘于奉獻,勇于進取,自覺成為社會主義的“四有新人”自覺擔負起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重任。
2、思想道德的教育要有的放矢,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從而增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目的性,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做好新形式下的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應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不懈的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大學生頭腦,深入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教育,開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史的教育,開展基本國情和形式政策的教育,開展社會主義核心經濟體系的教育,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正確認識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和自己應盡的責任,從而確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理想和信念。以解疑釋惑為關鍵點,堅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大學生“三貼”原則,理論聯系實際,講清規律,以理服人,增強教育的說服力、感染力。如在講為什么要見義勇為時,以現場模擬的授課方式:當一個女生在遇到一個歹徒搶劫時,如在她身邊有三個彪形大漢做旁觀者,對歹徒熟視無睹,袖手旁觀。那么,這個女生在事后最憤恨的不是搶劫者而是那三個旁觀者。這個例子對大學生教育震動很大,說服力和感染力最強,學生的聽后感觸很深。
3、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實際要創新教育教育方法擴展教育途徑。通過各種教育活動的開展讓大學生在參與中得到啟發和教育。首先在教學內容上要有所側重:①加強人文素養教育,通過學術講座,學生座談,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不斷豐富和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關系。②加強社會主義的公民道德規范教育、社會公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從而引導大學生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自覺遵紀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尊老愛幼養成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③加強責任義務教育。積極引導大學生正確行使權利的同時,自覺承擔起自己應付的責任和義務,切實做到自立自強,孝敬父母,關愛他人,心系社會,胸懷祖國。④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建立在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基礎之上的,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忽視心理健康的意義和作用,所以,要以課堂教學、課外教育指導為之渠道,通過個別咨詢心理行為訓練網絡咨詢等多種方式,開展經常性的心理輔導和咨詢活動。其次,在教學方法上要有所創新,筆者主要是通過課堂討論法、學生主體教學法等手段,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這些教學方法的最大特點是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了過去老師在課堂上講的眉飛色舞,學生在下面昏昏沉沉的局面,學生對教學效果相當滿意。最后,在教學手段上采用了多媒體教學、社會實踐教學和傳統講授法相結合。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性來吸引學生,利用社會實踐教學的客觀性感染學生,利用講授法來引導學生,三者相結合,相得益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