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中芝 盧社軍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討了高等數學教學在使用多媒體技術中的積極作用和存在的問題,以及征對這些問題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 多媒體高等數學作用弊端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社會知識信息激增和“減負”工作深入開展,21世紀是信息技術占主導地位的世紀。多媒體輔助教學因其生動、形象的圖形、音頻、視頻、動畫等表現手段,深受廣大師生們的喜愛,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已走進了課堂。
多年來我國高等數學一直采用“粉筆+黑板”傳統教學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這種傳統的高等數學教學方法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逐漸引入了電子教案,電子教案以其圖像清晰、文字規范、色彩豐富、圖文聲像并茂等優點深入到高等數學的教學中。但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如果使用不當不但不能夠促進教學,還會對教學產生許多不利影響,影響教學效果。
本文就多媒體技術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利與弊討論一下應如何把握好多媒體的優勢、避開多媒體技術對高等數學教學的影響,使得高等數學教學能夠將多媒體技術發揮到淋漓盡致,能夠更好地促進高等數學的教學。
一、首先就數學教學,談談多媒體技術在其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1、運用多媒體進行動畫模擬創設學習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利用多媒體技術中的移動、定格、閃爍、同步解說、色彩變化等手段來表達教學內容。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并能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如在講解極限概念時,把實際問題:求拋物線下的面積、曲線的切線,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首先在計算機畫面上畫出由拋物線y=x2,x軸及直線x=1所圍成區域的面積S,再通過計算機進行定格、分割、再定格、再分割,讓學生體會“割之彌細,所失彌少”的思維方法。又如求曲線的切線時,在直角坐標系內畫出y=f(x)的圖像,再用不同的顏色標示出經過點M0和點M1處的割線(點M0, M1是y=f(x)圖像上的兩點),并讓它不斷地進行形象地移動(點M0不動),讓學生體會曲線的切線實際上就是割線的極限位置。與此同時通過啟發性提問和必要的講解,引導學生積極發展思維,自我總結和歸納出極限的概念。
2、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分層顯示,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利用多媒體的視頻、音頻技術可以對有關教學內容進行分層顯示,誘導學生深入淺出,從而達到提綱挈領、融會貫通、系統掌握有關知識的效果。例如在第一層顯示中,把教學過程分為幾項,學生需要了解哪項就點擊該項;再顯示第二層,需要了解例題,就點擊相應按鈕而顯示第二層。這樣,不僅可以編制帶有提問和引導解答相結合的課件,而且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系統學習。如把《高等數學》中“導數與微分”這一章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欄目設計分為本章導讀、內容回顧、重點概念、典型例題、階梯練習、自我檢測、輔助工具速查功能、模擬考卷。學生在業余學習時,可以進行系統學習,想學或想做哪一部分就點擊該部分。在第二層顯示一些子項目,如在典型例題的第二層顯示中所選例題重在突出本節重點,有思路、方法、應用、自學等按鈕,學生想學,就點擊相應的按鈕,這樣可以引導學生掌握重點、消化難點,進行自主學習。
3、運用多媒體練習鞏固時,可以增加訓練密度,提高教學效果
利用多媒體技術編寫的系列性、針對性的練習,其練習效果非常之好。它的最大優點是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娛樂性的練習,能輕松鞏固已學知識。從而切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滿足開放式教育、學員自主學習的要求。如在練習中編排各種形式的選擇題、填空題、是非題等,由程序來判斷學生解答的正確與否。根據練習情況,給予必要的表揚、鼓勵或安排重復練習等。并且在練習鞏固中,由于運用多媒體教學,省去了板書和擦拭的時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習題,練習容量增加。運用計算機設置多種題型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漸進的練習。如在階梯練習中,有思路、提示、答案、詳解等按鈕,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模擬練習考卷中,設計有單選題、填空題、計算題、證明題。學生做完之后,計算機可以進行判卷、評分,并備有答案,學生可以進行對照修改。
4、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讓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
多數人認為數學是抽象的、枯燥的。其實不然,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華羅庚曾經說過“對數學產生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主要原因就是脫離實際”。因此數學學習材料的選擇應十分注意聯系生活實際,注重實效性。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圖文并茂和綜合處理功能,可以將現實生活中隱藏的數學問題表現出來。如在《經濟數學基礎》經濟分析教學中,首先通過上網查詢資料,成人學員都比較關注股市的行情、商品的價格,這樣,利用多媒體技術就可以把“股市走勢圖”和“價格分析表”在畫面中繪制出來,再與所給定的經濟函數圖形比較,引導學員利用學過的知識來分析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從而使數學函數的經濟分析化抽象為具體。正是這樣運用信息資源跨越時空界限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融合到數學教學中來,充分運用各種信息資源,與數學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具有時代氣息,更加貼近生活。
二、再談談利用多媒體技術給高等數學教學帶來的弊端
1、缺乏靈活性
傳統的教學形式中教師邊講邊寫,思路清晰,逐步展開,邏輯性非常強。黑板上的板書可以隨時更改,可以標記,一目了然。而使用多媒體課件后,教學內容被制作成幻燈片,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順序一張一張放映,缺乏靈活性。如果學生有疑問,老師很難在幻燈片上進行現場演算。教師也只是一味地放幻燈片、一味在講解。
2、缺乏交流性
傳統的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表演、學生觀看。教師與學生有語言和情感上的交流,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一個小圈、一個細小的動作,也可能使學生對于問題關鍵之處產生重大的影響,達到教學雙方配合默契的效果。而多媒體教學會造成教師一味在講,一味地在放幻燈片。學生只能看到幻燈片在不斷地變換。課堂缺乏交流。
3、缺乏連貫性
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是思維嚴謹、邏輯性強,所以知識的整體性和連貫性很重要。一塊黑板可以容納整個問題的哦計算或者推導過程,內容完整連貫。學生也可以跟著老師的思路邊學邊想,有一個認識、思考、理解的過程,符合大腦的認知規律。而一張幻燈片所包含的信息量有限,而且一閃而過,學生很難在有限的時間里記住大量的信息。
三、改進措施
多媒體教學可能會出現以上的教學弊端,主要的原因就是要求課件制作精良,教師的操作要得當,可以完全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解決辦法有以下幾點:
1、教師地位和作用不變
雖然有了電子教案,但是教師的作業不能變,相反,電子教案的正確使用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還是要保持課堂上傳統的與學生互動,教師的表情、手勢不容忽視,師生的對話尤為重要。電子教案不能完全取代教師的板書。
2、制作精良的課件
電子教案雖然可以節省板書時間,能增大教學容量,使課程安排節奏更緊密,教師可以集中精神在內容的講解上,但是電子教案往往會造成知識堆砌的感覺,所以制作精良的課件勢在必行。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內容的詳略、重難點的把握,證明推理過程和計算過程的演示,懸念的設置,每次操作出現哪些內容,出現多少,每個細節都值得思量。
3、學生仍為主體
教師不能只做一個放映員,還有考慮到學生,尤其是在重點、難點內容的講解時,要與學生交流,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反應時間和記筆記的時間,要給出學生消化和吸收的時間。
多媒體課件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多媒體技術三者在計算機上的有機結合。多媒體技術的介入豐富了教學手段,改進了教學方法,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多媒體課件內容與形式的多樣化、大容量,為學生感知事物提供了更寬闊的思維領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可見,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自學能力、實踐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總之,恰當地選準多媒體的運用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適時適量地運用多媒體,就會對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發揮其最大功效,是數學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只要共同努力、去開發、去研究,數學教學的明天將會更輝煌、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