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館館舍

教師閱覽室

報刊閱覽室

電子閱覽室

自主學習區

圖書捐贈

讀書活動書屋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廣播電視大學圖書館于2004年由寧夏廣播電視大學、寧夏重工業職工大學、寧夏職工科技學院、寧夏機械技工學校、寧夏農業學校5個圖書館合并組成。2011年學院(校)圖書館新館建成,2012年6月投入使用。新館建筑面積20560m2,是學院(校)的標志性建筑。新館設計體現了現代圖書館大開間、全開放、凸顯交流共享功能需求的特色,是一個既面向學院(校)又面向地方經濟、社會服務的復合型文獻信息中心。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廣播電視大學圖書館現有工作人員16人,設文獻建設部、圖書借閱部、閱覽部。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圖書館的管理體系、服務功能、服務手段等都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和加強,保證了圖書館的快速發展。
管理和服務效能進一步提高 以科學、規范、完善的制度管理體系為保障,建立運轉規范協調、服務周到滿意的管理工作運行機制,積極推行“服務在一線落實、難題在一線破解”的“一線工作法”和圖書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的“三進工作”,從而實現了圖書館“全方位、互動式、立體化”服務的目標。
服務功能和服務手段更加完善 利用現代網絡化、數字化服務手段打造現代化圖書館服務模式。目前圖書館擁有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各類圖書光盤以及為教學服務的實訓實驗視頻、音頻等資源支撐的服務器5臺,為讀者提供服務的計算機終端和外部設備近300余臺(套),建成了暢通的館內電子信息服務系統平臺,可隨時在任何地點分享國家教育科研網(Cernet)和互聯網(Internet)。配置了計算機觸摸檢索系統,增設了教師研究室、休閑書屋、多媒體教室、館員研究室等一系列個性化、人性化交流空間和設施,最大限度地實現功能齊全,優質服務。
館員隊伍綜合素質明顯提高 堅持“一切為了讀者”的辦館理念,重視館員隊伍的業務培訓和崗位鍛煉,提高館員的業務技能和服務水平。注意發揮傳、幫、帶和示范引領作用,逐步培養一批政治素質優、崗位技能優、工作業績優、讀者評價優的“四優館員隊伍”,適應圖書館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信息化建設發展的要求。
具有較強的館藏資源和文獻閱覽保障能力 新館現有文學書庫、社會科學書庫、自然科學書庫、工具書庫、基本書庫等5個書庫,報刊閱覽室、電子閱覽室、教師閱覽室等共有閱覽座位1200多個,信息點266個。截至目前館藏各類文獻127.62萬冊,涵蓋了文、理、工、法、農、經、醫、牧等各個學科領域。館藏文獻既能滿足遠程開放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師生的學習、教學、科研的需要,同時又能滿足成人繼續教育、崗位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培訓的需要。新館的建成,為館藏資源的儲存和文獻閱覽提供了較強的保障。
“農村電大書屋”建設工程穩步推進 以電大系統為依托,在全區電大積極穩妥的推進“農村電大書屋”建設工程。現已分別在吳忠、中寧、平羅建立了“農村電大書屋”,共捐贈各類圖書8782冊,讓“農村電大書屋”在農村折射出大文化、大和諧,成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載體。
讀者協會活動井然有序 圖書館“讀者協會”的成立,為廣大讀者與圖書館的溝通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從而推動了圖書館的各項工作。讀者協會幾年來共組織學生開展圖書館宣傳、好書推薦、讀書演講比賽、大學生辯論會、讀書心得交流、書法繪畫作品展以及校際交流等活動40余場次,編發《圖書館簡報》12期,既活躍了校園文化,又激發了同學們的讀書熱情,有效地促進了圖書館的綜合利用。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廣播電視大學圖書館始終堅持科學管理,提升服務層次,拓寬服務渠道,使圖書館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的發揮,贏得了廣大讀者和社會的好評。在“2008電大讀書活動”中,榮獲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讀書活動組織獎;在“09濕地中國行”活動中,榮獲全國圖工委、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頒發的讀書活動創新獎;同年榮獲全國電大圖書館先進集體;2011年,榮獲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農村電大書屋”創建先進集體;讀者協會榮獲第二屆全區大中專院校優秀學生社團獎。

科研成果

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