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禾 |
近年來征兵難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面臨的一項難題,為了擴大兵源和提高士兵素質,這些國家的政府可謂是絞盡腦汁。像以色列這樣受歷史、地緣政治影響深遠的國家,近日因征兵爭議而造成國內政治局勢動亂。
2012年7月17日,屬以色列中間派的前進黨宣布退出總理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右翼政府,而該黨加入右翼政府還不到3個月。內塔尼亞胡宣布支持強制所有以色列人必須服兵役或社會服務的草案,包括目前擁有豁免權的阿拉伯裔以色列人和極端正統派猶太人,但這項計劃必須按部就班進行,逐步、漸進地解決政治力量強大的保守派宗教人士的擔心。正是這項征兵改革計劃導致以色列歷史上最大的執政聯盟只存在了兩個多月就宣告解體。
以色列實行全民兵役制,大部分以色列人無論男女到了18歲都必須服兵役,但有少數人例外。以色列的極端正統派猶太人約有60萬,終日研讀《舊約圣經》,靠國家補貼為生。在以色列,有20%信仰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阿拉伯人,他們與極端正統派猶太人約占該國總人口的1/3。目前以色列有約1/4的男性和近一半的女性延遲入伍,對于只擁有700多萬人口的國家來說將致兵源嚴重不足。
越來越多的以色列人要求其他人也應該一并承擔保衛國家的責任。以色列外交部長李柏曼表示:“沒道理不能在18歲的時候去征召年輕的猶太人、穆斯林及基督徒。”最高法院要求總理內塔尼亞胡必須在8月1日前提出新法案,而內塔尼亞胡則希望目前先處理極端正統派猶太人的征兵問題,征召阿拉伯人當兵的問題可暫時延后。
與以色列一樣實行全民義務兵役制的韓國,為了改善兵源不足的情況,近來也陸續將新移民納入征兵范圍。由于人口出生率低的影響,從2021年到2029年,韓國兵源每年將出現上萬人的缺口。

隨著新移民人數的不斷增多,而兵源人數的持續減少,如果再把新移民家庭出身者排除在義務兵役之外,軍隊兵力將出現很大缺口。韓國軍方在《兵役法》中刪除了關于“種族和膚色”的免除兵役條款,并從去年開始接受新移民家庭出身的公民。去年4月,新兵入伍宣誓中的“為國家和民族”中的“民族”被改為“國民”。
為了擴大現役參軍者的范圍,韓國政府今年2月8月開始實行新的《征兵體檢準則修正案》,放寬了征兵體檢標準。以前身高超過1.96米的韓國男性公民都沒有進入軍隊服役的義務,只被列入“補充役”,如今身高只要不超過2.4米的男性都必須入伍服役。為了治療肥胖而接受單純胃部切除手術的男性,也要參軍服役。此外,按照原標準被列為“補充役”的無精癥、陽痿等性疾病患者也將被編入現役參軍對象。
自從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之后,隨著民眾厭戰情緒的升高,美國的征兵變得越來越困難。美國也為了征兵想盡各種辦法。
美軍人數在2009年前后最為吃緊,為了擴大兵源,放寬了很多入伍的標準。五角大樓還授權了一項名為對國家利益至關重要的征兵計劃。從2008年開始,美軍每年要招收1000多名外籍新兵,當他們退伍時可以得到美國永久居留權甚至是美國國籍。
英國為了應對兵源不足的風險,開始從少年感化院招募人員。為了吸引年輕人參軍,英國軍方大做廣告,除了通過網站以及遍布全國的征兵辦公室進行有關工作之外,在英國各地舉行的一些大型展覽上,軍方也會設置展臺進行宣傳。英國的軍事待遇比較優厚,初級軍官第一年的工資是15800英鎊,如果有大學學歷一年后年薪可以升到3萬英鎊。士兵的年薪是17000英鎊,成為上等兵就能拿到32700英鎊。此外,英軍還鼓勵現役和退役軍人去推薦和說服他們的朋友參軍。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照搬西方兵役制度模式,將軍隊的職業化作為兵役制度改革和軍隊建設的主要目標。由于人口危機,俄“新面貌”軍改以來兵源一直不足,加之俄青年服兵役時應當享有的權利難以保證,致使他們的參軍積極性不高,逃服兵役現象十分嚴重。僅2009年俄羅斯逃服兵役的人數近20萬,而接到兵役局服役通知后不去部隊報到的就有5210人。2008年8月,俄羅斯通過了“2009~2015年軍士和士兵的兵員補充轉向合同制”的聯邦專項計劃。該計劃撥款用于兵員工資補充以轉為合同制,但并未規定要大幅提高合同兵工資,這致使合同兵對實際收入表示不滿。盡管由于經濟危機造成大規模失業,但每年撕毀合同或者做逃兵的人數仍居高不下。
在當今世界中,為了滿足國家軍事戰略的需求,對從軍人員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如何更好地征集兵員、精兵強軍,都將是長期不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