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樹生
(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合肥 230022)
瀏陽河隧道起訖里程為:DⅡK1560+785~DⅡK1570+900,全長10 115 m,是武廣客運專線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本線最長隧道,隧道穿越湖南省長沙市,起于瀟湘西路南側,在穿越京珠高速與長永高速公路牛角沖互通立交后,通過星沙開發區的廠區密集群、高地學校區與民房區后下穿瀏陽河,終于機場高速公路南側。
本文主要介紹隧道進口人工填土層大管棚施工技術,進口段為素填土、雜填土,堆積時代較新,結構松散~稍松,標貫擊數為4~17擊,工程性質差且不穩定,埋深8~10 m。
自地表沿隧道中軸線方向,在洞身開挖輪廓線外40 cm處布置1排φ80 cm鉆孔樁,鉆孔樁縱向間距1.2 m,防護范圍90 m。洞口段拱部1400范圍內采取超前長管棚,長度40 m,環向間距40 cm,向上傾角為1°~3°,共計45根,管棚為φ108 mm熱壓無縫鋼管,壁厚6 mm,絲扣連接,注水泥漿液,注漿壓力0.5~3 MPa,長管棚設置C20混凝土導向墻,內置 φ140 mm鋼管導向,超前大管棚布置圖見圖1。

圖1 洞口大管棚布置(單位:m)
引孔頂入法為鉆孔、清孔、頂管、注漿[1-3],選取拱部25號、28號孔進行了工藝試驗,采用普通管棚鉆機鉆孔,由于該地層為人工填土層,結構松散,鉆孔時發生塌孔、卡鉆、縮徑等現象,無法成孔,最大鉆進8 m。
采用大直徑外鉆頭連接φ108 mm無縫鋼管,管棚鉆機采用小直徑合金鉆頭和沖擊器在φ108 mm無縫鋼管內鉆進,帶動鋼管前進,直到達到設計位置[4-7],本隧道在引孔頂入法無法實現的情況,選擇了30號孔進行了跟管鉆進法工藝試驗,試驗過程中,由于土層松散,基本無反壓力,管棚鉆機沖擊成孔時不能完全擊碎土體,大顆粒碎渣充填φ108 mm無縫鋼管內,導致卡鉆,鉆桿回轉困難,每鉆進3 m左右需退出鉆桿,高壓水或高壓風沖洗φ108 mm無縫鋼管管體,成孔速度極慢,30號孔達到設計深度時共用時2 d,工效低、成本高。
采用地質鉆機回轉鉆進,利用鉆孔樁正循環原理,循環泥漿護壁的方法成孔[8-12],選擇了23號孔進行了工藝試驗,鉆進過程中對鉆進速度、塌孔、卡鉆等情況進行了分析比較,不斷地優化和改進泥漿的性能,掌握了合理的泥漿拌制參數。按照改進的泥漿,通過24號孔的施工,大大提高了鉆孔速度和成孔質量,24號孔從開鉆到頂管結束用時7 h。
泥漿的拌制采取在現場就地挖泥漿池的施工方法,同時設置臨時儲漿池,泥漿池用作拌制新泥漿,儲漿池用作鉆孔過程的泥漿循環。

圖2 泥漿護壁法施工工藝
泥漿采用黏土和水配制,本文介紹的泥漿各項指標不同于鉆孔樁,其使用的環境不同于鉆孔樁,其目的是在水平鉆孔中達到泥漿護壁的作用,在鉆孔樁泥漿參數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設計,主要控制和優化調整泥漿的比重、粘度、含砂率、膠體率四項指標。
(1)泥漿比重
借鑒鉆孔樁施工經驗,初步確定泥漿比重為1.1~1.3,隧道管棚施工一般均為水平鉆孔,水平鉆孔時泥漿在孔內快速流失,泥漿比重過低護壁效果差,不易成孔,根據23號孔的泥漿護壁效果,最終確定泥漿比重為1.4,拱頂孔位鉆孔外插角大,泥漿比重適當加大,拱腰孔位近似水平鉆孔,泥漿比重適當減小。在施工過程中根據鉆機的鉆進速度和回轉情況適當調整泥漿比重。
(2)泥漿粘度
橋梁鉆孔樁施工時,泥漿粘度越高,其攜帶鉆屑、護壁能力越強、泥皮厚,管棚施工要充分利用泥漿這一性能,提高護壁、攜帶鉆屑能力,同時形成適度的泥皮,泥皮過厚影響后期注漿效果。鉆孔樁松散易坍地層一般黏度為19~28 s,考慮到水平鉆孔泥漿流動性的特性,并根據23號、24號孔成孔效果和注漿效果驗證,泥漿黏度一般控制在40 s。
(3)泥漿含砂率
泥漿的含砂率高,會降低泥漿粘度,增大泥漿密度,造成泥皮松散,護壁性差,泥漿拌制是要嚴格控制泥漿的含砂率,泥漿含砂率越小越好,現場配制的泥漿含砂率嚴格控制在<4%以內。
(4)泥漿膠體率
泥漿膠體率高是泥漿具有良好流變性和失水特征的保證,現場泥漿的膠體率不小于95%。
鉆孔前先檢查鉆機各部位運轉是否正常,對非正常部位進行更換,開啟泥漿泵,勻速鉆進,做好鉆進速度、卡鉆、塌孔等記錄,及時調整泥漿性能,確保成孔效果。
由于該地層為松散的人工填土,雖然采取了泥漿護壁,但不及時安裝管棚同樣會出現塌孔、縮徑等現象,因此成孔后要及時頂進鋼管,管棚鋼管利用鉆機動力頭頂進,鋼管間為絲扣連接,安裝時用自由鉗人工旋緊。
清孔工序安排在管棚安裝完成后進行,在管棚孔口安裝注漿管和止漿閥,用注漿泵和自來水進行高壓沖洗,盡可能地沖破泥漿壁,提供注漿條件。根據23、24號孔注漿量與設計注漿量的對比,每個孔沖洗時間不少于20 min。
注漿初期采取低壓力、中流量注入,注漿過程中壓力逐步上升,流量逐漸減少,當壓力升至注漿終壓時,繼續壓注5 min,終止注漿。為確保漿液固結松散土層,注漿分兩次進行,第二次注漿在第一次注漿完成待水泥初凝后(約4 h)進行。注漿壓力控制在0.5~3.0 MPa。
注漿結束后及時清除管內漿液,并用M15水泥砂漿充填,增強管棚的剛度和強度。
通過瀏陽河隧道進口超前大管棚成孔施工方法的比較,在人工填土地層中,地質鉆機泥漿護壁法成孔工藝成孔速度快,成孔質量高,洞口45根管棚(每根長40 m)用時8 d。同時地質鉆機耗電量小,不需大型供風設備,施工周期短,節約了工程成本。
通過本隧道超前大管棚施工工藝的研究,超前大管棚泥漿護壁法可以有效地解決軟弱地層破碎帶、堆積體、人工填土層等隧道超前支護的施工難題。
[1]高懷鵬,毛海東.長管棚預注漿超前支護技術在淺埋偏壓大跨隧道洞口施工中的應用[J].公路,2005(10).
[2]張長亮,石平,金美海.公路隧道大管棚超前支護技術與工程實踐[J].交通標準化,2007(8).
[3]李顯峰,黎新亮,路威.注漿大管棚在粉細砂大跨渡線隧道施工中的應用[J].市政技術,2008(5).
[4]王彥臻.北京地鐵首都機場線某暗挖段導向跟管鉆進大管棚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0(9).
[5]趙建勤,李子章,石紹云,等.空氣潛孔錘跟管鉆進技術與應用[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08(7).
[6]張志秀.堆積體淺埋隧道超前支護大管棚施工方法[J].山西建筑,2009(34).
[7]周劉剛,王海洋.淺埋暗挖地鐵車站管棚加交叉小導管超前注漿預加固施工技術[J].鐵道標準設計,2007(4).
[8]唐宏.鉆孔樁泥漿對孔壁穩定性及極限孔深的影響[J].山西建筑,2005(7).
[9]牛潤明.泥漿比重對鉆孔灌注樁質量的影響分析[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2(4).
[10]王立平,王一新.淺談泥漿主要特性及在巖土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J].安徽建筑,2007(1).
[11]李斌,李巨龍,周玲玲.水平定向鉆進鋪管水平孔段軟土孔壁穩定性分析[J].巖土工程技術,2005(2).
[12]張飛.穿越粉砂層鉆孔灌注樁施工[J].建筑機械,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