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Ⅰ本刊記者 蒙 珺 陳 新
“三個打造”描繪錦繡“黔”程
文字整理Ⅰ本刊記者 蒙 珺 陳 新
編者按:2012年5月,全省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全力推動“將金融業打造成為我省現現代服務業的支柱產業,將貴陽市打造成為立足本省、面向西南、服務西部的區域金融中心,將貴州省打造成為全國金融生態最優省”三大金融業發展目標。為此,就信心指數、機遇、對策、建議等方面本刊記者采訪了部分政府及金融行業領導。

■ 王平(中國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行長):
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將努力助推貴陽市打造立足本省、面向西南、服務西部的區域金融中心,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引金入黔”工作,主動對新設金融機構提供開業前的輔導,及時將其接入人民銀行的支付結算、征信等服務系統,為入駐貴陽市的金融機構提供高效的政策支持,努力為區域金融中心的打造貢獻力量。
區域金融中心的建設需要良好金融生態環境的支撐。將貴州省打造成為全國金融生態最優省無疑將進一步促進貴陽區域金融中心的形成,也為貴州省吸引更多的金融資源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其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截至6月末,作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重要支撐的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收錄我省1872.6萬自然人和7.8萬企業組織的信用信息,有效緩解了我省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促進了信貸交易的達成與效率的提高。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將繼續以中小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為突破口,全面推動我省信用體系建設;大力培育第三方信用評級市場,建立信用評級長效發展機制;加強與相關政府部門合作,探索開展“貴陽市星級信用科技企業培植計劃”;進一步完善征信系統,擴大數據采集面,著力提升征信服務水平;與各部門通力合作,攜手推進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為實現我省打造全國金融生態最優省目標夯實基礎、做出貢獻。

■ 王巖岫(貴州銀監局局長)
圍繞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國發2號文件、及全省金融工作會精神,銀監局將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堅持全面、辯證和發展的觀點。結合貴州實際,引領轄內銀行業在堅守風險底線的同時,不斷優化信貸結構,持續推動落實“三個辦法一個指引”等貸款新規,加大對我省實體經濟發展的資金投放力度。確保我省銀行業全年存款、貸款、利潤率等指標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促進貴州經濟協調健康發展。
二是加大銀行業金融創新力度。根據胡錦濤總書記建立創新型國家,以及省領導“構建精神高地、沖出經濟洼地”的要求,充分解放思想,加大金融機制創新和產品創新,只要是政策允許做的,法律未明文禁止的就要大膽嘗試。
三是鼓勵各家在黔銀行爭取總行加大對貴州資金支持力度。相應擴大貴州的信貸規模,提供更強大的金融支撐。
四是支持各地(州、市)做好縣域金融服務。積極把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等小銀行打造成“立足于本地發展、立足于特色經營、立足于實體經濟、立足于小微企業”的社區性金融機構,做實縣域經濟,積極推動各地(州、市)經濟的發展。
五是以中小微企業貸款為方向,服務實體經濟。充分發揮“貴州省促進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形成合力,將國家和各部委出臺的相關扶持政策落到實處,讓中小微企業真正得到實惠,盡快發展壯大。

■ 郭文英(貴州證監局局長)
圍繞貴州金融業發展三大目標,貴州證監局將堅持不懈地抓好市場監管,切實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功能,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提高市場主體質量,夯實市場發展基礎,推進貴州資本市場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
一是擴大直接融資比重,為實體經濟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我們將積極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大力推動優質企業改制上市,拓展公司債券、中小企業私募債等多元化融資渠道。
二是鼓勵支持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創新發展,盡快形成貴陽區域性金融中心的集聚效應。我們將推動證券公司優化盈利模式,提升管理市場能力和創新能力。鼓勵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積極參與“新三板”代辦股份轉讓服務以及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等業務。積極引進期貨、基金法人機構,大力助推貴陽發展金融總部經濟,鼓勵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入駐貴陽國際金融中心,盡快形成貴陽區域性金融中心的集聚效應。
三是全面履行監管職能,營造市場發展良好環境。我們將繼續嚴厲打擊內幕交易、非法證券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轄區市場主體誠信建設,進一步強化宣傳引導,增強市場參與各方對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提高運用現代金融尤其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在全社會形成支持資本市場發展,積極利用資本市場促進經濟發展的共識和良好金融生態環境。

■ 李翰輝(貴州保監局局長)
貴州保險業助力實現“三個打造”目標,可以在四個方面有所作為:
一是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推動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積極為我省能源、交通、醫藥、煙酒等支柱產業提供保險保障;不斷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范圍,大力發展涉及“三農”的商業人身和財產保險業務,提升保險業保障“三農”能力;加強保險產品創新,大力發展科技保險等業務,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電子信息等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新興產業提供風險服務;同時,引導各保險公司主動向其總部溝通匯報,吸引保險資金在風險可控、收益合理、依法合規的前提下,以債券、股權等方式投資我省基礎設施和重大產業項目。
二是堅持服務加強社會和民生建設,積極參與多層次的保障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普通壽險、健康保險和個人、團體養老保險及企業年金業務,完善多支柱的養老保障體系。
三是堅持服務社會和諧穩定,積極參與社會風險管理。大力發展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意外險、責任保險等業務,擴大醫療、旅游、教育等方面保險的試點范圍。
四是堅持服務中發展,發展中提升,不斷壯大行業整體實力。積極開展產品和服務創新,不斷提高保險服務質量和水平,切實保護好保險消費者利益。努力將貴州保險業打造成為全國保險最良好市場競爭區,成為全國保險生態最優省之一。

■ 王玉祥(貴陽市委常委、副市長)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核心部分,是戰略性支柱產業。只有解決好金融業發展的諸要素問題,作為后發省份的貴州,包括貴陽市,才能在其他各類要素的共同配合下,真正“沖出經濟洼地”,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
國發2號文件出臺后,市委市政府堅決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個打造”的要求,采取切實有力措施,更好地服務金融業發展,提高地方政府和各級領導干部統領和服務金融發展的能力和水平,下大力促進金融業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推動金融資源向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建設聚集,開創經濟金融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新局面。
我們注意準確把握金融生態的概念和內涵,切實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努力加強地方性金融規章制度建設,提高法制水平;加強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培育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加強金融中介體系建設,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嚴厲打擊各類金融犯罪,創造良好金融環境。
我們努力擴大信貸規模,確保當年新增貸款保持20%以上的增速,同時,不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不斷提高金融業在現代服務業中的支柱地位和金融業對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
我們不斷加大“引金入筑”、“引銀入筑”力度,努力爭取金融機構設立區域性總部,積極推進國際金融中心項目建設,包括監管機構、銀行、證券、保險在內的主要金融機構已有兩批金融機構簽約入駐,第三批簽約也將進行,區域金融中心初步形成。(責任編輯/張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