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本刊記者 覃平飛
入黔,省外金融行業步調一致
文Ⅰ本刊記者 覃平飛
在“兩加一推”主基調引領下,貴州金融業已邁入新的歷史階段,外省金融企業的紛紛入駐,為貴州金融提供了強有力的資本和活力。
2009年7月,中信銀行入駐貴陽,成為貴州省委、省政府實施“金融招商”和“引金入黔”工程引進的第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開業三年來,中信銀行從省外引進資金,加大投行業務,樹立了入黔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標桿形象。截至2012年4月底,該行已累計審批各類貸款項目485個,審批貸款額度908億元,累計發放貸款252億元,其中對貴州省內大型企業累計發放貸款156億元,占累計發放貸款額度的62%。
浦發銀行貴陽分行開業兩年來,圍繞重點項目建設、優勢支柱產業、中小企業等重點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累計發放貸款121億元,簽發銀行承兌匯票69億元,并通過短融、中期票據、融資租賃、信托、委托貸款等方式引入省外資金近50億元,兩年間共為企業提供了240億元的信貸支持。
據統計,這些嫁入貴州的“金媳婦”已為我省引入資金270.49億元,有力地助推了貴州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占地約132公頃,總投資150億元的貴陽國際金融中心,今年6月中旬也迎來了第12家金融機構的簽約入駐。
“栽上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短短三年,中信、招商、浦發、花旗等7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外資銀行相繼入駐貴州。
近期,福建興業銀行貴陽分行已經獲得銀監會批準,正在積極開展籌建開業工作。光大銀行貴陽分行的相關籌建申請資料也已經貴州銀監局初審后上報銀監會審核。5月31日,北京銀行高層到貴州考察;6月17日,江蘇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成都分行高層也蒞臨貴陽進行投資考察……
百舸爭流,千帆競發。貴州正成為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省外金融企業瞄準的投資熱土。
有充足的資本才能給經濟發展注入活力。近年來,貴州資本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體現出市場總量穩步增長、市場主體質量顯著提高、市場功能逐步發揮、市場發展環境持續向好四個方面的特點。
全省上市公司數量從2010年的19家增加到現在21家。證券機構逐漸增多,2011年末證券分公司3家,同比增加2家;證券營業部45家,同比增加8家;期貨營業部8家,同比增加1家。此外,投資者數量、上市公司總股本、總市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2011年,貴州省上市公司全年累計再融資27.18億元,其中增發10.58億元,配股4.6億元,發行公司債券12億元;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募集資金58億元,其中企業債20億元、短期融資券24億元、中期票據14億元。
目前,貴州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顯著提高,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等主要財務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華創證券在全國證券公司分類評價中連續三年獲評A類A級證券公司,初步成為全國性、全功能、綜合類證券公司。2011年,南方電網財務公司在貴州設立分支機構,華泰財險、安誠財險貴州分公司已獲準開業。
農業保險是人保財險貴州省分公司與地方政府長期合作的保險項目。今年以來,該公司正逐步建立健全農村保險服務站,開展農險業務。
黔東南州臺江縣農房實現了統保,每戶農民交保險費25元,就可得到保險金額為1萬元。4月10日,黔東南州臺江、黃平等7個縣遭冰雹襲擊,遇到了自1959年有氣象預報以來發生的最大冰雹災害,人保財險貴州省分公司迅速將215萬元農房保險賠款送到農戶手中,為受災農民解了燃眉之急。
近年來,貴州省保險業積極尋求保險服務的切入點和行業發展的增長點,在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中實現了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發展質量穩步提高,服務質量明顯改善,保險風險有效防范,市場秩序規范有序,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保險滲透度進一步提高,行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
2011年,貴州省保險公司經營主體達到 22 家,各級保險分支機構 930個,專業保險中介機構 22 家。全省保費規模達到131.8億元,三年來保持了年均20.06%的增長速度,高出全國平均增速2.11個百分點。保險功能作用較好發揮,三年來保險賠付金額累計超過100億元,繳納營業稅8.7億多元,為社會新增約2萬個就業崗位,在促進改革、保障經濟、穩定社會、服務民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年4月末,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增速分別排全國第2位和第9位,全省保險業保費收入增速在全國排第4位。
2011年,全省金融業機構資產總額同比增長22.1%,首次邁上萬億元臺階。金融業逐步成為我省現代服務業新的重要增長極。
在“兩加一推”主基調引領下,貴州金融業已邁入新的歷史階段。而外省金融企業的紛紛入駐,更為貴州金融提供了強有力的資本和活力。未來,貴州經濟社會的發展更離不開外省金融企業,“引金入黔”將繼續改革、創新、再發力。
全省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了這樣的目標:將金融業打造成為我省現代服務業的支柱產業;將貴陽市打造成為立足本省、面向西南、服務西部的區域金融中心;將貴州省打造成為全國金融生態最優省;到“十二五”期末,力爭全省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貸款余額、上市公司戶數、保費收入均比2011年翻一番;力爭村鎮銀行實現縣域全覆蓋、小額貸款公司實現鄉鎮全覆蓋。
藍圖已繪就,“黔”景無限好。
經濟要發展,核心在金融。“三化同步”戰略支點已確定,借助金融杠桿作用,貴州就能走出一條符合貴州實際和時代要求的后發趕超之路。外省金融行業也將在貴州這片熱土上實現自身發展和服務貴州的雙贏。(責任編輯/張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