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各國的事業(yè)單位改革

在很多國家,推行事業(yè)單位改革都不順當。
在德國,與城市交通、水電供應、托兒所、老年護理、垃圾處理等有關的“公共服務行業(yè)”都算事業(yè)單位。現在,這些事業(yè)單位有雇員300萬左右,大部分正在接受私營化改革。德國公共事業(yè)單位的雇員雖然不是公務員,卻享受類似公務員的待遇。德國一家求職網站的調查顯示,80%的德國大學畢業(yè)生把當公務員和事業(yè)單位雇員看做理想職業(yè)。柏林大學畢業(yè)生克勞迪婭說,如果畢業(yè)后能進入鐵路部門,會感到比較踏實。德國的鐵路部門作為事業(yè)機構,曾經經歷私營化。1994年,德國將鐵路部門分解成運輸企業(yè)、鐵道系統和火車站,成立了不同的股份公司。由于很多地處偏僻、乘客稀少的火車站被撤除,導致員工失業(yè),最后,德國鐵路部門又變回了公共事業(yè)單位。
在英國,最大的事業(yè)單位是公立醫(yī)療機構,從業(yè)人員有數十萬。因缺乏應有的激勵機制,公立醫(yī)療系統中普遍滋生惰性,讓患者往往等上幾個月才能看上病。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英國政府開始在醫(yī)療系統進行體制改革。類似引入競爭等改革舉措,意圖雖好,但做起來卻難上加難。在最近幾年,由于經濟低迷,英國政府只顧削減財政開支,忽視了事業(yè)機構的利益,引發(fā)了公立醫(yī)療系統護士和后勤管理人員的多次罷工。
韓國的事業(yè)單位是指由政府設立或出資支持的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按照資金和人力資源分為三類:公共企業(yè)、準政府機構和未分類事業(yè)單位。韓國戰(zhàn)略與財政部表示,事業(yè)機構的主要缺陷是政府各部門利益沖突導致管理職能重疊,雖然阻力很大,但韓國的事業(yè)單位改革將按照分類推進的辦法,堅持進行下去。
在越南,老百姓提及醫(yī)療、教育類事業(yè)單位時,總用“包干”這樣的詞,翻譯成中文類似于“大鍋飯”。2006年,越南政府進行事業(yè)單位改革,出臺了關于公共事業(yè)單位職責任務、機構編制、財務等自主權的規(guī)定。政府鼓勵公立事業(yè)單位轉制為企業(yè)或非公立單位,國家會對轉制單位給予稅收、土地等方面的優(yōu)惠政策。不僅電臺、通訊社等新聞機構,就連國防部、公安部和社會政治組織所屬的一些特殊單位都列入轉制范圍。越南進行事業(yè)單位改革以來,包括教育、文化、醫(yī)療衛(wèi)生等領域的2.56萬個公共事業(yè)單位實現了財務獨立核算,占事業(yè)單位總數的96.7%。在實行獨立核算的740個中央機關事業(yè)單位中,有207個單位實現收支平衡,461個單位仍需國家財政提供部分經費,72個單位需要國家財政提供全部經費。
越南財政部長王廷惠表示,事業(yè)單位改革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不少單位有抵觸,改革動作緩慢;二是改革后,一些事業(yè)單位競爭力不強,與社會需求和民眾期望差距較大。
(文/劉 剛等 據《環(huán)球時報》)
負責學校后勤、基建工作8年,58歲的長春大學原副校長門樹廷 (副廳級)利用職務便利,索取和收受他人賄賂總計939萬余元。近日,吉林省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門樹廷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財產100萬元。
100萬元扔進車里啥話沒說就收下了
一條大街將教學樓與學生宿舍樓一分為二,學生上下學橫穿大街險情不斷。2003年夏天,長春大學決定建天橋解決這個頭疼事。也就在那時,主管基建的門樹廷認識了“包工頭”臧某(另案處理)。在一家日本料理餐館,臧某給門樹廷送上了自己的10萬元“感謝費”和“見面禮”。過街天橋雖說造價不高,但初識便能中標,臧某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為以后更好地合作,更多地承包工程”,10萬元對臧某來說,既算投石問路,也屬感情投資。
第一次合作之后,雙方感覺都不錯。后來的事情果然不出臧某所料,半年后,長春大學計劃投資2.2億元的綜合樓建設項目開始招標了。“抓住了門樹廷就等于抓住了機遇”,多年承包工程的歷練,讓臧某深知主管后勤工作的門副校長的價值所在。2004年6月,得知長春大學要建綜合樓消息的第三天,臧某將門樹廷約到了長春風景秀麗的凈月潭,兩人談到綜合樓項目時,門樹廷告訴臧某學校只能拿出2000萬元,其余的兩個億需要貸款,“貸款不成問題,如果貸不下來,可以不給我們結算工程款”,臧某信誓旦旦。臨別時,臧某從他車的后備廂里面拿出一個皮箱,說里面有100萬元錢,就直接將皮箱放到門樹廷車的后座上了,說這件事情請多關照,門樹廷就答應他可以幫忙,然后各自開車走了。
2004年秋天,綜合樓項目開發(fā)進入到招投標階段。門樹廷暗示自己手下人:“貸款問題很重要,中間資金鏈斷了,對雙方都不好,責任還得落到我們身上。”這實際上就是告訴他們要優(yōu)先考慮臧某所代表的中建七局,在招投標時給予照顧。主管副校長的話很管用,經過一番看似“嚴肅而且激烈”的設標、投標、評標、定標程序之后,其他幾家“不具實力”的陪榜單位紛紛敗下陣來,臧某的“中建七局”如約中標。中標之后,臧某沒有忘記感謝門樹廷這個大恩人,2005年7月,“臧風祥約我見面,當時我倆是在長春理工大學附近見的面,寒暄幾句后,他將一個裝錢的皮箱放到我車里,告訴我皮箱里面是100萬元錢。之后啥話沒說我們就分開了。”“臧風祥在理工大學附近送給我100萬元錢之后不久,具體時間記不清了,他約我在本土風日本料理館吃飯,吃完飯在停車場他又拿給我一個皮箱,告訴我里面有100萬元錢,我直接放到我車里了。”這是門樹廷摁了手印的交代。
學校建樓的同時門樹廷也在建個人山莊

也許是巧合,也許是有意,總之,長春大學在改擴建期間,門樹廷也在建自己的山莊別墅。2006年,長春大學綜合樓項目結束之后,手中已經有了不少“積蓄”的門樹廷,開始將目光投向房地產業(yè)。一方面,他通過前妻于某等人在長春“天安第一城”、“星城國際”等熱點樓盤,不惜投入數百萬重金,購買商品住宅和門市房。另一方面,在離凈月潭不遠的伊通縣境內,門樹廷相中了一個依山傍水的去處,在那里偷偷地大興土木,蓋起了用于頤養(yǎng)天年、被他自己稱之為“伊通山莊”的別墅。
接下來的長春大學教輔樓項目,為伊通山莊開辟了資金來源通道。2006年底,又一個臧某式的人物出現了,他就是承包商李某(另案處理)。還是一番“嚴肅而且激烈”的招投標之后,私下早已做好工作的李某如愿以償地拿到了工程。門樹廷交代說,中標之后,他告訴李某,他正在建設的伊通山莊需要錢,第一次說需要100萬元,第二次說需要200萬元。這300萬元,李某都兌現了。于是,教輔樓快建完了,“伊通山莊”也建得差不多了。
山莊建成之后,還需要裝修。這時,深圳某裝修公司于某又及時出現了。于某是為了承包長春大學又一個裝修工程而來的,門樹廷告訴他,我的伊通山莊也需要裝修。“于某很痛快地答應了,并按照我的要求對別墅進行了裝修。裝修結束后,姓于的這個人告訴我裝修造價大概在23萬元錢左右,這筆錢我一直沒有給他。”“但后來他承包了星城國際綜合商住樓室內精裝修工程,我為其提高了40萬元的工程預算。”門樹廷如是說。
“擺事”讓下屬出點錢很正常
門樹廷的絕大部分受賄款都被用在了購買住宅、商鋪和山莊上,案發(fā)時,其全家人手里的現金加在一起才1萬多元。用門樹廷自己的話說:“我是一個‘清貧’的貪官”。
2011年4月,門樹廷回伊通山莊探望母親的時候,其前妻于某跟他說有人來伊通山莊調查了,還向當地的農民了解過情況。門樹廷開始睡不著覺了。怎么辦?無論如何要盡快把事情捂住,疏通關系,爭取把事情平復下來。但“擺事”是需要錢的,門樹廷這幾年沒少撈錢,可撈來的錢都壓在了山莊和商鋪上。于是,他想到了長期跟隨他的下屬劉某等人。他跟劉某等人說:“我最近出了點兒事,有關部門正在調查,需要拿些錢來疏通關系,大伙兒看能不能給我籌點兒錢。”見門校長遇到了難事,幾個長期追隨者每人出10萬元,共計40萬元。后來,這40萬元門樹廷既沒有用來“擺事”,也沒有用來“消災”,而是用于償還了個人的一筆欠款,直到案發(fā),也沒有將錢還給他的下屬們。門樹廷在解釋他“擺事”讓下屬出錢行為時這樣說:“他們幾個跟我這么多年,平日里我沒少照顧他們,我個人有困難了,讓他們給我出點錢,幫我度過難關,也很正常。”
在門樹廷的惡劣影響下,長春大學的后勤隊伍滋生了集體腐敗,出現了部門腐敗串案,門樹廷案發(fā)后,長春大學后勤工作曾一度癱瘓。
(據《檢察日報》)
book=14,ebook=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