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云鵬
(華能玉環電廠,浙江 玉環 317604)
采用水冷凝汽器的汽輪發電機組,如果凝汽器發生嚴重的鈦管泄漏,應快速確認泄漏位置,然后進行單側隔離并處理。但泄漏側通常難以立即確認,即使安裝了凝汽器檢漏裝置,也無法保證準確判斷泄漏位置,由此造成事故處理的不確定性,延誤堵漏時機,嚴重時可能造成機組因水質惡化而被迫停機甚至設備損壞。
1000 MW超超臨界機組的凝汽器泄漏按嚴重程度不同分為3級,如表1所示。
圖1是常見的雙背壓、雙殼體、單流程表面冷卻式凝汽器的示意圖,每個凝汽器都有A、B兩側循環水進行冷卻,如果某一根鈦管發生嚴重泄漏,可將其所在側的循環水管隔離,機組則可以繼續運行,待堵漏結束后再恢復雙側運行。

表1 凝汽器鈦管泄漏等級
但是,泄漏鈦管處在哪一側通常難以判斷。如圖2所示,A側或B側的循環水漏入凝汽器,造成熱井內凝結水水質惡化,表現為熱井和凝結水泵入口的凝結水氫電導率和鈉離子上升,而凝汽器熱井是連通的,因而無法判斷泄漏發生在A側還是B側。
1000 MW機組凝汽器鈦管嚴重泄漏的常規處理流程如圖3所示。
常規處理時,需要進行隔離和放水以判斷泄漏側(圖3中虛線框部分),而凝汽器循環水側放水需要約120 min,加上凝汽器半側循環水隔離前要減負荷,使判斷過程相當漫長。對于嚴重泄漏,按規定應在4 h之內恢復凝結水水質,但實際上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圖1 凝汽器循環冷卻水系統

圖2 凝汽器泄漏
從凝汽器泄漏到最終水質恢復時間(凝結水K+H<0.2 μs/cm)的計算如表2所示,其中不包括單側放水后對泄漏鈦管進行查找堵漏的時間。

表2 凝汽器泄漏至凝結水水質恢復的操作時間(常規方法)

圖3 凝汽器鈦管泄漏處理流程
由表2可知,經過第1步和第2步操作后,如果確認凝結水水質好轉,耗時為120~150 min,但如果首次隔離的一側并沒有泄漏、凝結水水質繼續惡化,則必須進行第3步和第4步操作,整個過程所消耗的時間約為280~310 min,大大超出規定的4 h,最終可能導致機組被迫停機。
從表2可以看出,判斷泄漏的時間主要耗費在凝汽器循環水放水操作中,如果不放水就能判斷泄漏位置,則隔離泄漏的時間將大大縮短。
根據真空狀態下打開凝汽器熱井放水門不僅無法放水,甚至會吸氣進去的特性,可在凝汽器水側隔離后將其內部抽成負壓狀態,如果該側為泄漏側,在抽真空過程中泄漏水量會逐漸減少,甚至停止泄漏,凝結水的氫電導率就會有變化。如果氫電導率沒有減小,表明泄漏在另一側,該側則不需要重新注水,可以立即恢復。如圖1所示,凝汽器循環冷卻水系統設計有水室抽真空系統,通過水室真空泵抽氣管上的閥門可以選擇單獨對A側或B側抽真空。比如:先隔離A側循環水(即關閉A側循環水的進口和出口蝶閥),然后開啟真空泵對A側抽真空,由于水側空氣很少,建立真空的時間應在20 min以內,這時如果凝結水水質好轉,即證明A側有漏點,若水質未好轉,說明漏點在B側。采用這種方式確認凝汽器泄漏側所需時間約20 min。確認位置后,需對泄漏側進行放水。因此,即使首次隔絕循環水側沒有泄漏,需要重新隔絕,最終凝結水水質的恢復時間也只需約145 min,如表3所示。

表3 凝汽器泄漏至凝結水水質恢復的操作時間(新方法)
新方法在確認循環水泄漏側的時間上優勢明顯,尤其是在首次隔離錯誤的情況下,可縮短水質惡化時間約135 min,這對機組在循環水嚴重泄漏情況下能否繼續運行意義重大。
2011年12月22日,某電廠1000 MW機組正常運行過程中,凝結水氫電導率突然上升至大于1 μs/cm,屬于嚴重泄漏,應立即隔絕泄漏側。經過減負荷和相關準備工作后,決定先隔離A側。隔離后,啟動水室真空泵進行抽真空,隔離側循環水壓力降到-10 kPa左右,約20 min后,氫電導率開始下降,說明隔離正確,42 min后降至1 μs/cm以下。為了進一步驗證此方法的正確性,嘗試停運水室真空泵,開啟循環水入口門,升高循環水壓力,此時凝結水氫電導率重新開始上升,說明凝結水氫電導與A側循環水壓力相關,證明此方法確實有效。后經凝汽器檢修查漏,確定凝汽器循環水A側上部有鈦管泄漏。
本文提出的凝汽器循環水泄漏側快速確認方法,可通過已有設備來完成,不需要增加設備和改造系統,可大大降低機組因凝汽器泄漏而非計劃停運的次數,避免設備因水質惡化而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