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冰,夏文珊,雷 彥,周 燕
(廣州醫學院第三臨床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0)
近年來,大學生發生婚前性行為的比例有所上升[1~3],由此引發的身心健康問題和社會問題也令人擔憂[4]。以往對性問題的研究側重于性別差異,而本研究則調查不同專業類型學生在如何對待婚前性行為上的差異,可更有針對性地分析婚前性行為現狀及其認知,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對策。
對廣州市6所大學(廣州醫學院、廣州大學,廣東商學院,華南農業大學,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共670人發放問卷,回收659份,有效問卷623份,有效率為94.5%。其中醫科專業(臨床醫學)共133人,理科專業(數學系、化學系)共117人,文科專業(歷史系、漢語言文學、外語、財務管理)共217人,工科專業(土木工程、計算機系)共103人,藝術類專業單獨劃為一類共53人。
本研究采用封閉式問卷調查,并采用信封包裝,當場回收。調查涉及婚前性行為現狀及態度,性知識,性心理,性教育等多方面內容。
問卷回收后,經過審核的數據錄入計算機,采用SPSS分析軟件,進行 χ2檢驗,以α=0.05作為標準,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計算OR值進行風險評估。
本研究中,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婚前性行為發生率為22.6%,文科生婚前性行為發生率為9.2%。醫科、工科、理科專業間婚前性行為的發生率差異不大,見表1。
醫科生與文科生在婚前性行為發生率上的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χ2=3.445,P=0.047),且 OR=1.85,即醫學生婚前性行為發生率是文科生的1.85倍,而醫科生與其他專業類型的學生在婚前性行為發生率上的差異沒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

表1 不同專業類型大學生的婚前性行為的發生率
在對待婚前性行為的態度上,醫科生與其他各專業的學生在是否接受婚前性行為的態度上的差異沒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見表2、表3。

表2 醫學專業與其他專業類型在以下四方面認知比較 %

表3 醫學專業與其他專業類型在以下四方面認知比較
對于性知識來源于課內或課外,醫科生與工科、文科、藝術專業的學生均有差異。其中醫科生與工科生之間的差異經統計學計算OR=2.446,即醫科生性知識來源于課內的概率是工科生的2.446倍;醫科生與文科生之間的差異經統計學計算OR=1.735,即醫學生性知識來源于課內的概率是文科生的1.735倍;醫科生與藝術類學生之間的差異經計算OR=4.040,即醫學生性知識來源于課內的概率是藝術類的4.040倍;而醫科生與理科生之間差異沒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
在婚前性行為與所學專業的聯系方面,醫科生與其他各專業類型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各專業類型大學生看待婚前性行為的態度差別不大,均有過半數學生認為是很正常的現象。藝術類學生超過 65%認為婚前性行為十分普遍,對比其他專業類型可看出,藝術類學生對于婚前性行為這一現象的接受程度稍高,見表4。

表4 各專業類型大學生對婚前性行為態度 %
性話題已經不再是一個隱晦的談論內容,在大學生的日常話題中也常出現。尤其藝術類學生,排斥性話題為0%,接受程度也較其他專業高。而相對而言,工科類學生排斥性話題的比率較高,見表5。

表5 各專業類型大學生對性話題的態度 %
此次調查的623名大學生中,有13.8%的大學生發生過婚前性行為,并且 77.5%的大學生對婚前性行為持接受以及寬容理解的態度。其中只有醫科生與文科生在婚前性行為發生率上有差異,文科生婚前性行為發生率較低的原因可能與他們接受專業教育多與傳統保守思想有關。另外藝術類學生在對待婚前性行為態度上的接受和寬容程度達到了 86.8%,位居各專業類型之首,其原因可分析為如下幾點:(1)藝術作品中“性”并不是一個隱晦的話題,而作為一種常見的主題給作者帶來許多靈感,就比如美術作品中“裸體藝術”等。(2)藝術生花在課堂文化課上的時間相對較少,有充裕的課余活動時間,認識的群體比較廣,接觸異性的機會也更大(3)藝術本身就是追求美的享受,追求感官上的享受或者刺激,所以她(他)們對性的接受度較高。綜上所述,為了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性教育,可以加強大學生傳統道德規范教育,在追求個性和自由娛樂的同時,要對性開放這一浪潮有正確的認知。
由表2可見,醫科生性知識來源于課內的比例與其他專業類型的學生的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其中有75.2%的醫科生性知識來源于課內和課堂教育,工科生只占 55.3%,文科生和理科生分別有 63.6%和 65.8%,而藝術類的大學生只有42.8%的參與者的性知識來源是課內或課堂教育。由于醫科生專業的特殊性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受性知識。提示課內或課堂教育對于性知識的普及和認知起了較為正確的引導作用,因此,對不同專業類型的大學生應該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性教育。
大學生處在青春期和成年期的交界時期,生理發育雖已健全,但心理發育還有待提高,尤其性意識還處于朦朧期,對性意識還沒能做到充分的理解,對性意識導致的沖動還未能很好的控制[5]。10.3%的問卷參與者認為婚前性行為完全沒有負面影響。然而,未婚孕、耽誤學業、心理壓力、不潔性行為造成的性病等性傷害屢有發生,其危害性已成為共識。在此情況下,仍有大學生忽視其后果,其思想完全背離道德觀和責任觀的訴求,應當引起社會和教育界的重視。這與當代媒體關于性問題的報道導向和性自由、性開放的思潮有一定聯系,應當規范各類媒體報導和學校教育,引導大學生正視婚前性行為的后果和風險。
性教育是對大學生人格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夠讓大學生們從正常渠道獲取性知識,解除他們的困惑,滿足他們對性信息的渴望,增強他們鑒別科學性知識與色情文化的能力,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在開展性教育的過程中,家庭、學校、社會是主要的組成部分,如在家庭中應形成理解、和諧、理性的氣氛,家庭成員共同學習性知識;學校則可以開設相關課程與講座,此外社會應通過公益廣告宣傳,知識力求全面,同時加大力度對音像制品、書籍、網絡淫穢信息進行監管等。
因此,對大學生進行規范的、系統的性教育課程是迫切必要的?!靶浴边@一字眼在教學課程上一直諱莫如深,眾多老師避而不談,也沒有專門規范的課本探討這一問題,致使性知識未能得到普及,婚前性行為未能得以重視,性觀念也趨于多樣且不成熟,在問卷調查中也可看出大學生對性問題認識的模糊。因此,如何設置性教育課程并且有效實施教育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1)教育部門應引起足夠重視,盡快規范性教育課程。各高校應針對不同專業類型學生情況有所側重地進行教育,如非醫科類學校應加強性傳播疾病宣傳教育,而藝術類可加強傳統道德思想教育等。教育形式盡可能多樣化,如圖書、報紙、雜志、宣傳畫、錄像等,不要局限于課本,可引入具體案例引起學生關注。教育者應以科學的態度將有關性知識對學生做全面客觀講解,包括性生理解剖、性心理衛生、健康性行為、性道德等,使青少年明白性需求是人的正常生理特征,同時,認識到不安全性行為的各種危害。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并結合我國的國情,將性道德教育融入素質教育,并與性安全教育相結合,以提高性健康/生殖健康教育的有效性[6]。對大學生進行性觀念、性道德的教育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7]。通過性道德教育幫助青少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婚戀觀,培養他們負責任的性態度,使他們認識到人是社會中的人,人的性觀念和性行為應該符合社會道德和社會規范。而師資培訓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首要條件,因無法即時開設教研組和相配套教材進行教授,可聘請性病??漆t生和研究該方面的心理醫生作相關授課。(2)性教育不單單是學校教育的責任,也是家庭與社會必須承擔的責任。家長不能一味拒絕談論性,而應該作為啟蒙者的角色正確引導同時加強對大學生的婚姻家庭觀的教育。父母應及時了解子女的生活和他們的思想變化,多與子女交流,向他們傳輸正確的戀愛觀和性態度。(3)社會各界也應給予正面引導和發揮正面的作用,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現代社會最具影響力的大眾傳媒是電視和網絡[8]。例如各種媒體在涉及性和婚戀信息的傳播上應把握好導向,避免宣揚享樂、腐朽的觀念和生活方式以及西方的性自由思想,對違背道德規范的性行為和兩性關系予以譴責,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1] 潘曉紅,叢黎明,馬瞧勤,等.大學生性行為調查分析[J].浙江預防醫學,2006,18(11):10-12.
[2] 董莉萍,李曉波,李興有,等.大學生性知識、性觀念和性行為現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23):3113-3115.
[3] 李十月,徐德龍,左 丹,等.武漢地區女大學生性行為調查[J].中國公共衛,2007,23(1):26-27.
[4] 楊 軍.210例女大學生性行為與婦科疾病的關系[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22):4329-4330.
[5] 郁曉燕.大學生婚前性行為心理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1,(4):245.
[6] 楊婉秋,張河川.女大學生婚前性行為的影響因素[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5):2298-2300.
[7] 梁克龍.大學生婚前性行為的幾點思考[J].隴東學院學報,2012,13(1):89-95.
[8] 樊玥嫡.當代大學生婚前性行為剖析及對策分析[J].青春歲月,2012,(10):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