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劍 邱永強 弓 箭
齊齊哈爾醫學院,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
2009年3月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為重點,提出了政府主導、回歸公益及多元化辦醫院等明確目標[1]。新醫改無疑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壯舉,但也是一項難度很大的社會系統工程,要靠一支切實貫徹新醫改方針的醫療衛生隊伍和全體受益于新醫改政策的患者來共同建設與實現。衛生人力資源是反映一個國家、地區衛生服務水平的重要標志[2],醫療衛生人員職業滿意度的高低是衡量這一群體客觀生活狀態和主觀生活質量的一桿標尺,是醫療衛生人員對職業的認同感、滿足感、成就感、愉悅感和價值感等因素的有機統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醫改能否有效落實。本文通過對齊齊哈爾市5 所綜合醫院的不同科室醫生工作滿意度進行調查,了解新醫改政策實施3年后醫生工作滿意度的現狀,明確醫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與新醫改前進行對比,對滿意度提高或降低的歸因進行分析,為醫院績效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側重依據,探討管理對策,進而為新醫改各項政策的有效落實,乃至全面實現新醫改目標提供參考。
本研究以齊齊哈爾地區執業醫生作為調查對象,時間為2012年3~5月。采用橫斷面調查的方法,對齊齊哈爾市5 所綜合醫院210 名執業醫生進行問卷調查。將本次調查結果與2008年醫改前進行的348 名執業醫生調查結果進行縱向對比研究[3]。
本次調查問卷主要涵蓋醫生對醫院總體滿意度、醫院管理、醫生自身狀況及對新醫改革期望4 方面內容,各單項滿意度指標共23項。本次調查采用目前最常用的克朗巴哈信度系數進行信度檢驗,以求減小隨機誤差,提高調查問卷的信度,一般認為α系數應達到0.7 以上。本調查問卷α系數為0.857,說明調查問卷的信度很好[4]。
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ing)[5]進行滿意度評價,醫生整體滿意度總分為10分:9~10分為非常滿意,7~8分為滿意,5~6分為一般,3~4分為不滿意,1~2分為非常不滿意。
問卷數據通過Epidata 3.0 進行錄入,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總數為210 份,回收問卷200 份,回收率為95.2%,其中有效問卷198 份,有效率為99.0%。男82 名,占41.4%,女116 名,占58.6%;學歷:博士2 名,占1.0%,碩士84 名,占42.4%,本科90 名,占45.5%,專科及其他22 名,占11.1%;職稱:正高級12 名,占6.1%,副高級職稱59 名,占29.8%,中級79 名,占39.9%,初級48 名,占24.2%;科室負責人35 名,占17.7%,普通執業醫師163 名,占82.3%。
本次調查中醫生對醫院的整體滿意度為7~10分者97 名,占 49.0%,5~6分者 62 名,占 31.3%,0~4分者 39 名,占 19.7%。通過評分計算,整體滿意度為60.8%,較新醫改前整體滿意度70.1%[3]有所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對醫院管理的滿意度方面,與新醫改前相比,在醫院信息公開、醫院自身的經營狀況及醫生的職業安全等方面滿意度均有所提高,只有對醫院行政管理的滿意度有所降低,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醫學院的行政管理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但在諸多滿意度提高的項目中,只有30.3%的醫生對醫生職業安全和風險保障體系及相應索賠機制表示滿意,滿意度最低。說明目前齊齊哈爾市各級醫院在該方面的保障措施還不健全,醫生在該方面仍存在較大的顧慮,其制度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見表1。

表1 醫改前后醫生對醫院管理的滿意度情況
在醫生對自身狀況滿意度方面,對科室內部員工之間關系的滿意度最高,為78.3%,對從職業投入與付出角度,目前的收入情況滿意度最低,為29.8%。雖然與新醫改前相比,各項滿意度指標均有較大幅度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在執業環境的安全性、工作壓力、進行業務學習時間及醫院提供繼續教育機會等方面的滿意度仍然較低,均未達到50%。見表2。
在醫生對工作環境的滿意度方面,對檢驗和診斷結果的傳遞渠道暢通情況的滿意度最高,為56.1%,對影像、檢驗結果準確度情況的滿意度最低,為47.5%;與新醫改前相比,各項滿意度指標均有所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醫院在改善醫生工作條件方面還需進一步努力。見表3。

表2 醫改前后醫生對自身狀況的滿意度情況

表3 醫改前后醫生對工作條件滿意度情況
在醫生對新醫改的期望項目中,排在前3 位的依次為:增加培訓機會、改善基礎設施、加強醫生執業安全保障。見表4。

表4 醫生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期望
醫院在管理方面,需要創新思想,開拓思路,革新工作,要在工作中時刻把醫療服務質量作為醫院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這一重要理念奉為行動的宗旨。
3.1.1 建立并完善激勵機制 要注重各種獎優罰劣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開闊思路創新建立高效有序的質量管理體系,對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方案保證實施落實,進行標準化建設,如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通過對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個人及業績提高明顯的集體及時在物質與精神上給予雙重嘉獎。
3.1.2 注重績效考核管理 要通過醫院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對醫療衛生工作的管理進行評估,并利用評估指標和評估結果的導向作用,如施行績效工資的考核制度。新醫改方案中明確強調:“要加強和完善內部管理,建立以服務質量為核心,以崗位責任與績效為基礎的考核和激勵制度,形成保障公平效率的長效機制,建立規范的公立醫院運行機制”。在此大背景下,構建公立醫院社會績效評價體系,有利于推動“公立性”和“公益性”的實現,有利于促進公立醫院內部績效的提升,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6]。醫院內部需要實行分配和職位付薪(pay for position)、績效付薪(pay for performance)、按人付薪(pay for person)相結合的“3-P”薪酬管理模型,提高分配的科學性和內部公平性[7]。
3.1.3 注重授權的使用 要嘗試讓醫生參與醫院管理,醫院管理層要加強政策與思想的溝通交流工作,建立醫生的溝通意識,同時通過公開醫院政策信息,讓醫生能夠更加了解自己的醫院的基本狀況,清楚自己的工作業績,從而能夠主動提高自身工作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進而在工作滿意度及工作效率方面得到改善,不斷促進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讓醫生通過參與管理,使其形成對醫院的認同感和主人翁責任感,在有助于醫生與管理層之間了解和認同的同時,更能促進醫院內部形成團結、和諧、融洽的人文氛圍。
醫院要定期選派一定數量的專業人員赴國內外知名醫院與醫療機構進行學習交流與研修,并積極尋找機會,與這些醫院和機構開展實質性合作。同時,要加強管理團隊建設,通過考察學習、研修培訓,借鑒成功經驗、理論與方法,推進醫院管理向更高更科學更有效的方向發展。
想要使醫生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和持久的工作熱忱,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優越安全的生存環境是不可或缺的外在條件。優越、舒適的工作環境會讓醫生的心態平和、從容、愉悅,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對醫院基礎設施的建設或改進,將醫院建設成為規劃合理、環境一流、功能齊全、設施先進、服務設施完善、流程合理的人性化、現代化的醫院。同時,要通過各種途徑,樹立醫院品牌,擴大社會影響,不斷營造具有一定特色的醫院文化氛圍,為醫生提供良好的文化環境。
建立健全醫療風險保障體系,完善相應的賠償機制是保障醫生工作積極性、免除其后顧之憂的重要措施,如給醫生購買醫療責任保險等策略。在處理醫療診治過程中出現的突發事件,如出現醫療事故時,醫院要首先保障醫生的權益,減少醫生承擔的責任。在設立合理的賠償機制,使醫生的合法利益不受損害,從而降低醫生執業的風險性,減輕醫生的思想負擔[8],增加醫務人員的責任感與安全感,在沒有后顧之憂的環境下使醫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醫療服務工作之中。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4/06/content_11138803.htm.2009-04-06.
[2] 王麗敏,弓箭,孫要武,等.齊齊哈爾市農村衛生人力資源現狀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10,26(6):759-760.
[3] 弓箭,白麗.齊齊哈爾市醫生工作滿意度現狀分析與管理對策探討[J].中國自然醫學雜志,2009,11(5):337-340.
[4] 方積乾.醫學統計學與電腦試驗[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38-249.
[5] 張臍偉,賀景鋒,陳立明.醫務人員管理滿意度量表的設計研究[J].中國醫院,2011,15(3):40-43.
[6] 段桂敏.新醫改條件下公立醫院社會績效評價體系構建[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1,(4):249-251.
[7] 陳志勇,龍文武.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J].醫學與哲學,2007,28(9):62-66.
[8] 劉宇.關于醫療責任保險的探討[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5,21(5):29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