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 葛曉敏 編譯
據市場調研公司IHS iSuppli的“光伏市場透視簡介”及“多晶硅價格指數”顯示,多晶硅生產持續盈余將導致進一步地“侵蝕定價”。
IHS表示,接下來幾個月,無論是現貨市場還是合同協議的多晶硅價格都將下跌。根據合同類型、純度水平、供應商的位置及合同期限不同,多晶硅的價格也不盡相同。例如,9N/9N+純度的多晶硅合同價格預計由2月份的33.04美元/kg降至6月份的32.20美元/kg。同時,9N/9N+純度的多晶硅現貨價格預計會由2月份的27.90美元/kg降至6月份的24.40美元/kg。如下列圖1、表1所示。

圖1 全球不同質量和合同類型的多晶硅加權平均價(單價:美元/kg)

表1 全球不同質量和合同類型的多晶硅加權平均價(單價:美元/kg)
IHS公司董事兼首席分析師Henning Wicht博士表示:“由于多晶硅產能遠遠大于需求,2011年多晶硅價格出現了大幅下跌,2012年光伏行業仍將面臨重大的價格侵蝕。2011年多晶硅現貨市場價格整體下跌65%,預計今年將會再下跌56%。這一切都會對太陽能光伏組件和系統的定價帶來影響,加重產業困境,使得2012年成為具有挑戰性的一年。這些變化有可能改變未來多晶硅購買和出售的方式。”
預計2012年全球多晶硅產量將達到32.8萬t,2011年為28.5萬t,上漲15%。然而,去年多晶硅的需求為20.5萬t,今年預計達到19.6萬t,下降4%。這意味著今年的生產能力大大超過需求量,將造成13.2萬t的產能過剩,遠遠高于去年的8萬t過剩。2012年的供過于求達到67%,高于2011年的39%。
多晶硅作為太陽電池板的主要原材料,占太陽能組件成本的20%~30%,占光伏系統成本的6%~15%。采購高質量且價格低廉的多晶硅是光伏企業實現分化的最重要途徑之一。
現貨價格的降低會影響長期合同協議(LTA),這種狀況最近一直主導著行業。光伏產品購買者同意簽署基于固定價格的3~5年的LTA,該合同需允許購買者獲得長期供應并抵制任何價格上漲,尤其是在缺貨時期。起初,客戶同意今年在任何地方將根據協議支付40~50美元/kg購買光伏產品,但這個價格很快就被成本更低的現貨市場的競爭者超過。然后許多固定協議發生了改變,盡管價格下跌至30美元/kg,但仍高于現貨價格約10%。考慮到購買者希望一貫高質量的多晶硅能夠穩定供應,LTA將不會消失。多晶硅還沒有完全商品化,不同純度水平會降低組件效率,這使得質量控制成為采購過程重要的一步。
同樣,如果LTA定價仍然靈活并且能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客戶將更愿意簽署LTA,這樣客戶可以避免支付比現貨市場更高的價格。IHS公司表示,LTA可以根據現貨市場價格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調整。
根據IHS公司預測,多晶硅的價格將會由2011年底的50美元/kg下降至今年年底的22美元/kg,這主要還是受到持續生產盈余的影響。但是這種不平衡將會在明年開始調整,當供應不再大于需求,現貨價格將有可能在2013年年底穩定在23美元/kg。
IMS Research最新報告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光伏硅片平均價格下跌幅度超過70%。全球供過于求引發的價格下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主要光伏組件供應商的成本結構與策略,并促使諸多供應商從內部生產轉向購買硅片。2010~2011年諸多供應商急速增加自身硅片產能。然而,硅片價格降至歷史新低0.70美元/W,如今供應商紛紛削減其產量并從第三方供應商處采購更多的硅片。
IMS Research最新發布的《光伏組件、電池、硅片及多晶硅供需季度報告》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硅片的平均價格跌至0.30美元/W,然而一年前硅片的價格還在1美元/W以上。2011年產能擴張幅度遠超需求量,引發嚴重的供過于求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最后導致硅片價格快速下跌。2011年年底全球光伏硅片產能增長50%達到50GW,而安裝需求僅增長35%,為26.9GW。2011年多晶硅、電池和組件的平均價格急劇下跌,但較硅片的下跌幅度有所放緩,2012年第一季度多晶硅、電池以及組件的平均價格同比下滑48%、57%和44%。

圖2 與去年同期相比,2012年第一季度光伏平均價格下降情況
嚴重的價格侵蝕已對所有光伏零件供應商的利潤造成了巨大的壓力。IMS Research發現許多光伏組件供應商因此改變了他們的供應及制造策略以便反映光伏行業劇烈的價格變化。IMS Research光伏市場高級分析師Sam Wilkinson表示:“光伏行業巨大的價格壓力與整個行業間的競爭已迫使供應商專注于削減成本,從而獲得比以往更多的利潤。尤其是2010~2011年大型中國光伏組件供應商曾致力于達到100%垂直一體化經營并急速擴張自身硅片產能。隨著2011年硅片現貨價格跌幅超過多晶硅價格,眾多供應商發現購買硅片的成本低于內部生產的價格,從而達到削減內部產量的目的。”

圖3 中國一級光伏組件供應商成本情況
通過改變生產策略并利用目前硅片的低價優勢,許多供應商已能夠改進自身的成本架構。Wilkinson 最后說道:“IMS Research發現,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一級供應商采購的硅片基本上能將其成本架構控制在0.05美元/W,而不是通過采購多晶硅自己生產,這似乎已形成了如今的行業氣候。隨著眾多供應商正重新協商多晶硅合約并提高多晶硅采購成本,2012年供應商無疑將在生產運營方面保持靈活應變。”
預計2012年硅片和多晶硅價格將持續下跌。IMS Research預測,與2011年第四季度相比,2012年年末硅片平均價格將下跌25%,多晶硅價格將加速下跌,較同期下跌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