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 煒
(石嘴山日報社,寧夏 石嘴山 753000)
地市黨報是我國黨報的主體,占全國黨報數量的80%以上。地市黨報作為最基層的黨報,作為地方黨委和政府的“喉舌”,是聯系黨和人民的橋梁和紐帶,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因而必須發揮離基層和群眾最近的優勢,努力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社會管理,服務社會管理,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獨特作用。
眾所周知,構建和諧社會要以人為本,要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中共寧夏石嘴山市委機關報《石嘴山日報》把“科學發展、共建和諧”主題宣傳作為提高黨報輿論引導力的重要手段,其最有特色的做法,就是重視輿情,關注民生,加大輿論監督力度,建設和諧輿論環境。報社成立了輿論監督接待中心,專門負責輿論監督的報道、群眾來信來訪,以及有關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報,從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使輿論監督成為市民維護權益的有力武器,成為促進社會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
《石嘴山日報》抓住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等問題,通過采訪調查,引導輿論,推動問題的有效解決或朝健康方向發展。
2011年4月15日,《石嘴山日報》整版篇幅發表深度報道《一本〈小冠軍〉掀起千層浪 家長質疑“定點購書”》,通過深入調查,以具體的人和事揭示“定點購書”的不合理性,為廣大家長代言,幫廣大學生減負,報道刊發后教育主管部門責令校長做深刻檢查。
2011年5月10日,刊發《商品房“明碼標價”新政落地,但動靜不大》,記者通過實地了解石嘴山市區部分樓盤,得出了“動靜不大”、“躲貓貓”的結論,采訪了房管、發改委等部門,給出了明確態度。隨后又刊發了《勒緊價格“韁繩”我市將嚴查商品房明碼標價》。這些報道監督了國家政策的實施,確保了購房者的利益。
2011年5月24日,刊發深度報道《部分藥店“不設訪”:處方藥隨意賣 藥監部門:將嚴懲違規藥店》,揭露了部分藥店違規銷售處方藥的不法行為。
這些報道本著促進社會管理,疏導和解決問題的原則,調查深入,證據確鑿,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最終幫老百姓解決了實際問題,顯示了黨報輿論監督的力量以及強大的影響力、公信力、指導性和權威性。

從2010年開始,《石嘴山日報》每年暑期都舉辦社區歡樂行活動,這一活動歷時一個月,在石嘴山市10個社區開展,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是報社積極參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行動。每場活動內容分為啤酒競飲大賽、社區文藝節目演出兩部分,中間穿插有獎問答、觀眾互動和免費品嘗啤酒等活動,還開展便民服務活動。通過社區歡樂行活動,《石嘴山日報》融入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拉近了居民之間、黨報和群眾之間、政府和群眾之間的距離。2011年的社區歡樂行活動中,工人街社區的孫麗華書記積極配合報社協調演員、場地,并提前5天就忙著彩排節目,活動當天全家上陣,她負責演員上場表演,其丈夫負責碟片的播放,而親家負責演員的化妝。在很多社區,居民都自己出錢為演員和工作人員買水喝。有些社區的居民在活動結束后,還利用報社搭建的舞臺進行了自娛自樂的戲曲表演。
每場活動中,市民們爭先恐后地領取現場贈閱的《石嘴山日報》;活動次日,參與社區歡樂行的演員又紛紛致電報社購買報道活動的《石嘴山日報》;每場活動結束后,報社接到來自社區群眾的新聞報料電話明顯增多。
社區歡樂行活動也是《石嘴山日報》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的具體體現。2011年的活動中,記者采寫了50多篇清新樸實、生動鮮活的基層新聞稿件,收集了百余條新聞線索,用10個版面詳細報道了活動情況,他們真正明白了“接地氣的新聞才有影響力”這一新聞報道法則。這一活動也受到了市民群眾的好評,他們盛贊《石嘴山日報》的社區歡樂行活動徹底改變了以往黨報給人的“居高臨下”、“養在深閨”的感覺,是黨報踐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具體行動。
為了積極參與和服務社會管理,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石嘴山日報》確立了“本地唱主角,打好民生牌”的辦報原則,開設了“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欄目對各地各部門各行業扎實推進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的有效舉措、實際成果以及好經驗、好做法進行宣傳報道。如以惠農區燕子墩鄉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車管服務送到家門口等為事例,刊發稿件《政府角色轉變:從重管控到強服務》;以成立創業促進會、留守兒童關愛之家、志愿者服務隊等,刊發稿件《社會組織成為政府管理社會的得力助手》;以搶購碘鹽風波、建立應急預案、信息公開、組建搶險救援專業隊等為事例,刊發稿件《應對危機從“戰時”轉向“平時”》;以社區義務巡邏隊、調解員、跑腿服務隊、民情觀察員等為事例,刊發稿件《社會管理創新離不開每一個公民的參與》等。這些報道著力在社會管理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創新突破,為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社會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石嘴山日報》開辦了“民意訴求”、“民生熱線”、“民生·深度”、“記者調查”、“民意直通車”等欄目,把“民生、民情、民意”作為關注點,抓住黨和政府關心、社會各界關注、人民群眾關切的問題,報道百姓的“身邊事、麻煩事、有趣事、關心事”。從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用平民視角和人文敘事手法關注和表現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計等內容,為百姓釋疑解惑,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使群眾感受到了黨報的服務性和親和力,從而最大限度激發了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了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了不和諧因素。比如,2011年3月17日石嘴山市出現瘋狂搶購食鹽的現象,報社接到多名市民報料電話后,迅速派出記者深入商超、環保局、疾控中心等部門進行調查,次日刊發了《謠言引發食鹽搶購潮專業人士表示:碘鹽無助預防輻射》、《中鹽總公司:食鹽儲備充足 能滿足群眾需求》、《關于穩定食鹽價格提醒告誡書》、《全區食用鹽統一價格表》等稿件。2011年3月19日、20日、21日《石嘴山日報》又連續刊發鹽業公司和政府部門確保生產供應,懲治不法行為,加強對食鹽市場價格和供銷情況監測的新聞。這些新聞刊發及時,起到了正確引導輿論,消除群眾恐慌心理,引導居民理性消費的作用,是報紙服務社會管理的生動實踐。
2011年,《石嘴山日報》刊發的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和輿論監督的稿件就達300多篇,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管理,促進了和諧社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