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銳
(南陽晚報,河南 南陽 473000)
2011年,《南陽晚報》實現華麗轉身,版面重新組合,“南陽生活”作為地方新聞的一個重要版塊,彰顯出了一個地方都市報關注民生服務百姓的特色。而民生新聞也隨著此次改版,有一個新的定位。從關注雞毛蒜皮的瑣事,轉向關注地方建設、本地文化、衣食住行的民生信息,還有民生互動等,民主新聞的視野日益開闊、大氣。
民生新聞簡而言之就是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民生新聞以“民生、民情、民意”為主要關注點,以百姓“身邊事、麻煩事、稀奇事、關心事”為主要題材,以平民視角反映民生內容,體現民本關懷。與時政、經濟等類的新聞相比,民生新聞具有貼近生活、關注人性、服務百姓、休閑娛樂等特色與優勢,極大地回應了和諧社會的訴求,實現輿論導向、輿論監督、矛盾疏化、休閑娛樂、道德養成等社會功能。
作為新興主流媒體,民生新聞既要主動承擔起公共話語平臺的功能,促進公共話語的充分表達,為輿論監督、社會決策提供很好的民意基礎,又要倡導主流文化,弘揚主旋律,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通過易于平民接受的方式宣傳、貫徹傳統的國家、民族、執政黨的意識形態,體現出社會主義媒體對百姓的社會關懷,豐富人們的生存狀態,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思想品位,形成健康積極的社會輿論。
例如,“兩爭一迎”是這兩年的一項中心工作,晚報針對這一大民生問題,認真制訂報道方案。刊發消息并配發評論《壯舉迎盛會 碩果惠民生》,在三版和四版分別以“舉全市之力誓摘六塊金牌”和“17個關鍵詞構出宜居南陽”為題,進行了全面解讀。這一組報道形式多樣,圖文并茂,形成了強勢宣傳。接著,我們又開辟了“聚力‘兩爭一迎’共建美好家園”專欄,報道“兩爭一迎”工作的進展情況,并組織了“市民觀察團”活動,還組織了《“兩爭一迎”我們的差距還有多大》、《打造宜居城 干字須當先》、《創迎效果搶眼 達標還需努力》、《籌備農運會,我們爭分奪妙》等一系列重頭策劃報道,為“兩爭一迎”提供了強大的輿論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從操作層面看,民生新聞現已陷入題材狹窄、形式單一的窘境,大力拓展自身發展空間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因而,《南陽晚報》把為百姓立言,關注民生,服務百姓生活,解決百姓生活中的難題,作為新聞報道的一項重要工作。而且體裁越來越多樣化,關注民生的視覺越來越大氣,趨于大民生。
民生新聞要營造以服務大眾為宗旨的輿論空間,增加與大眾息息相關的生活新聞,壓縮媚俗的娛樂新聞,更多地為大眾提供衣食住行、教育醫療、消費物價等方面的民生信息,更好地實現其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促進公眾對自身利益、社區利益的關注,實現權力機構與公眾、權力機構內部以及公眾等群體之間的溝通,促進了解、增加互信、開展合作,從而提高公眾的主體意識、政治參與意識,促進當地民主化進程,成為民主發展的助推器。
這方面,我們策劃了大量的新聞報道,如在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方面,我們策劃了“春暖農民工,晚報幫您找工作”大型公益活動;在預防甲型流感的報道中,我們在報道動態的同時,組織了“首批甲流疫苗到南陽”專題報道和“專家支招防治甲流”等服務性報道;在中高招服務方面,我們開辟了“關注2009中高招”專欄,為考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在大學生畢業前夕,我們開辟了“晚報求職·自薦臺”專欄,幫助大學生找工作;創建“律師信箱”專欄,向市民免費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已幫助市民解答200余條。在食品安全整治方面,我們推出了《一籃土雞蛋,“詐蛋”有多少》、《市區百家酒店擅自規定不得自帶酒水/行業新規 何等霸道》等輿論監督報道,并進行了追蹤報道,使問題得到了解決。此外,在勞動保障、物價、環保、交通整治等方面還舉辦了“百姓問政”活動,贏得了讀者的普遍歡迎。
組建晚報服務團。2011年,我們積極發揮晚報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組建了一批服務團隊,為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提供幫助。現已組建的服務團隊有:南陽晚報律師服務團、高考助考團、健康專家團、“晚報寶貝”隊、愛心圖書聯盟。律師服務團每月都舉行大型律師公益服務活動,免費為千余位市民提供了法律服務;健康專家團也舉行了大型義診活動;愛心圖書聯盟為南召、內鄉等山鄉孩子提供了一大批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