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英 張毛講
河南省鶴壁市第二人民醫院內科,河南鶴壁 458030
早期胃癌以手術治療為主,中晚期胃癌的治療手段主要是化療。在過去的幾十年中,5-氟尿嘧啶(5-Fu)是胃癌化療的基本藥物。卡培他濱是一種新型的口服5-Fu前體藥物,它能在腫瘤組織里轉變為5-Fu而發揮細胞毒作用。研究表明[1-3],卡培他濱單藥治療晚期胃癌的客觀有效率為19.4%~34.0%。聯合化療可使晚期胃癌的有效率顯著提高,有研究應用卡培他濱聯合奧沙利鉑一線治療晚期胃癌的有效率為46.7%[4]。本文中筆者將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集的50例晚期胃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A組用卡培他濱(Capecitabine)聯合奧沙利鉑(OXA)進行化療(OX方案),B組用5-Fu和亞葉酸鈣(LV)聯合奧沙利鉑進行化療(OFu/LV方案),現將觀察結果報道如下:
50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經病理學確診,其中,高分化腺癌6例,中分化腺癌7例,低分化腺癌20例,黏液腺癌11例,印戒細胞癌6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35~68歲,中位年齡55歲;初治者19例,術后復發或轉移者31例;Karnofsky評分均在70分以上;均有可測量病灶供評價療效;血常規、心電圖、肝功能、腎功能均正常。將50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各2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理類型和病期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A 組:卡培他濱 1 000 mg/m2,每天 2 次口服,d1~14;奧沙利鉑13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靜脈滴注(2 h),d1。B 組:亞葉酸鈣 200 mg/d,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 中靜脈滴注 (2 h),d1~5;5-Fu 750 m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緩慢靜脈滴注(8 h),d1~5;奧沙利鉑130 mg/m2,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中靜脈滴注(2 h),d1。3周為1個周期,每例患者至少治療3個周期。
每周期化療前后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化療時每天靜脈滴注托烷司瓊和地塞米松預防化療毒性反應。用奧沙利鉑當日及后2 d內忌冷飲、冷食,忌用冷水洗手。化療期間惡心嘔吐嚴重者可再加用止吐藥對癥治療,出現白細胞減少而影響化療者可給予升白細胞藥物治療。
采用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5]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無變化(NC)和進展(PD)。 總有效=CR+PR。
參照WHO抗癌藥物毒性反應分度標準[6]進行評價。
采用SPSS 10.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 組(25 例):CR 2 例,PR 11 例,NC 11 例,PD 1 例,總有效率為 52.00%;B 組 (25例):CR 1例,PR 11例,NC 12例,PD 1例,總有效率為48.00%。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8,P > 0.05)。 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惡心、嘔吐、腹瀉、口腔炎等消化系統毒性反應,A組發生率明顯低于B組(P<0.01)。血液學毒性包括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等,兩組結果相似。周圍神經毒性主要表現為肢體麻木、對冷刺激敏感,兩組結果相近。其他毒性反應,如脫發、肝腎功能損害,兩組相似。所觀察的毒性反應主要表現為Ⅰ、Ⅱ度。見表2。
表2 兩組毒性反應比較
多年以來,5-Fu一直是治療消化道腫瘤的核心藥物[7],由于LV能增強5-Fu的抗腫瘤活性[8],奧沙利鉑與5-Fu合用也具有很強的協同作用[9],5-Fu和LV與奧沙利鉑組成的化療方案近年來在臨床上普遍用于治療消化道腫瘤,其對晚期胃癌具有較好的療效[10]。但由于5-Fu半衰期短,與癌細胞作用時間短,直接影響其抗癌效果,在化療中一般需要持續靜脈滴注,給患者帶來很大的不便。且5-Fu具有較嚴重的消化系統毒性反應,在化療中很大程度地限制了5-Fu的劑量,也影響腫瘤的治療效果。
卡培他濱是新一代的氟尿嘧啶類口服藥物,經腸道吸收后在肝內被羧酸酯酶轉化為脫氧氟胞苷(5′-DFCR),進一步被胞苷脫氨酶轉化為脫氧氟尿苷(5′-DFUR),這兩種產物均可在腫瘤組織中被胸苷磷酸化酶(TP酶)轉化為5-Fu,因TP酶是腫瘤相關的,所以腫瘤組織中的藥物濃度遠高于正常組織。這種導向治療作用既可以提高藥物的抗腫瘤作用,又減少了藥物的全身毒性作用。關于卡培他濱對晚期胃癌的治療效果,已在臨床上得到證實[11]。卡培他濱療效肯定、安全性好、口服方便、應用靈活。單藥可用來治療年老體弱不能耐受強烈化療的胃癌患者,也可以作為高危患者輔助化療或姑息化療用藥。卡培他濱與順鉑、奧沙利鉑等藥物具有協同增效作用,可以取代靜脈滴注5-Fu。
筆者應用卡培他濱聯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胃癌25例,并與5-Fu/LV聯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胃癌進行比較,發現前者的療效稍高于后者,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毒性反應方面,惡心、嘔吐、腹瀉、口腔炎等消化系統毒性,A組發生率明顯低于B組;其他毒性反應如血液學毒性(包括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等)和周圍神經毒性、肝、腎毒性等,兩組結果相似。
筆者認為,卡培他濱聯合奧沙利鉑方案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雖然與5-Fu/LV聯合奧沙利鉑方案相似,但其毒性反應比后者明顯減輕,主要表現在消化系統毒性反應發生率低,患者容易接受,因此,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Wasaburo K,Taguchi T.A Phase Ⅱ study of Capecitabine(XelodaTM)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metastatic gastric carcinoma[J].Proc Am Soc Clin Oncol,2001,20:2320.
[2] Sakamoto J,Chin K,Kondo K,et al.Phase Ⅱ study of a 4-week capecitabine regimen in advanced or recurrent gastric cancer[J].Anticancer Drugs,2006,17(2):231-236.
[3] Kang Y,Lee J,Min Y,et al.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phase Ⅱ trial of capecitabine (X) versus S-1 (S)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or recurrent unresectable gastric cancer [J].J Clin Oncol,2007,25(18S):4546.
[4] Xu R,Han B,Shi Y,et al.Phase Ⅱ clinical trial of XELOX as first 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or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J].J Clin Oncol,2007,25(18S):15062.
[5] 于金明,左文述.現代臨床腫瘤學[M].北京:中國科技出版社,2006:1575-1601.
[6] 馬俊良.現代腫瘤內科手冊[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36.
[7] 薛芳沁,李偉華,林孟波,等.卡培他濱和氟脲嘧啶分別與奧沙利鉑聯合治療晚期胃癌的比較研究[J].福建醫藥雜志,2008,30(5):114-116.
[8] 喻慶薇.奧沙利鉑聯合氟脲嘧啶及亞葉酸鈣治療晚期大腸癌的臨床研究[J].實用癌癥雜志,2005,20(6):612-613.
[9] Raymond E,Faivre S,Woynarowski JM,et al.Oxaliplatin:mechanism of action and antinoplastin[J].Semin Oncol,1998,25(5):4-12.
[10] 范開席,汪梅榮,張燕,等.奧沙利鉑聯合氟脲嘧啶及亞葉酸鈣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研究[J].河南腫瘤學雜志,2005,18(5):319-320.
[11] Kim TW,Kang YK.Phase study of capecshine plus cisplatin as firstlinechemotherapyinadvancedgastriccancer[J].AnnalsofOncol,2002,13(11):1893-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