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艷
醫用膠在會陰側切縫合術中的臨床效果觀察
吳雪艷
目的探討醫用膠粘合會陰傷口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施行會陰側切術的初產婦120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60例,使用瞬康醫用膠粘合會陰傷口。對照組60例,采用華麗康腸線皮內包埋縫合傷口。結果觀察組縫合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而且傷口的炎性反應輕,Ⅰ期愈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結論采用醫用膠粘合會陰傷口,操作簡單,減少了傷口暴露的時間,從而減少了感染機會,有助于傷口愈合。同時由于縫合時間短,減輕了產婦的疼痛,有利于產婦產后身心健康的恢復。
醫用膠;會陰側切;縫合術
會陰側切縫合術是產科常用手術,目的在于避免分娩時所造成的嚴重會陰裂傷,減少會陰阻力,以利于胎兒順利娩出,縮短第二產程,預防晚期盆底松弛綜合征,減少母嬰并發癥的發生[1]。現臨床大多采用會陰切開術,而會陰側切縫合則采用進口的“快薇喬”縫線或是國產“華麗康”縫線行皮內包埋縫合。會陰切口愈合的好壞,直接影響其生活質量及美觀。我院自2011年以來,采用瞬康醫用膠快速粘合皮膚層,取代了皮內包埋的會陰縫合方法,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施行會陰側切術的初產婦120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60例,采用瞬康醫用膠快速粘合皮膚層。年齡23~32歲,平均26歲,胎兒體重2500~4000 g,平均3200 g。對照組60例,采用國產“華麗康”縫線行皮內包埋縫合。年齡24~34歲,平均27歲,胎兒體重2600~4100 g,平均3350 g。兩組均行會陰左側切,麻醉方法,會陰側切方法,術后處理方法相同。兩組產婦均無明顯陰道炎性病變,在年齡、并發癥、孕周及新生兒體重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麻醉方法會陰側切者在側切前均行雙側會陰阻滯麻醉,采用陰部神經阻滯麻醉+局麻。左手示、中兩指伸入陰道觸摸坐骨棘作引導,用9-0腰椎穿刺針,自坐骨結節與肛門間的中間處皮膚做一小丘,然后向坐骨棘尖端內側1 cm處刺入,可有落空感。再向內后方深入1 cm左右,回抽無血,注入1%利多卡因5~10 ml,然后邊退出針頭邊回抽無血液邊推藥至皮丘,再沿擬切開部位的皮內及皮下、陰道前庭黏膜下注入麻藥,將余下藥液全部推完,呈扇形浸潤麻醉,共注入麻藥20 ml[2]。要注意避免藥物注入血管內。
2.2 縫合方法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見表1和表2。觀察組平均縫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t=5.61,P<0.05)。兩組傷口疼痛程度比較,有顯著性差異(χ2=7.43,P<0.05);兩組切口愈合情況比較,亦有顯著性差異(χ2=4.11,P<0.05)。注:與對照組比較t=5.61,P<0.05
表1 兩組縫合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縫合時間比較±s)
組別例數平均縫合時間觀察組6016.23±3.456013.31±2.34對照組

表2 兩組傷口疼痛程度和愈合情況比較(例)
會陰側切是產科常用手術之一,是避免嚴重會陰裂傷,克服分娩阻滯的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措施,但是皮內包埋的縫合法往往因縫合腸線較多,縫合層次多,相對腸線埋藏多,難以吸收,影響局部血液循環,造成局部水腫甚至缺血壞死或瘢痕堅厚,疼痛重,硬結大,愈合差,感染率高,并有機體對腸線的排異反應。
從表1可知,觀察組平均縫合時間為(13.31+2.34)min,對照組(16.23±3.45)min,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觀察組明顯縮短了縫合時間,減少了傷口暴露時間。從表2可知,觀察組60例中。46例無痛,11例輕度疼痛,3例中度疼痛,無重度疼痛者;對照組60例中,33例無痛,18例輕度疼痛,7例中度疼痛,2例重度疼痛,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這是由于對照組組織間線結多、異物多。對組織的刺激加大,使組織的排斥反應也加大,特別是使用腸線縫合皮膚時,由于腸線在皮膚內穿行,而皮膚又是痛覺最靈敏的組織,易致疼痛加劇。從表2可知,觀察組58例甲級愈合,2例乙級愈合;對照組甲級愈合52例,乙級愈合7例,丙級愈合1例,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從本研究結果來看,采用瞬康醫用膠快速粘合皮膚層,因腸線未在皮膚層穿行,減少了異物刺激,有利于吸收,因皮下組織未縫合,既縮短了縫合及切口暴露時間,又減少了腸線埋藏及排異反應的發生,減少肉芽組織增生及瘢痕形成,使局部血液循環好,愈合快,感染率下降,愈合后的切口柔軟無痛,減少產婦痛苦,具有皮膚包埋縫合術不可比擬的優越性。此外采用瞬康醫用膠快速粘合皮膚層,由于操作簡單,減少了傷口暴露的時間,從而減少了感染機會,產婦很少出現切口水腫和硬結等情況,使產婦產后更舒適,功能恢復快,有效提高了婦女的產后生活質量,有利于產婦產后身心健康的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林海燕.會陰側切術中不同側切角度及縫合方法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8):38-39.
[2]劉新民.婦產科手術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802.
[3]彭秋英,陳根英,羅虹英.一根線頭縫合會陰的臨床觀察.中國醫藥導報,2010,7(18):33-34.
[4]沈小紅.皮內連續縫合法在會陰切開術中的應用.吉林醫學,2006,27(12):1464.
064404河北省遷安市首鋼礦山醫院婦產科
2.2.1 瞬康醫用膠快速粘合皮膚層觀察組采用2-0“華麗康”可吸收性縫線,從陰道內切口頂端0.5 cm開始,行連續褥式縫合陰道黏膜至處女膜,在處女膜外側緣打結,縫合中注意使縫線松緊適度,不宜過緊,以免傷口水腫,影響愈合。然后間斷縫合肌層,一般3~5針即可,針距不宜太大,否則不易對齊,然后將產婦側切方的大腿稍伸直以減輕傷口張力,縫合者用無菌紗布填塞陰道口,以防宮腔內血液流出,將另一塊紗布堵與肛門處,防止醫用膠流至肛門,擦凈傷口周圍血跡,碘伏消毒切口皮膚,使傷口皮膚對合緊密,另一助手用吸管吸取醫用膠,將醫用膠從會陰聯合處傷口皮膚頂端滴下,使醫用膠沿傷口皮膚流下,均勻涂抹傷口并等待10 s左右,使傷口粘合。粘合后可形成保護膜維持5~7 d可自行脫落。
2.2.2 “華麗康”皮內包埋縫合法對照組亦采用2-0華麗康”可吸收性縫線從陰道切口頂端0.5 cm處開始連續縫合陰道黏膜層,直至處女膜,在處女膜外緣打結,然后間斷縫合肌層、皮下脂肪層,出針距傷口頂端越近越好。皮內縫合時第一針在切口頂端皮下打結,連續皮內縫合保持皮針在皮內穿行,不要穿透皮膚,針距0.5 cm,牽拉不宜過緊,最后一針在處女膜外側緣會陰聯合處打結。
2.3 觀察指標①縫合時間:從縫陰道黏膜第1針開始至皮膚層完全縫合所需的時間,以分鐘(min)表示。②疼痛程度[3]:根據產婦住院期間的主訴,把疼痛分為四級。0級:無疼痛;Ⅰ級:有輕微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Ⅱ級:疼痛明顯,尚能忍受,睡眠受一定的影響,能取自動體位;Ⅲ級: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用鎮痛藥,睡眠受到嚴重干擾。出現被迫體位。③傷口愈合分級標準[4]:分為甲、乙、丙三級。甲級愈合:愈合優良,沒有不良反應的初期愈合,表面對合整齊,無紅腫、硬結、裂開;乙級愈合:愈合欠佳,愈合處有炎癥反應,如紅、腫、硬結、血腫、積液等,但未化膿;丙級愈合:傷口裂開,切口化膿,需要做切開引流。
2.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計量資料應用均數±標準差±s)來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