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峰 吳素霞 馬建黨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與陰道清潔度關系的分析
孟曉峰 吳素霞 馬建黨
目的了解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與陰道清潔度之間的關系情況。方法采用PCR和核酸分子雜交技術對陰道清潔度不同級別的患者進行HPV檢測及分析。結果Ⅲ、Ⅳ度婦女的HPV感染率(26.8%、45.6%)明顯高于Ⅰ、Ⅱ度(9.1%、1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陰道清潔度為不清潔(Ⅲ、Ⅳ度)的婦女,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并對其進行HPV篩查,預防宮頸疾病的發生。
清潔度;人乳頭瘤病毒
1.1 標本來源2008年9月至2009年11月就診于洛陽市中心醫院婦科就診、自愿接受HPV篩查有性生活史的婦女197例為研究對象,年齡16~80歲。標本采集由臨床醫生以窺陰器或陰道張開器暴露宮頸,將宮頸刷至于宮頸口,輕輕搓動宮頸刷使其順時針旋轉5圈,慢慢取出宮頸刷,將其放入有患者編號的取樣管中,取樣管內已加有專用細胞保存液,擰緊瓶蓋、送檢,4保存,2周內提取HPV-DNA。另外用無菌棉拭子取宮頸口及陰道后穹窿部的分泌物,立即進行清潔度的檢測。
1.2 方法
1.2.1 人乳頭瘤病毒的DNA分離提取、PCR擴增、核酸分子快速導流雜交及HPV的結判讀參考文獻[2]。
1.2.2 陰道清潔度檢查方法標本加生理鹽水1滴,涂片后高倍鏡檢查,根據所見的上皮細胞。白細胞(或膿細胞)、陰道桿菌與雜菌的數量進行判斷,并劃分清潔度:Ⅰ、Ⅱ度為正常,Ⅲ、Ⅳ為不清潔[1](見表1)。

表1 陰道清潔度判斷標準
1.3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11.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列聯表資料分析,各組之間比較用χ2檢驗,P檢驗為雙向,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陰道清潔度與HPV感染情況見表2。

表2 不同清潔度婦女的HPV感染情況(例)
本文197例陰道不同清潔度婦女的HPV檢測研究發現,隨著婦女陰道內環境的變差、清潔度的增加,HPV感染率也隨之增加,Ⅲ、Ⅳ度婦女的HPV感染率(26.8%、45.6%)明顯高于Ⅰ、Ⅱ度(9.1%、1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正常情況下,婦女陰道清潔度與女性激素的周期變化特點有關[1]。當清潔度為Ⅲ、Ⅳ度時,患者常可同時發現病原體,導致機體的免疫防御機制被破壞,增加HPV的易感性;我們還認為到醫院婦科進行檢查的婦女絕大多數的陰道清潔度已經為不清潔(Ⅲ、Ⅳ度),這就導致了Ⅲ、Ⅳ度婦女的HPV感染率明顯高于Ⅰ、Ⅱ度。總之,我們認為對于陰道清潔度持續為不清潔(Ⅲ、Ⅳ度)的婦女,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并對其進行HPV篩查,預防宮頸疾病的發生,提高育齡婦女的健康水平。
[1]熊立凡,李樹仁.臨床檢驗基礎.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67.
[2]孟曉峰,李曉雯.洛陽地區女性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及基因分型情況調查.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46(1):140-141.
471001洛陽市中心醫院檢驗科(孟曉峰馬建黨);河南大學醫學院病理學教研室(吳素霞)
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為具有雙鏈閉環DNA基因組、無包膜病毒。HPV主要感染人的皮膚或黏膜上皮細胞,引發感染部位的病變。陰道清潔度對陰道、宮頸的病菌入侵的診斷有重要價值。為進一步探討HPV感染與陰道清潔度的關系,我們進行本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