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虎 韓仁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南京,210016;淮安市檔案局,江蘇淮安,223001)
古代智囊團與現代智庫
徐曉虎 韓仁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南京,210016;淮安市檔案局,江蘇淮安,223001)

智庫,又名思想庫、腦庫、思想工廠等,是指以服務公共決策為目的,開展公共政策研究和咨詢的專業化社會組織。雖然“智庫”一詞來自英語詞匯“Think Tank”,然而其雛形“智囊團”早在中國古代早已出現。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門客集團、東晉時期的清談派、三國時期魏國和吳國的謀士群體。
中國人自古以來崇尚智慧。五千年來,無數帝王將相和文人墨客如繁星滿天,而其中最閃亮的總是那么幾顆智慧之星——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他們的豐功偉績后人敬仰,他們的動人故事歷代傳誦。
在冷兵器時代,張良等智者因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之超凡謀略能力而立下千秋偉業,然而其個人卓越表現卻掩蓋了其身后一批智囊團隊的杰出貢獻。諸葛亮因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成為民眾尊崇的智慧化身。然而其一生謀斷僅憑一己之力,雖提出“三分天下”之策卻無奈以鞠躬盡瘁終結一生。由于充滿智慧且大權獨攬,諸葛亮形成一意孤行的工作風格,不顧劉備臨終勸說而任用馬謖,最終“失街亭”鑄成大錯。其身后不到30年,蜀漢政權即告瓦解。
與張良、諸葛亮等智慧“獨行俠”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國時期魏國和吳國的君王“智囊團”。魏國雖無諸葛亮此般人物,但在曹操身邊有一批如荀彧、郭嘉、荀攸、賈詡、程昱“五大謀士”的強大智囊團。在曹操爭霸天下的過程中,該智囊團居功至偉。
在強魏壓境之際,諸葛亮為聯吳抗魏而與東吳謀士團上演“舌戰群儒”之千古佳話。表面上,諸葛亮以雄辯之利壓倒東吳才俊;事實上,東吳政權的智囊團隊更像是現代智庫的“三國版”。在東吳,沒有諸葛亮似的“一言堂”式人物,面對曹操大軍,智囊團在對策研討過程中,有人主戰(如魯肅),有人主和(如張昭),言論激烈,思想交鋒,既體現了民主,也體現了包容。通過激烈而徹底的“頭腦風暴”,詳盡分析了各種應對策略的利弊,智囊團最終為孫權提供了“聯蜀抗魏”的戰略方案,為赤壁之戰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環顧三國態勢,蜀國雖有諸葛亮(臥龍)、龐統(鳳雛)此等高級智囊和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等五虎上將,坐擁天府之國卻仍居三國之末;而東吳盡管偏居江東,又在強魏環視下,卻由于擁有民主而善斷的“智囊團”,始終保持三國之次的戰略地位,在蜀國滅亡近20年后才告終結。
雖然作為智庫原型的“智囊團”在中國古代已經初見端倪,然而現代智庫卻是出現在歐美發達國家。古代智囊團是由一群謀士組成的為君王服務的參謀團隊,這些謀士一般精通軍事、外交、歷史、地理、文學等學科知識,如蘇秦、張儀等。而現代智庫是指由專家組成的,為決策者在處理經濟、社會、科技、軍事、外交等方面事務出謀劃策,提供最佳理論、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機構。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庫——蘭德公司創始人之一弗蘭克·科爾博莫認為:智庫就是一個“思想工廠”,一個沒有學生的大學,一個有著明確目標和堅定追求,卻同時無拘無束、異想天開的“頭腦風暴”中心,一個敢于超越一切現有智慧、敢于挑戰和蔑視現有權威的“戰略思想中心”。中國的古代智囊、智囊團與出現在歐美國家的現代智庫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智囊是個人英雄,智囊團是現代智庫的古代原型,智庫是在全球化形勢下出現的知識型、專業型研究和咨詢組織。中國人自古敬仰的是智囊,而忽視了智囊團和智庫的存在。其實智庫(智囊團)功能更強大,作用更明顯,而且影響了中國和世界的歷史進程。
現代智庫最顯著的特點包括是戰略性、前瞻性、系統性和創造性。對比可以發現古代智囊團和現代智庫有以下兩個區別:(1)古代智囊團都是直接為君王服務的謀士團隊,而現代智庫的種類則相當豐富,包括官方、半官方、高校、民間、網絡、媒體等各類型智庫。(2)古代智囊和智囊團的策略重點是軍事和外交,而現代智庫的關注點則從軍事、外交拓展到經濟、社會、科技、文化、民生等諸多方面。
現代智庫產生于20世紀初期,于1948年成立的蘭德公司是至今為止最為著名的智庫,它因成功預測中國出兵朝鮮、中美建交、德國統一等一系列事件而得大名。目前,布魯金斯學會、美國對外關系研究會、卡耐金國際和平基金會、傳統基金會、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美國企業研究所、胡佛研究所等智庫機構在美國政府決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現代智庫發展自1978年改革開放時方開始起步,至2010年中國智庫總體規模已達世界第二。在全球金融危機演變過程中,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智庫在應對危機中的獨特作用。2009年2月,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由前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領銜的國家級智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高調成立。該中心先后于2009年7月和2011年6月舉辦了第一屆和第二屆全球智庫峰會,在世界上產生很大影響。
遺憾的是,在全球金融危機衍變的過程中,中國少數智庫對危機變化趨勢作出了明顯的誤判,并在公眾媒體上發表了錯誤的觀點。社會公眾因此對中國智庫的判斷力和專業性產生了懷疑。再加之在中國現有智庫格局中,官方智庫和半官方智庫占據了統治地位,有人認為這些智庫不具備獨立性和公信力,只是政府的附庸和“傳聲筒”而已。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持續高速發展,中國2010年GDP總量超過40萬億元,一舉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根據預測,中國經濟總量有望在未來十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各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和問題逐步顯露,公共決策的廣度、深度和難度都明顯加大,為中國智庫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客觀需求。可以預期,在未來十年內,中國智庫將持續快速發展,并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智庫大國。在我國智庫發展如此迅猛的背景下,關于智庫發展情況的研究工作亟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