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耀林 王倩倩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湖北武漢,430072)
亞太地區(qū)世界記憶工程的現(xiàn)狀與推進*
周耀林 王倩倩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湖北武漢,430072)
亞太地區(qū)世界記憶工程是世界記憶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保護亞太地區(qū)各民族記憶起著重要作用。本文在論述亞太地區(qū)世界記憶工程進展的基礎上,從與世界記憶工程保持一致、宣傳力度較大、記憶名錄層次豐富三個方面總結了成績,從參與度、合作度、網站建設方面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最后,本文從宣傳、合作與網站建設三個主要方面提出了推進亞太地區(qū)世界記憶工程進一步發(fā)展的措施。
亞太地區(qū) 世界記憶工程 現(xiàn)狀 推進
世界記憶工程(Memory of the World) 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2年發(fā)起,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的延伸,旨在于全球范圍內搶救和保護具有全球、地區(qū)、國家意義的珍貴檔案文獻遺產,特別是處于瀕危狀態(tài)的檔案文獻遺產,包括手稿、圖書館和檔案館保存的任何介質的珍貴文獻、口述歷史記錄等,以保護世界記憶的完整,同時使這些檔案文獻遺產能夠為國際公眾利用。
亞太地區(qū)共43個國家,是一個政治、語言、文化多樣,經濟差異較大的地區(qū),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檔案文獻遺產。近20年來,在世界記憶工程的影響和指導下,積極采取各種措施保護檔案文獻遺產。
亞太地區(qū)世界記憶工程機構設置主要包括:世界記憶工程亞太地區(qū)委員會、世界記憶工程國家委員會、秘書處。
亞太地區(qū)委員會是基于相同地域、相同文化,為完成世界記憶工程的目標建立的合作組織,1998年在北京成立。亞太地區(qū)委員會有三個主要機構:常規(guī)大會、亞太地區(qū)委員會辦事處、小組委員會。其中,小組委員會包括編輯小組委員會和記憶名錄小組委員會。在辦事處的領導下,亞太地區(qū)委員會定期開展活動,舉行會議。[1]

表1 亞太地區(qū)各國家遺產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情況(項)

表2 世界及亞太地區(qū)年度列入《世界記憶名錄》遺產數量(項)
世界記憶工程國家委員會是一個自治主體,擁有自己的職權范圍和建立伙伴關系等事務的規(guī)則。目前,亞太地區(qū)的中國、澳大利亞、斐濟、伊朗、日本、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馬來西亞、蒙古、尼泊爾、新西蘭、菲律賓、斯里蘭卡、塔吉克斯坦、泰國共15個國家建立了世界記憶工程國家委員會,占全世界設立記憶工程國家委員會國家總數的24.19%。[2]
各地區(qū)委員會和國家委員會下均設有秘書處,負責處理委員會的日常事務,如保管記憶名錄、協(xié)助開展會議、維護網站、監(jiān)督出版物的發(fā)行等。[3]亞太地區(qū)委員會的秘書處設在馬來西亞國家檔案館,由香港歷史檔案處處長朱福強擔任秘書長。[4]
(1)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情況
世界記憶名錄是國際咨詢委員會推薦的,經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席批準,收錄具有世界意義文獻的名錄[5]。
截至目前,亞太地區(qū)共62項檔案文獻遺產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約占該名錄所列文獻總量的25.3%左右,這些遺產分布在19個國家。其中,入選數量最多的是韓國,共9項;其次是中國,共7項;另外,印度6項,澳大利亞和伊朗各5項。具體入選情況如表1所示。
根據入選時間,將世界及亞太地區(qū)每年度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遺產數量統(tǒng)計如表2所示。
從表2可知,亞太地區(qū)入選《世界記憶名錄》遺產數量在世界所占比例除2005年略低以外,其余年份均維持在較高水平,且自2005年以來呈上升趨勢。
(2)設立地區(qū)記憶名錄情況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也鼓勵各地區(qū)和國家建立地區(qū)、國家記憶名錄,收錄具有地區(qū)或國家意義的珍貴文獻。亞太地區(qū)委員會設立了《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經亞太地區(qū)小組委員會提名,亞太地區(qū)委員會按照相關標準決定是否記入《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截至目前,亞太地區(qū)共有10個國家的12項遺產被列入了《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其中,入選數量最多的是中國,共3項,其他國家各有1項。[6]具體情況如表3所示。
(3)設立國家記憶名錄情況

表3 列入《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的遺產列表
不少國家設立了世界記憶工程國家記憶名錄。以中國為例,《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目前已經入選了三批,分別為48項、35項和30項,共計113項檔案文獻遺產。[7]此外,有些國家還設立了省級、市縣級等檔案文獻名錄。例如中國的浙江省建立了《浙江檔案文獻遺產名錄》,目前共入選2批共20項文獻遺產,第一批15項、第二批5項。[8]
3.亞太地區(qū)世界記憶工程會議的舉辦
亞太地區(qū)成功舉辦了第三屆、第五屆、第七屆國際咨詢委員會,且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開展專家會議、常規(guī)會議與主席團會議。自1994年第一次專家會議舉行以來,專家會議共舉行2次,常規(guī)會議4次,主席團會議10次。
此外,亞太地區(qū)還成立了世界記憶基金,完成了相關項目并召開了相關會議,例如舉辦或參與了Goodw ill Patron項目[9]、“東方縮微”項目[10]、“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檔案”項目[11]、“棕櫚葉手稿”項目等。
(1)與世界記憶工程聯(lián)動
亞太地區(qū)檔案文獻遺產豐富,各國比較重視檔案文獻遺產的保護,自覺地與世界記憶工程的發(fā)展步伐保持一致。例如,參照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2002年頒布的《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總綱領》,世界記憶工程亞太地區(qū)委員會頒布了《世界記憶工程亞太地區(qū)總綱領》,成為亞太地區(qū)開展世界記憶工程項目的指導性文件同時,成立了亞太地區(qū)委員會,以便執(zhí)行世界記憶工程的相關政策。另外,15個國家建立了世界記憶工程國家委員會,占該地區(qū)國家總數的34.8%,位于世界前列。
(2)世界記憶工程宣傳力度相對較大
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鼓勵下,亞太地區(qū)向公眾宣傳世界記憶工程及其成果,包括制作檔案文獻遺產的電子復印件以及通過網絡、出版物、書籍、CD、DVD和其它形式盡可能廣泛平等地給公眾提供檔案文獻遺產信息[12]。另外,世界記憶工程亞太地區(qū)委員會官網詳細介紹了世界記憶工程的概況及其在亞太地區(qū)的發(fā)展,包括機構設置、記憶名錄、項目基金等內容。同時,用英文關鍵詞檢索發(fā)現(xiàn)該網站是能夠被搜索到的、唯一的地區(qū)委員會網站;而且亞太地區(qū)的澳大利亞、中國、泰國等國家均設立了世界記憶工程國家委員會網站,宣傳世界記憶工程,公布該國的進展狀況。這些均表明了亞太地區(qū)關于世界記憶工程的網站建設及其宣傳工作都走在全球五個地區(qū)的前列。
(3)世界記憶工程名錄層次豐富
截至目前,亞太地區(qū)共有60項檔案文獻遺產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僅次于歐洲及北美地區(qū)。此外,亞太地區(qū)還建立了《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這是一個地區(qū)級的世界記憶工程名錄,目前共10個國家的12項遺產入選。不少國家設立了世界記憶工程國家名錄,有些國家(如中國)還設立了地方檔案文獻遺產名錄,由此構成了層次分明的檔案文獻遺產圖譜。
(1)亞太國家參與度有待提高
目前,亞太地區(qū)仍有28個國家沒有設立世界記憶工程國家委員會,占亞太地區(qū)國家總數的65.1%。已經參與該工程的國家中,中國、澳大利亞、韓國等極少數國家的熱情較高,對于各種檔案文獻遺產保護項目和保護會議參與度較高,但大多數國家對于相關項目與會議并沒有作出積極回應,參與度不足。
(2)亞太地區(qū)內的合作有待拓展
亞太地區(qū)多為歷史上的殖民地國家,底子薄、發(fā)展速度慢,通過合作方式實現(xiàn)世界記憶更好的保護顯得至關重要。盡管早在1997年召開過亞太地區(qū)世界記憶工程第一次專家會議,中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和韓國的代表均參加了會議,但總體看來,亞太地區(qū)內部的合作并不多。近年來,以國家圖書館為基地,中國與日本、韓國之間關于古籍善本保護的交流較多,但總體看來,交流還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包括經費和機制方面的制約,地區(qū)內合作有待拓展。
(3)亞太地區(qū)世界記憶工程網站建設有待升級
盡管世界記憶工程亞太地區(qū)委員會網站已經存在,中國、澳大利亞和泰國等少數國家也建立了世界記憶工程國家委員會網站或網頁,但網站建設還有存在問題,如相關網站數量較少,阻礙了世界記憶信息的傳播;網站語言單一,限制了閱讀人群;內容單薄,降低了閱讀興趣;網站內容排序與二次分類雜亂、信息缺乏系統(tǒng)性,影響了信息的查找利用。因此,亞太地區(qū)關于記憶工程的網站亟待升級。
此外,亞太地區(qū)多為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用于各級記憶工程文獻遺產保護的經費不足,導致文獻遺產普查、搶救、保護、管理等方面資金捉襟見肘,從而出現(xiàn)了該地區(qū)保護項目不多、規(guī)模不大等問題。
鑒于目前亞太地區(qū)大多數國家還沒有真正參與世界記憶工程的事實,需要通過進一步宣傳保護民族記憶的重要性,提高對民族記憶的保護意識,鼓勵亞太地區(qū)國家建立世界記憶工程國家委員會,建立本國的記憶名錄,同時通過圖片展覽、文獻遺產講座、專業(yè)人員培訓、媒體資料宣傳等方式積極參與到記憶保護工作中來。各國可以根據國情選擇合適的民族記憶保護模式,如韓國、日本等國土面積不大的國家,可選擇由政府扶持建立全國集中式保護機構;國土遼闊的國家則可以選擇區(qū)域合作保護模式,如俄羅斯。[13]
以各種記憶工程為紐帶,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合作,如國家間合作、機構間的合作以及個人間的合作等。例如,以“棕櫚葉記錄”為主題的合作就可以在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老撾、不丹、泰國之間展開;“印刷記憶”為主題的合作則可以在中國、日本、韓國之間展開;“自由運動文稿”為主題的合作則可以在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英國之間展開等。此外,“亞太地區(qū)的口述文稿(包括民間藥方等)”、“亞太地區(qū)散落膠片”、“亞太地區(qū)電影史”等項目的開展同樣需要以地區(qū)合作的方式開展。合作保護不僅能夠降低珍貴文獻的儲存成本,節(jié)約管理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同時能夠提供技術與資金保證。[13]
另外,一些文獻保護的國際組織,如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圖聯(lián)組織、國際檔案理事會、藍盾等為文物保護提供組織支持和指導,是實現(xiàn)亞太地區(qū)國家間合作的一個重要保障。
鼓勵亞太地區(qū)國家建立世界記憶工程國家級和相關網站,增加信息公布渠道。另外,地區(qū)以及各個國家的網站可以通過統(tǒng)一標準、增加網站數量、豐富網站資源、設置多語言瀏覽與檢索、建立多個數據庫(如失去的記憶、瀕危的記憶、目前的活動等數據庫)、提供圖文并茂展覽與相關鏈接、及時更新信息、注重網站內容的系統(tǒng)性、檔案性、歷史性等方式,提升網站質量。[14]最好定期進行信息統(tǒng)計、分析,撰寫研究報告,并在相關網站予以公布,供公眾閱覽,達到以最快速度獲得宏觀全面信息的目的。
當然,無論是保護還是合作,都涉及到經費問題,這需要各國通過特別的政策,例如“認領”政策、社會捐贈及贊助、免稅政策等,以及部分文獻資料的商業(yè)化,籌集經費,緩解文獻保護的經費困難。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面向公眾需求的檔案資源建設與服務研究》(2009JJD 870001) 以及武漢大學自主科研項目《世界記憶工程視野下檔案文獻遺產保護政策研究》的成果之一,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
注釋
[1]About MOWCAP[EB/OL].[2010-12-12].www.unesco.mow cap.org/ab out_us.htm.
[2]NationalMemory of theWorld Comm ittee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EB/OL].[2010-12-10].http://www.unesco.org/new/en/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flagship-project-activities/memory-of-theworld/about-the-programme/national-mem ory-of-the-world-comm ittees/asia-and-thepacific/.
[3]Rules of Procedure[EB/OL].[2010-12-10].http://www.unesco.mow cap.org/rules_of_procedure.htm.
[4]AboutMOWCAP.[EB/OL].[2010-05-09].www.unesco.mowcap.org/about_us.htm.
[5]世界記憶工程簡介[EB/OL].[2010-05-09].http://weilaiwansui.blog.hexun.com/16995252_d.htm l.
[6]MOWCAP Regional Register[EB/OL].[2010-10-24].http://www.unesco.mowcap.org/register.htm#lb2.
[7]中國文獻檔案遺產名錄[EB/OL].[2010-12-12].http://baike.baidu.com/view/3477 472.htm.
[8]吳光偉.第二批浙江檔案文獻遺產評定[J].浙江年鑒,2004:311。
[9]PROJECTS[EB/OL].www.unesco.mowcap.org/projects.htm.2010-12-12.
[10]OrientalM iniatures(14th-17th ce nturies)[EB/OL].[2010-12-10].http://portal.unesco.org/ci/en/ev.php-URL_ID=25589&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htm l.
[11]The Archives of the Dutch East Indian Company[EB/OL].[2010-12-10].http://www.unesco.org/new/en/communica tion-and-information/flagship-project-activ ities/mem ory-of-the-world/projects/accessby-region-and-country/uzbekistan/.
[12]王文峰,藺清芳.搶救和保護珍貴檔案的“世界記憶”工程[J].檔案管理,1997(1):45。
[13]鄭春汛,趙伯興.合作存儲:關于珍貴文獻保護的思考[J].圖書館學研究,2009(6):38。
[14]周耀林.檔案文獻遺產保護理論與實踐[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385。
Progress and Advance ofMemory of the World in Asia-Pacific
Zhou Yaolin,Wang Qianqian(Schoolof Information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2)
Memory of theWorld in Asia-Pacific asapartofMemory of theWorld,playsan important role in protectingnationalmemory in Asia-Pacific.Thisarticle isbased on theprogressofMemory of theWorld in Asia-Pacific,concluding the achievementsof the Memory of theWorld in Asia-Pacific from theaspectsof consistentw ith Memory of theWorld,lotsof activities in promoting,rich heritage lists,then,analyzes the shortages in participation,cooperation and websites construction.Finally,the article proposes to promote Memory of theWorld in Asia-Pacific in propaganda,cooperation and websitesconstruction.
Asia-Pacific;Memory of theWorld;Progress;Advance
G27
周耀林,男,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倩倩,女,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