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縣檔案館(江蘇東海,222300)
創新檔案服務機制 拓展服務民生功能
東海縣檔案館(江蘇東海,222300)
東海縣創新社會管理和服務民生工作,在全國率先建成了融為民服務、應急聯動、數字城管、人民防空、權力陽光、平安監控、人民武裝等八大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民生和應急指揮平臺——東海縣民生熱線暨應急指揮中心(簡稱民生熱線),受到中央和省委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普遍關注。民生熱線每天24小時受理群眾電話求助,縣內居民無論身在該縣什么地方,只要撥通民生熱線“122”就可“一號聯動”,隨時都能得到該熱線提供的應急、救助、咨詢服務,解決了過去群眾有事不知找哪個部門或打什么電話的問題。群眾電話求助中能現場解答的咨詢類事項,由受理員直接解答或以三方通話的方式由職能部門在線解答,不能現場解決的則由指揮中心轉交相關職能部門限時辦理,并由指揮中心通過電話、短信、網絡、電視媒體對辦結事項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檔案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作緊密相連。民生熱線這一社會管理和服務民生的創新之舉,給檔案館服務中心工作、服務社會、服務廣大人民群眾開辟了新的途徑和領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館與應急中心協商,加入民生熱線,借助這一載體,有效拓展了檔案服務民生的功能。我們的具體作法是:

充分認識到解決民生問題不僅是黨和國家當前以及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目標和工作任務,而且關系到國家的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關系到億萬人民的長久幸福。檔案工作服務民生、服務人民群眾,是檔案部門在新的歷史時期的重要任務,是在檔案工作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直接體現,而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2010年檔案局新的領導班子成立后,一致認為檔案局(館)作為縣委、縣政府的直屬部門,在新的形勢和條件下,應該主動融入民生領域、自覺服務民生,圍繞大局,創新思路,充分利用“122”民生熱線這個平臺,把其當做是溝通和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追求更加良好的作風效能和優質服務環境的方法和途徑,真正把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為檔案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好地為全縣經濟跨越式發展服務。
由于百姓的查檔觀念大多還停留在現場查閱的傳統方式上,如何讓百姓知曉和信任“122”熱線可以查檔,針對這種情況,我館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配合民生熱線進行檔案查閱利用的宣傳工作,通過東海電視臺、電臺、《今日東海》、自制宣傳單等媒介進行廣泛宣傳,讓百姓了解更多的查檔利用方式和效果。針對廣大民眾對檔案的陌生和不了解,出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勵全體干部職工借助新聞媒體多寫信息,對局(館)的工作動態、政策法規、名人檔案、珍貴檔案等信息,通過各級黨報、黨刊、電視臺等媒體宣傳檔案工作、宣傳檔案館館藏資源,讓檔案走向社會、為民眾服務,改變檔案藏身寂寞深閨、無人問津的局面,實現與社會同步發展。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有一種保守認識,認為檔案工作就是簡單的“閉門整檔、看門守攤”,檔案工作處于等客上門、你要我查的被動服務狀態,缺乏主動參與意識。加入“122”民生熱線以后,我館定期舉行“檔案接待日”活動。局館領導及相關科室人員到中心指揮大廳現場辦公一天,現場為群眾解決檔案的收集、整理、查檔利用等問題的咨詢、求助事項。僅第一個接待日當天,就接到涉及檔案的咨詢、求助事項28件,其中,咨詢及現場解答的事項20件,到檔案館現場查閱檔案資料事項8件。接待日的舉辦進一步提高了事項的轉辦效率,得到了群眾的普遍認可,變被動為主動。同時通過“122”民生熱線我們還提供以下四項服務:
1.開放檔案在線利用。以三方通話的方式由我館受理人員在線解答群眾向民生熱線提出查閱利用開放檔案的相關求助,在確定所需查閱利用的開放檔案并辦理相關身份確認、登記等手續后,以電話、QQ、信函、電子郵件等方式為群眾提供開放檔案摘抄件、復印件等利用服務。
2.政府公開信息在線利用。以三方通話的方式由我館受理人員在線解答群眾向民生熱線提出查閱利用包括已公開現行文件在內的政府公開信息的相關求助,具體服務途徑和方式與提供開放檔案在線利用相同。
3.非公開檔案查閱利用在線咨詢服務。以三方通話的方式由我館受理人員在線解答群眾向民生熱線提出查閱利用非公開檔案的相關求助,為群眾提供查找檔案的線索和方法等咨詢服務。
4.查閱利用民生檔案在線預約服務。以三方通話的方式由我館受理人員在線受理群眾向民生熱線提出查閱利用涉及民生檔案,特別是婚姻登記、建房許可、優撫軍人、退伍軍人、知青、公證、訴訟、戶糧等涉及個人隱私檔案相關求助,為群眾提供查找檔案的線索和方法、約定查檔時間及應注意相關事項等預約服務。
由于檔案查閱利用工作具有較強的政策性、專業性和限定性,我館通過以下幾個步驟扎實推進:
1.開通民生熱線連接電話,專門用于以三方通話的方式為群眾提供在線服務。
2.通過招考公務員,選配能勝任受理群眾求助的工作人員,并選送參加相關業務培訓。
3.建立并上傳供群眾瀏覽和查閱利用的開放檔案、政府公開信息文件級目錄及全文信息數據庫。
4.建立社保檔案、婚姻檔案、知青檔案、計劃生育檔案、退伍軍人檔案等各類涉及民生檔案全文信息數據庫。
5.完善檔案館網站應用系統,增設相關功能模塊,適應開展民生熱線檔案服務的需要。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們的這一工作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好評。開通熱線以來,檔案館共接待利用民生檔案2352人次,調閱案卷7056卷次,出具證明1207份。其中:涉及到參加各種保險的1360人次、5161卷次;查找工作時間、工齡的526人次、943卷次;查找知識青年下鄉時間證明的65人次、189卷次;查找工作經歷、職稱評定方面的18人次、149卷次;查找各種津貼、補貼待遇方面的32人次、95卷次;查找婚姻證明的266人次、232卷次;查退伍時間的85人次、287卷次。實實在在地解決了關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一些問題,成為了政府服務民生的好幫手,真正做到了想民生之所想、急民生之所急、解民生之所需,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維護了民權,方便了民眾,造福了民生,為和諧社會共建做出了可喜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