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民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是一種睡眠呼吸障礙,其病理基礎是上氣道及周圍器官形態結構的改變,解剖學基礎是上氣道阻塞、氣道結構狹窄和上氣道張力降低等[1]。MSCT可以薄層掃描,然后通過工作站后處理,能夠得到任意層面和方向的圖像,所以可以為OSAHS的診斷和術后療效評價提供重要的信息。本文自在探討多層螺旋CT診斷OSAHS的臨床價值,以及評價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0例OSAHS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睡眠呼吸疾病學組制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診治指南(草案)》的診斷標準,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齡30~64歲,平均年齡(38.45±5.09)歲;病程6個月~10年,平均病程(4.76±0.41)年。所有患者均接受改良腭咽成形術和頦舌肌前移術。同時選取20例健康人作為對照,年齡及性別構成相匹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儀器和檢查方法 患者均于術前和術后2周各進行一次CT檢查。儀器: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螺旋CT機,Syngo工作站。掃描方法:患者取仰臥位,頭先進,掃描范圍自顱底至環狀軟骨水平,掃描過程中保持平靜呼吸,嚴禁做吞咽動作。掃描參數:管電壓120kV,管電流300mA,準直寬度40mm,層厚0.5mm,矩陣512×512,X線管旋轉速度0.5s/r。
1.2.2 測量方法和指標 本研究以腭咽部為感興趣區,將掃面的原始數據傳至Vitrea 2工作站。我們參照沈婕等人[2]的研究方法,選擇懸雍垂尖至會厭尖最狹窄處作為測量層面,而測量體積仍選用固定解剖標致。主要測量指標:選定層面測量前后徑(APD)、左右徑(LRD)、最小截面積(XSA);于正中矢狀面測量軟腭長度(SPL);測量懸雍垂尖至會厭尖體積(RGV)、硬腭至會厭根部體積(UAV)。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組間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治療前后計量資料采用自身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OSAHS患者與健康人腭咽測量結果比較 OSAHS組患者APD、LRD、XSA、RGV和UAV值均低于正常組,而SPL值高于正常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OSAHS患者術前與術后腭咽測量結果比較 OSAHS患者手術后APD、LRD、XSA、RGV和UAV值均大于術前,而SPL值小于術前,差異存在顯著性(均P<0.05),見表2。
OSAHS是指睡眠時上氣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暫停和通氣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結構紊亂、頻繁發生血氧飽和度下降和白天嗜睡等臨床癥狀。OSAHS的發病機理目前尚未完全闡明,但目前普遍認為上呼吸道狹窄和局部軟組織塌陷,是其主要致病因素。研究發現[3],OSAHS患者上氣道阻塞不管是單發還是多部位發生,但腭咽部位阻塞的發生率為100%。我們采用MSCT對OSAHS患者及健康人腭咽各經線進行測量,從表1可以看出,OSAHS組與正常對照組間的腭咽測量結果均存在差異;并且OSAHS組患者術后APD、LRD、XSA、RGV、UAV及SPL接近正常組。結果提示:APD、LRD、XSA、RGV、UAV及SPL的測量值,可以間接反映出OSAHS患者病情程度。

表1 OSAHS組和正常組腭咽測量結果比較

表2 OSAHS患者術前與術后腭咽測量結果比較
腭咽成形術和頦舌肌前移術是治療OSAHS的有效手段,但是手術切除范圍是治療的關鍵。以前手術僅能靠喉鏡觀察,因其只能看到咽腔表面,無法測量咽腔各徑線的具體值,常導致手術切除范圍過大或過小,因其術后飲水嗆咳或治療不徹底。MSCT采用三維重建及多平面成像技術等,可以直觀的看到患者上氣道阻塞部位,精確測量各經線的大小,從而為手術切除的具體范圍,提供了重要的解剖學依據。我們采用MSCT對OSAHS患者治療前后咽腔解剖學變化進行了比較,表2顯示術后患者LRD、APD、XSA、RGV、UAV及SPL均明顯改善。同時OSAHS患者睡眠過程中低氧血癥得到有效緩解、呼吸暫停指數降低,改善了患者睡眠質量。MSCT從影像學的角度,進一步證實了手術治療的有效性。OSAHS均于睡眠過程中發病,而我們采用MSCT檢查是在患者清醒狀態下完成。有文獻報道,清醒狀態下仰臥位檢查接近睡眠時的體位,上氣道徑線測量能夠反映睡眠狀態下的上氣道情況[4]。MSCT工作站可以進行圖像多方向和多層面重建,使咽部的狹窄和閉塞得到最佳顯示,而且還可測量椎前軟組織厚度和軟腭長度,這種方法測量的結果比橫斷面上測量準確[5]。
綜上所述,MSCT具有掃描速度和成像速度快等特點,可以克服因呼吸形成的圖像運動偽影,并可選擇不同的窗寬和窗位,對咽腔進行測量,從影像學角度為OSAHS的診斷和術后治療效果,提供重要的解剖信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于美清,董福生,劉懷軍,等.18~25歲無鼾正常人上氣道結構的磁共振研究[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07,21(3):287-290.
[2]沈婕,祁吉,尹建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咽腔狹窄多層螺旋CT綜合測量值的研究[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7,41(8):832-836.
[3]Huang TW,Cheng PW.Microdebrider-assisted Extended Uvulopalatoplasty:an Effective and Safe Technique for Selected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y,2008,134(2):141-145.
[4]Lan Z,Hoi A,Takashima M,et al.Difference of pharyngeal morphology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between OSAHS patients and normal subjects[J].Auris Nasus Larynx,2006,33(4):433-439.
[5]閭長安.MSCT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診斷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07,13(1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