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育和

我們知道,一次單一的核彈爆炸能造成一場災難性損害。那么,可以想象比一個核彈爆炸更大的能量,不是2個、10個、1000萬個,而是100億那樣的爆炸會是怎樣的呢?
天文學家有證據證明,在太陽系中曾經發生過相當于100億個核彈爆炸的足夠力量的碰撞。在碰撞之后,產生了宇宙間最古怪的天體之一,它的名字叫做哈烏美亞(夏威夷的母親女神)。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麥克·布朗說,對于這個新發現的天體有許多的東西要了解。
太陽系總是在變,天文望遠鏡技術的發展,讓人們能夠更深入地觀察宇宙空間,不斷發現新天體和老天體的新特征。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冥王星。70多年來,天文學家曾一直把冥王星當做第九大行星。后來于2007年,國際天文聯合會重新把冥王星分類為矮行星。像行星一樣,一個矮行星也圍繞太陽旋轉。它也有足夠的質量,因而也有足夠的引力使其形成圓的形狀。但是它缺少足夠引力使其像行星那樣清除相鄰的大多數較小的天體。類冥矮行星就是一個存在于海王星之外的矮行星。
到2010年,人類已經知道了四個類冥矮行星,它們是原來的冥王星、埃利斯和梅克梅科這三個,以及2004年剛由一位叫布朗的人發現的“桑塔”。桑塔這個名字雖然看起來不太合適,但是科學家對其知之更多。哈烏美亞這個名字更適合這個矮行星,她的孩子從她的身體的不同部位蹦出來。類冥矮行星哈烏美亞將一群小而多冰的,曾經是它的一部分的碎塊拖在其后面。
另外,哈烏美亞擁有很獨特的自轉速度和形狀。它每4小時旋轉一次,自轉一周比地球要快5倍。這是我們太陽系中自轉最快的天體。
布朗說,當宇宙間的一個天體迅速旋轉時,它運行的方向(路線)就像一個比薩餅面團拋出在空中旋轉一樣。哈烏美亞的快速自轉使其形成了橢圓形,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壓癟了的足球。布朗還說,其實若是地球同樣也那么快自轉的話,也會出現那種情況。地球只不過赤道部分稍有凸起而已。
除了跟隨哈烏美亞的冰凍的碎塊,哈烏美亞還有兩個堅冰覆蓋的月亮,一個叫做納瑪卡,一個叫做海伊雅卡,這是以神話中女神哈烏美亞的兩個女兒的名字命名的。
由于快速的自轉、變圓的形狀、兩個月亮和冰塊垃圾,烏美亞的體積到底有多大?布朗相信,哈烏美亞曾經比今天要大,其中包括一半巖石一半凍水。在45億—35億年前的某一時期,哈烏美亞發生了一次與另一個天體碰撞的事件。這次碰撞釋放出相當于100億個核彈爆炸的能量,同時產生出兩個冰凍的月亮以及諸多冰塊構成的垃圾碎塊,碰撞也加速了哈烏美亞的自轉。布朗說,如今,哈烏美亞的形狀就像一個旋轉的巧克力糖塊,其實它是一個表面有薄冰覆蓋的巖石天體。
哈烏美亞的這次碰撞,并不僅僅是太陽系形成初期歷史中的唯一一次,天文學家相信,一個火星大小的叫做忒伊亞的天體在約45億年前撞擊過年輕的地球。這次撞擊彈射出了大量的巖石進入宇宙,然后逐漸聚合形成一個有足夠引力形成圓形的衛星,從而形成了我們的月亮。布朗說,目前圍繞著哈烏美亞還有一些碎片,肯定會展露天體撞擊時的過程。正像哈烏美亞這樣年齡的天體,其故事遠沒有完結,還在不斷演繹。海王星的巨大引力總有一天會把哈烏美亞像一個飛去來器一樣從太陽系拋出去。在那個時候,哈烏美亞就會成為一個彗星,當它從地球掠過時,會閃亮著如同滿月一樣的光亮。
那么,這事什么時間會發生呢?布朗說,或許還得10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