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仁
〔江蘇農墾黃海棉業有限公司,江蘇響水 224634〕
產品質量是棉花加工廠提高經濟效益,保證自身信譽,維護企業利益的根本。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筆者逐步認識到加強企業管理對提高棉花產品的質量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就加強棉花加工廠生產質量控制措施作簡要探討,以供參考。
棉花加工廠生產質量的目標應根據本廠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國家相關法律、市場需求、成品合同要求,一般包括成品合格率、不合品率、市場投訴、無質量安全事故等內容。
棉花加工廠質量控制原則的關注點應從顧客出發,以顧客為導向,同時關注內在質量、外觀品質,做到全員參與、持續改進,不斷提高成品質量。
1.2.1 關注內在質量
采取從棉花到成品棉的全過程質量跟蹤、檢測,有條件的工廠應大力開展訂單種植,加強種植質量管理與棉花收購質量管理,實施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系統地保證產品的內在質量。
1.2.2 關注外觀品質
成品棉的外觀品質應該關注色澤、雜質等感官判斷,主要取決于棉花的品種、成熟度以及加工工藝等,更要注重棉花品質的選擇和控制,加工過程中利用皮清機等工序提高成品棉的外觀品質,同時注意盡量減少過度加工造成的原有外觀形態和特性的缺失。
1.2.3 關注售后服務
從售后質量服務角度,給顧客提供產品特性信息、倉儲管理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幫助顧客提高對產品的認識,提升對產品的信任程度。
1.2.4 全員參與,持續改進
企業要提高員工的生產積極性,牢固樹立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確保每個環節能有效控制產品質量,共同提高產品質量。
棉花加工廠應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的實際,積極推行ISO 9001系列質量標準,逐步建立健全工廠的質量控制體系,并嚴格按照質量體系的要求進行內部、外部評審,不斷完善體系,提升效果。質量控制體系文件內容包括《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及各部門作業指導書、完整的記錄等。
企業應建立棉花產品質量控制責任制并嚴格落實。一般企業法定代表人是第一責任人,品質控制部門負責人是直接責任人,車間、質檢人員對負責工段、批次的質量負責。
(1)全面負責工廠的日常經營管理、訂單生產,工廠負責人是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工作的總負責人。建立健全工廠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以及各類產品質量標準、過程控制規范、指標標準的設置等。按照國家有關質量管理的法律、法規、標準,落實從棉花入庫、儲藏、生產到成品棉發運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2)負責工廠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實施和持續改進,設置合理的組織機構,為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配備合適的資源。
(3)負責監督、檢查、考核工廠的質量管理、生產運營情況,確保工廠能嚴格按照質量控制體系運作,生產出符合訂單要求的產品。
(4)根據產品在市場的反饋情況,結合工廠實際提出改進措施,適應市場發展需求。
(1)負責組織編制、實施質量計劃和生產計劃;負責生產車間的資源配置和生產環境清潔衛生和安全。
(2)負責正確操作和維護生產設備;對生產車間各工序的生產狀態進行檢查、分析。
(3)負責對可返工的不合格品進行返工;負責對生產過程中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標識和防護工作。
(1)負責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維護和正常運行,落實國家有關的質量法律、法規和標準,質量工作的宣傳和培訓。
(2)監控生產流程中的采購、倉儲、加工、發運等過程,確保工廠、車間操作符合質量體系要求。

表1
各棉花加工廠的質量關鍵控制點應根據本廠的情況和合同指標要求制定。
根據各廠實際情況和質量關鍵控制點制定各主要環節質量的控制要求和操作規程,確保各環節都符合成品加工需求。
(1)加強訂單農業種植管理,確保采購棉花的品質,拒絕采購和使用摻雜使假的棉花。
(2)制定嚴格的棉花采購標準,嚴格控制入庫的品質,堅決拒收不符合要求的棉花。
(3)為更好地控制源頭質量、減少損失,在棉花未調運前進行檢驗或預驗收,只有符合標準和要求的棉花才能進行調運。
(1)班前班后進行衛生清潔工作,由生產班長負責檢查并作檢查記錄;每班對生產產生的垃圾、下腳料及時清理,防止產生安全隱患。生產車間內不得堆放與生產無關的物品,生產用具按指定位置整齊放置,不得亂堆亂放。
(2)為更好地控制產品質量,避免產品出現不合格,在加工過程中需要調整好工藝和設備參數。
(3)同時需要加強操作工的責任感,提高操作工、維修工的技能水平,保障設備穩定運行。
(4)保存所有生產加工參數、數據,以備追溯核查。
(1)在生產過程中,對品控產品及中間產品進行跟蹤檢驗,隨時向車間反饋情況,以便調整設備及參數。各工廠根據需要設定成品棉加工檢測頻次,每班整批成品棉合格。對加工完畢的批次留樣及檢驗并保存所有的檢驗記錄,以備追溯檢查。
(2)為避免出現重量問題,根據季節氣候及原棉水分情況,車間要不定時抽包驗包,核定打包秤的準確度;儲運的成品棉包入庫時,要隨時對成品棉包抽包驗重,所有入庫成品棉包重量應符合要求。
(3)檢驗記錄齊全并由檢驗員整理歸檔,對于公司無法檢測的項目,應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社會實驗室承擔檢驗并簽訂合同。
(1)棉花入庫、入垛后,定期對庫、堆垛棉花進行檢查,確保棉花不發生霉變、變質等現象。
(2)棉花在運輸過程中,要防止火災、水浸、雨淋和污染。
(3)成品棉包在儲存時注意通風、防潮、防止發生霉變,同時不得污損皮棉,與墻保持一定距離,堆垛間保持1 m左右的距離,保證通風。
(4)成品棉在出庫時,應如實地開具檢驗證書,與貨同行,不得偽造檢驗證書。
(1)成品包裝物應根據客戶或生產訂單的要求進行包裝物定制及采購。
(2)包裝到達工廠后應根據生產合同要求及包裝驗收要求進行質量和數量驗收,驗收合格后辦理入庫手續;驗收不合格應做出退貨或另作處理。
(3)驗收的項目包括包裝的數量、尺寸、污染等。
(1)包裝入庫后安排好儲存位置并做好標示。嚴格按照品種(布包裝、塑料包裝)和批次進行堆放并上架,對庫存包裝要做好清潔工作,確保包裝表面和貨架清潔衛生。
(2)包裝使用時應嚴格按照規定刷嘜頭,不得進行生產后補刷嘜頭,同時要確保包裝物不受污染。
質量事故是指在采購、生產、儲運和銷售中發生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外包裝、服務等質量問題,給公司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或是對公司質量信譽造成較大的影響事件。針對易出現產品質量事故的各個環節提出了以下幾點預防和處理措施:
(1)嚴格執行產品質量指標,對不合格產品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嚴禁不合格產品出廠。
(2)儲運、銷售人員及時向相關責任人反饋產品質量信息,提出銷售處理建議;對已出現的質量事故,及時采取返機、召回、銷毀等處理措施。
(3)建立產品質量跟蹤檔案,實現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出現產品質量事故后控制不合格產品的蔓延,查找原因,落實責任人。
(4)涉及到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關鍵指標,各責任相關部門嚴格把關,最大程度地降低質量事故的風險。
(5)建立產品質量事故應急預案等產品質量事故響應方案,確保質量事故發生后能得到及時、有效、有序的處理。
(6)加強宣傳,增強全員對污染源的認識,了解如何排除和控制污染源;實行獎懲結合措施,提高全員的質量意識。
(7)實行以查組織、查制度、查預案、查通信、查隱患為主要內容的分級檢查制度,有效控制污染源,要明確責任,限期整改。
總之,作為一個棉花加工企業,只有不斷創新企業管理、量化各項指標、樹立品牌意識,才能不斷提高棉花產品質量、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使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