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高羽潔 林少華
青海省位于我國西北地區,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古稱西海。藏語叫她溫波,蒙古語稱她為庫庫諾爾,這些美麗的名字都寓意著青色的湖。2012年9月15~16日,第九次西部乳業發展協作會議就在這美麗的青海之濱西寧市隆重召開。
《中國乳業》記者一行從接到采訪任務的那天就帶著對于高原的向往,帶著對于西部乳業發展協作會議的期待,坐著火車翻山越嶺行進1800 多公里,歷時20多個小時來到了青海省的省會西寧。
九月的西寧秋高氣爽,陽光透過澄澈的天空照射著大地,光明而溫暖。仿佛燦爛奪目的陽光都不足以表達西寧的熱情,9月15日在伊爾頓國際飯店的會議室里,伴著旋律昂揚、鑼鼓鏗鏘有力的《金蛇狂舞》的樂曲,百余名與會嘉賓步入會場。由西部乳業發展協會主辦,青海青海湖乳業公司承辦,蘭州莊園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東方乳業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九次西部乳業發展協作會議拉開帷幕。

開幕式上,青海省經委副主任宋景濤、青海省農牧廳畜牧處處長馬清德介紹了青海省乳業的發展情況。青海是全國畜牧業大省,是五大牧區之一,草原面積居全國第四位,以牦牛和藏羚羊為優勢畜種,是“世界牦牛之都”和“中國藏羚羊之府”,是全國最大的牦牛、藏羚羊種源基地和優質牦牛肉、藏羚羊肉生產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有機畜牧業生產基地,人均奶產量居全國第八位。青海的乳業與其它省區相比總量不大,但產區集中,地方特色鮮明。2011年全省共存欄奶牛14.2 萬頭,奶類總產量達到32 萬噸,近幾年隨著產業政策和畜牧業結構的優化調整,青海省奶牛規模化養殖發展勢頭強勁,涌現出了像青海湖乳業等一批標準化程度較高的奶牛規模養殖場,全省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達到36%。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加快農牧業產業調整,加強農牧業設施建設,大力推行農牧業產業化經營,創新農牧業社會化一系列舉措。
與此同時,他們也表示,第九次西部乳業發展協作會議在西寧召開是青海省乳品行業的一件盛事,希望企業家和專家們在青海投資交流和指導。希望在美麗的青藏高原建立起中國奶牛的搖籃,高品質的奶業之城,通過這次會議希望青海省本土企業,特別是乳品企業能夠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各位專家學者,乳品行業的企業家互利合作、互惠雙贏。
蘭州莊園乳業責任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紅富在會議上致歡迎詞。他表示,近些年乳品企業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面對當前新的市場環境,尤其是行業發展的結構性矛盾和全社會對乳品安全的高度關注,仍有很多困難,在這種關鍵時刻乳品企業需要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更需要乳品企業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升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強。
自2008年爆發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以來,中國乳制品行業質量安全事件不斷,高峰時甚至能在一個月里連續曝光三四起,問題奶幾乎涉及國內各知名品牌,讓人不禁談奶色變,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不信任感日益加深。在第九次中國西部乳業發展協作會議上,針對中國乳業出現的安全問題,消費者存在的不信任問題。與會嘉賓各抒己見。
西部乳業發展協作會會長黃代云董事長表示,要時刻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把食品安全擺在企業運營至高無上的位置。當產品質量與成本發生矛盾的時候,成本要為產品質量讓路,當產品質量與制度發生沖突時,制度要進行調整以確保產品質量的安全。中國乳業長期存在“重市場,輕牧場”的傾向,要保證乳制品安全,要自覺主動地加大在奶源建設上的投入。沒有奶源,沒有“第一車間”,中國乳業如何生產出優質合格的乳制品。
西部乳業發展協作會秘書長王偉民提出要科學養牛,生產高品質的優質奶源。很多質量安全事件都和奶源有著直接關系。從現在開始,奶牛場和個體奶農要科學養牛,交售的生鮮乳細菌總數控制在10 萬CFU/毫升以下,體細胞數控制在30 萬個/毫升以下,蛋白質、脂肪等指標都要達標,這樣的奶才是特級奶,乳品企業生產的乳制品才能是高質量的。
廣州奶業協會會長王丁棉重點談到面對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不信任,政府應該加大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因為食品安全涉及到人類的健康。雖然在食品生產上任何國家及企業都很難徹底做得到“零風險”,但并不意味著可以允許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我國《食品安全法》已有明確規定,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是食品生產者。對食品生產實施監管,是維護人類安全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手段與環節。就監管的對象、范圍,從廣義上理解它不僅只是局限于對食品原料使用、加工生產與流通銷售這些環節與過程給予管理,還應包括標準制定和標準執行監督等這些內容和范圍。如果在標準制定和監管這些環節都做好了,再加上奶牛養殖環節和乳品加工環節有良好配合,那么,人們所祈求的那一杯放心奶才會獲得基本保障。但是,在社會經濟轉型時期,在食品生產者社會責任與誠信,還未能讓大家感到滿意和放心這一情形之下,提出建立和實行政府監管、行業監管和社會監管這一多元的、綜合的監管體系就顯得猶為重要和必要。
魏榮祿先生80 歲高齡依舊活躍在中國乳業的第一線,依舊不遺余力地在為中國乳業的未來奔走。在這次會議上,他做了《巴氏奶是發展民族奶業的基礎》的報告。他指出,我們的民族奶業要發展必須依靠巴氏奶,只有巴氏奶的發展了民族奶業才有希望。他從自身的經歷出發講到了巴氏奶的優點。此外他還提出各級政府部門應給予相應政策支持,發展當地奶源,包括用地優惠,信貸支持,奶牛保險政策等。
黃代云也表示,應堅持以鮮為主的經營方針,大力發展巴氏奶。他說,近年來區域性乳品企業注意發揮自身的優勢,通過大力發展巴氏奶、瓶裝奶等各種低溫保鮮產品實現穩健增長,特別是巴氏奶產品以其更完整的營養效果受到消費者歡迎,也是區域性乳品企業體現差異化經營的重點品類。
記者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西北人與所有嘉賓專家相聚西寧,“滿目皆故鄉之人,滿耳皆故鄉之語”感到非常親切。大家都從西部的各個省市而來,為了同樣一個目標,那就是西部乳業的發展,但是不可回避的還有一些問題。黃代云指出,隨著競爭的加劇,乳品行業滋生了一種不太好的風氣,就是企業間缺乏彼此的理解和包容,有的甚至進行不當競爭。這些不正當競爭不僅損害了企業的聲譽,對整個行業的發展也產生了不良影響。所有的企業都處在一個共同的業態中,某個企業出現了問題,影響必然波及整個行業和產業,所有企業都會受到程度不同的影響。對此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并采取正確的態度,理性地對待企業出現的問題,多些寬容、包容與理解,決不做損害行業形象的事,要把維護行業聲譽和形象作為大家共同面對的課題踐行好、落實好,努力實現行業中各企業的和諧發展,健康發展,共同發展。
“一舟之覆,無一物而不沉”,同樣的一句中國諺語是“覆巢之下無完卵”,都是在說一個企業要想立足于行業之林,必須先維護行業的發展。一個行業要想發展得更快,就要依托每個企業物盡其用,發揮其最大的價值。我們乘坐著同一艘船,夢想著到達理想的彼岸,就像西部乳業發展協作會議,只有所有在西部從事乳品行業的人一起努力,才會有西部乳業的發展與騰飛,西部乳業的進步也會進一步推動中國乳業走上又好又快的發展軌跡。
采訪后記:2012年9月16日會議的最后一天下午,參會嘉賓前往青海湖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參觀,蘭州莊園乳業責任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紅富以及企業全體職工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青海湖乳業有限公司陳建錄總經理對企業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在隨后的聯席會議中,專家們對于乳品行業的了如指掌,對于乳品方面事件思考的真知灼見,對于乳品企業發自肺腑的感受和中肯的建議,讓記者聽后感佩:一個行業的興盛正是源于這樣一群一絲不茍直言不諱的專家的指導,兢兢業業力爭上游的企業的投入與參與。讓我們借著塔爾寺的佛光,借著青海湖的神氣,借著西寧燦爛的陽光,祝福西部乳業協作會議越辦越好,祝福中國乳業的明天更加燦爛與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