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天津市公安和平分局南營門派出所領導班子按照市局的總體部署,在分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勤政廉政,身先士卒,團結帶領各警種,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隊伍建設、嚴打整治、社區防范、“三項”建設和維護穩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受到了各級領導的肯定和廣大群眾的贊揚。
按照上級要求先后開展了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教育、“大學習、大討論”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10多項專題教育活動。采取集中學習、交流討論、自學和專題輔導等形式,使學習教育扎實有效,不走過場,進一步打牢了民警思想基礎。
按照周永康同志提出的“人要精神,物要整潔,說話要和氣,辦事要公道”四句話要求,加強隊伍正規化建設,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民警的執法水平;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民警的作風養成。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同全體民警簽訂“無違紀責任書”,完善派出所目標崗位考評辦法,強化民警遵紀守法的意識,2004年被公安部評為一級派出所。
為了規范民警的執法行為,轉變工作,進一步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思想。該所扎實開展了反對特權思想,樹立良好警風,爭創無違紀派出所活動。期間,多次開展紀律作風教育整頓活動,經常性的組織民警開展討論會,在理想信念、宗旨觀念、工作作風和執法水平方面認真查找存在的不足,并切實加以整改,2007年至今未發生任何失職瀆職和違法違紀問題。
在推進警務信息化工作方面,該所一直以來都是努力協調各單位,積極尋找新突破,勇于嘗試新方法。第一,該所購置了大量相關設備,為信息化社會公安機關順利開展工作奠定了技術基礎。第二,推行網上辦公,建立派出所網站,定期在網上公布刑事、治安警情,增強民警防范的主動性。第三,加快了“天網”工程建設,協調街工委籌集20余萬元,在轄區內形成了152個監控探頭的監控網,最大限度的發現犯罪、打擊犯罪。
第一,樹立執法為民理念,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引導民警帶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去執法、去服務,把執法的過程作為服務人民的過程,積極回應群眾的新要求。第二,建立健全完善執法制度,養成理性平和、文明規范的執法。針對容易發生問題的執法環節,健全完善標準規范,強化內部執法監督,采取每周五法制例會,依托網上辦案系統等多種方式,徹底杜絕了民警辦案違規問題。第三,加強執法監督,增強執法透明。暢通內部監督渠道,健全完善嚴格審批、執法檢查和執法考評,強化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將執法瑕疵和偏差消除在結案前,消除在內部。拓寬外部監督渠道,自覺接受黨委政府對公安執法工作的領導和監督,主動提請人大、政協及社會各界對公安執法工作開展檢查、評議。通過設立監督電話、聘請監督員、局長接待日等制度措施,加強與群眾的溝通,增強執法透明度,以公開促執法公正。
多年來,該所以公安民警“大走訪愛民實踐”、“大走訪開門評警”和“三訪三評”等活動為載體,深入到群眾中去,通過做好“走、評、考、宣”四字工程活動。有效拉近了警民距離,在樹立良好的民警形象的同時,爭取了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一是做好“走”字工程。活動中,該所主要領導以身作則,帶領民警深入走訪,主動接受群眾評議。深入矛盾集中、案件多發、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地區,掌握社情民意,聽取群眾意見,了解群眾需求。在走訪形式上,該所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召開“警民見面會”、“警營開放日”等形式的警述民評活動,達到警民互動,密切警民關系的目的。二是做好“評”字工程。該所實行分管領導負責制,組織民警通過電話、見面、問卷、行業評議四種形式,重點針對社區警務、窗口服務質量、110接處警、路面巡控、治安場所管理、民警作風等情況開展評議,廣泛征求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三是做好“考”字工程。該所堅持“一級評警、三級捆綁、同步獎懲、獎懲兌現”的原則,重新制定考核辦法,將民意調查、群眾評議的結果與民警綜合考評、績效考核、崗位調整掛鉤。四是做好“宣”字工程。該所充分運用媒介宣傳的作用,積極做好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拓寬了警民溝通渠道,拉近了警民關系距離,贏得了群眾理解支持。

查找不足

熱情接訪
一方面,該所以“三張網”建設為抓手,深入開展了創建平安社區活動。2011年該所按照分局黨委關于可控性案件的總體部署,結合實際本著進一步作精“警防網”,織密“技防網”,作強“民防網”的防控工作思路,狠抓“三張網”建設,該所的入室盜竊案、盜竊機動車案出現了“發案下降,抓獲上升”的良好局面。工作中,該所還以社區警務室工作為前沿宣傳陣地,全力推動戶政基礎工作的開展,強化警民互動,及時通報案情,提升全民防范意識。
另一方面,該所緊密圍繞市局、分局的中心工作,認真開展了“清網”專項行動、2011年嚴打整治行動、打擊盜竊非機動車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整合力量,統一行動,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堅持主動出擊,始終保持嚴打態勢,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確保一方平安,并在工作中連破大案,取得了輝煌的戰績,贏得了各級領導和轄區群眾的肯定,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攀升。在分局業務績效考核中連續多年保持第二名。
工作中,該所民警牢記宗旨意識,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是真心服務群眾。在第二代身份證換發“百日會戰”專項行動中,該所采取多種措施,開展便民服務,對轄區孤寡老人、行動不便群眾辦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困難的問題,專門開辟綠色通道,使用專車接送,大大的提高了工作進度。二是治安調解進社區,化解矛盾進家門。結合學習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發展觀推進社區工作,一直是值得思考和關注的問題。該所把科學發展觀靈活運用于實際工作當中,今年把治安調解工作推進社區,將一些簡單的、鄰里間的治安調解案件工作搬到群眾家中或警務室,靠前或上門為群眾服務,取得較好的效果。三是真情溫暖民心。在深入開展“服務為民”和“大走訪”活動中,該所黨支部始終心系百姓,關注民生,情暖群眾,積極組織民警參加為群眾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在街工委的幫助與支持下,共為困難群眾籌集捐款3萬余元,與轄區30位困難群眾結為幫扶對子,通過各種渠道幫助困難群眾,架起了民警和困難群眾之間的橋梁,溫暖了群眾的心。四是依托各類愛民實踐活動,密切警民關系。該所黨支部要求社區民警從小事做起,從解決弱勢群體的具體問題做起。通過這些工作,有力的促進警民和諧,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滿意率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