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明
(滄州市交通運輸局地方道路管理處)
目前,我國路面維修養護中所使用的材料和技術多數是從國外引進的,由于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加上氣候、交通、路面材料、道路結構形式、施工技術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和不同,這些路面養護材料和技術在國內使用的過程中必須經過研究和改造之后才能使用。導致現在很多公路路面在投入運營不久出現了一些病害,公路的使用功能和壽命受到很大的影響。為了保證公路的使用功能,保持道路交通的暢通,必須對路面進行預防性的養護措施,只有這樣才能降低各種病害發生的幾率。從路面養護措施最近幾年的發展來看,預防性養護措施是越來越多,但是最常見的養護措施技術主要有五種,也就是:封縫、霧封層、石屑封層、超薄冷拌封層、薄層及超薄熱瀝青罩面。由于是在結構性損害之前就進行氧化,所以預防性養護最大的特點就是層薄、單價低,但是在使用過程中應該考慮到各種措施技術的使用年限和壽命,具體見表1。

表1 預防性養護措施的預估壽命
預防性養護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路面良好的使用功能,給行車者創造良好的行車環境,避免出現功能性破壞時在進行養護。因此,對于預防性養護來說關鍵是弄清楚路面功能失效的時間,養護必須在公路功能還處于一個可以使用的水平上進行,這就說明養護人員可以基于時間或路況來科學的選擇養護的時間。而現在一些學者的研究表明,不同路面的預防性養護時間在質量相對保障的前提下是基本固定的,雖然預防性養護還要受到實際使用時間交通水平和當地氣候環境的影響,但是交通部門可以根據一般的固定時間確定養護的大致時間。如瀝青路面的養護時間及預防性養護的措施見表2。

表2 不同預防性養護措施應用時間
基于時間或路況預防性養護就是以路面的實際損害狀況為基礎上,合理的確定預防性養護的臨界破壞性狀態,以此為主要依據確定最佳的養護時間。這種預防性養護方法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破壞程度不同的路面可能有相同的PCI,因此在衡量路面的破壞程度的時候不能單純以PCI值作為唯一的依據,而是應該在綜合考慮路面結構、材料、施工、環境、交通等綜合因素的基礎上,科學的確定破壞程度和養護時間,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養護的效果達到最佳。
效益費用評估養護時機的方法主要是指利用效益與費用高的比值來實現評估目的的方法。一般來說策略的費用主要是由公路管理部門的費用和用戶的費用,其中管理費用更主要是由設計費、修建費、養護費等部分組成,用戶費主要是指車輛運營費、延誤費等等。所有費用在進行核算的時候都應該換算到元/m2,在此基礎上根據預防性養護后期期望延長路面壽命或者公路使用性能的曲線變化確定效益。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對比路面預防性養護導致路面性能的變化,分析計算各種養護措施的效果及費用等情況,根據計算結果和路面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預防性養護方案。
對于公路管理部門來說,預防性養護措施的各種特征是日常工作的主要依據,也是確定養護措施的主要依據。這就要求管理部門在效益費用的基礎上,而應該采取專門的措施對預防性養護措施進行全面的整體評分排序,這就是所謂的排序養護時機的方法。在排序法應用過程中應該先安排好養護的時間和對策,然后考慮預防性養護的預算、經費和優先次序的基礎上制定一年或多年的預防性養護計劃。在時間安排上既可以根據事先設定好的標準為主要依據,也可以在計劃實施之前確定相應的標準。比如說預防性養護措施以PCI值為主要依據,當路面的PCI值小于設定好的數值的時候,就應該按照計劃采用相應的養護措施。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情況下預防性養護的時機和措施,需要分開進行考慮,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是依據使用性能參數進行各項養護措施的排序。
總之,對于不同的公路項目來說,預防性養護措施和時機存在很多的區別,需要一個復雜的確定過程才能得出理想的結果。管理單位在選擇預防性措施的時候要綜合考慮路面類型、路面結構特點、路面破壞類型、破壞的程序、施工經驗和費用效益等因素,結合期望達到養護目標和具體的評估方法確定最終的預防性養護方案。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JTG D40-2002)[S].北京:人民文通出版社,2003.
[3]張新天,羅曉輝.道路工程[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1.
[4]黃曉明.路基路面工程[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