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最新直升機登陸艦 曝光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最新推出了2.2萬噸標準排水量的大型直升機船塢登陸艦。外媒稱,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設計的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大型直升機船塢登陸艦。這意味著繼1.3萬噸級滿載排水量的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昆侖山”級)之后,下一階段中國的船塢登陸艦將會更加大型化。
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5月號報道,這種船塢登陸艦能夠一次搭載4艘烏克蘭生產的“野牛”重型氣墊船。該艦長211米,最大航速23節。乘員1068人,航程7000海里/16節,可搭載8架直升機,采用全通甲板,滿載排水量至少超過2.5萬噸。該登陸艦可以在最大6級海情狀況下同時起降4架大型直升機。其總體性能與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日向”級直升機母艦相當。
據報道,該艦武器系統相當昂貴,采用4部730/1130近程防空攔截系統,船尾還部署了2座多功能火箭發射器、1部大型3D雷達、1套電子作戰干擾系統、2套反潛武器系統。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載文稱:“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081型兩棲艦,也就是直升機船塢登陸艦的一款設計。”
臺灣《尖端科技》月刊5月號稱,如果這當真是解放軍未來新式的大型兩棲艦,到時它所帶來戰略上的改變與震撼將非殲-20戰機所能比擬,因為登陸作戰模式勢將有新面貌,甚或全盤改變。
報道指出,解放軍軍事現代化的轉型開始有了驚人的成果,轉型大步前進包括了“戰略轉型面向”及“軍事科技面向”。前者的戰略取向從陸地進入海洋、從大地到空天,后者則從小到大、從固定到機動。尤其后者為滿足軍事戰略的轉變,解放軍從“飛(機)、潛(艦)、快(艇)”正式轉向具備更高、更遠、更快、更精準、更無聲無息的軍事科技與載體。
報道稱,在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出來之前,解放軍兩棲登陸艦的主力仍是坦克登陸艦,走的仍是傳統二戰的登陸作戰模式,強調要有可供重型裝備下卸的港口及建立穩固的灘頭陣地。但在2004年展示了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模型后,似乎產生了些微改變。多數評論都認為解放軍071型有很大的部分是模仿美軍“圣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071型現為解放軍第二大水面作戰艦(第一大為研改的“瓦良格”號航母)。

報道稱,從2006年12月第一艘071型船塢登陸艦下水到2012年1月第四艘下水,相隔時間越來越短,讓許多評論的軍事觀察者跌破眼鏡。除顯示造艦工藝日益成熟,也似乎意味著登陸作戰戰術上逐漸向美軍看齊,因此,艦艇功能當可能從模仿到獨樹一幟。
報道指出,或許可以美軍“黃蜂”級直升機船塢登陸艦來做觀察081型兩棲艦的參考。
解放軍未來不僅在“軍事上可大幅提升遠距輸送能力”,也能夠“滿足維護爭議日增的海疆主權問題需要”,更可堂而皇之地“執行反恐/反海盜、人道救援及海外公民安全相關任務”。從轉型戰略上思考,具體歸納起來就是:解放軍登陸作戰能力強化了,甚至提供解放軍真正遂行不一樣的“多層、雙超”作戰行動之未來。
目前的船模資料顯示,081型兩棲艦如果誕生,其帶來的影響是否能滿足“可遠距、可機動、可總管、可酬載”的大型平臺的條件至關重要。
報道指出,081型能夠搭載更多的運輸直升機及陸戰隊人員,其能力對作戰方式將可能產生如下影響。第一,因為有了攻擊直升機的伴隨,登陸作戰可能不再需要重裝火炮及裝甲車下卸隨行。第二,直升機的高機動性及立體穿越能力,登陸作戰初期不再需要可供登陸的紅色海灘。第三,有了可供直升機落艦的飛行甲板(或者未來將出現垂直起降戰機),在一定程度先期壓制后,登陸作戰的泊地將不再受傳統火炮限制。第四,運輸直升機搭配攻擊直升機,結合氣墊船可快速突破灘頭推進至內陸,遂行縱深作戰。第五,即使沒有航母,亦能具備全戰場綜合管理的能力,就如同美軍航母戰斗群一樣的特性,且當解放軍擁有垂直起降戰機時,就能結合制海作戰能力。第六,除了運輸直升機及攻擊直升機外,可以搭載反潛直升機遂行反潛任務。此外,原艦載直升機在必要狀態下亦能遂行反制水雷作戰。
報道稱,解放軍在現代化進程上,早期呈跳躍式發展。在經濟支撐下,解放軍開始一步一個腳印,進行相關軍事科研與強化。現在,在作戰概念與戰術發展方面漸漸向美軍看齊。解放軍早已跨出亞洲向世界各大洋展示了艦隊巡航力。
(據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