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患者認為,北京友誼醫院“醫藥分開”后,醫務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更好了
本刊訊(記者 韓堯)日前,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在北京世紀壇醫院召開了“貫徹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深化市屬公立醫院改革”會議。北京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北京市醫管局黨委書記局長方來英,北京市醫管局黨委副書記韋江,北京市醫管局紀委書記李彥昌,北京市醫管局副局長潘蘇彥出席會議。
會議就學習貫徹北京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結合當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形勢任務,就深入推進市屬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打好醫改“攻堅戰”,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進行探討。
目前,北京市市屬公立醫院深化改革試點工作已進入“深水區”,尤其是“醫藥分開”和“建立財政價格補償調控機制、醫療保險調節機制、醫院法人治理運行機制”改革試點已全面啟動,涉及北京友誼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同仁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兒童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同時,“改革創新醫療服務模式”試點內容則涉及全部市屬22家公立醫院。
方來英在會上就目前北京友誼醫院正在進行的“醫藥分開”進行強調:“降15%是手段,不是目的;設立醫事服務費也是手段,不是目的。”他指出,公立醫院不是賣藥的,與會人員要研究北京友誼醫院實行這些措施后面的運行機制。如果北京友誼醫院的改革成功,這個模式就是北京市市屬三級公立醫院改革的一個方向。
為將醫改向更深層次推進,緩解“看病難”問題,會議探討了目前醫療衛生領域專家資源的分配方式問題。目前,有限的專家資源只能通過掛號費調節或時間調節。由于當前我國的專家號掛號費過低,無法調節需求。此外,從醫學上講,生命人人平等,也不應用錢調節。通過掛號費調節專家資源分配的方法行不通,而用時間調節則只能讓患者提前掛號。由于專家號需求量龐大,資源緊缺,總有人掛不上號。因此,最好的辦法是進行有效的資源分配,讓該看專家的患者看得到專家,該看普通醫生的患者看普通醫生。
在北京友誼醫院,實行“醫藥分開”后,取消了掛號費、診療費,設立了醫事服務費,并且加大了普通號掛號費與專家號掛號費的差距。日前,一位在普通門診就醫的感冒患者告訴記者,此前,自己在看病時都掛專家號,而這次她選擇了掛普通號。她說:“我就是有一點兒感冒,普通號就夠了!”
會上,北京市各市屬公立醫院院長、書記們紛紛表示,要以北京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的精神為指引,勇敢面對壓力、積極承擔任務、有效解決問題,完成好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