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旅游職業學院 肖 靖
河南省民間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研究
鄭州旅游職業學院 肖 靖

民間文化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廣大民眾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集體創造并世代傳承的生產生活文化事項,包括存在于民間的物質文化、社會文化、精神文化和口頭語言等各種社會習慣、風俗事物。民間文化所具有的地域差異性、類型多樣化和原始古樸性等特征,與大眾旅游時代所表現出來的求新求異、多樣化、返璞歸真、回歸精神家園等旅游需求特點相契合,使民間文化成為頗有開發潛力的人文旅游資源。河南省民間文化,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延續古今、傳播中外,蘊含著民族情懷和質樸豁達的審美觀念。新形勢下,作為文化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河南省民間文化也有了新的發展平臺和商機。開發河南省民間文化既是促進河南省經濟文化的發展的需要,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與樹立城市新形象的需要,更是河南省旅游業發展的需要。
河南省地處中原,山地、盆地、平原地形兼備,黃河橫貫中部,優越的地理環境孕育了燦爛的古代文明。河南省在傳統文化上崇尚周禮,重視儒學,自古人杰地靈,多忠烈和名人。由于歷史上的中原是群雄逐鹿之區,故英雄輩出,古都名城眾多,名勝古跡遍布。中原特有的地域風貌和歷史背景孕育了河南省古老的民間文化習俗。在物質生產習俗方面,河南省有包括農業、林業、狩獵、游牧、漁業、工匠等在內的民俗;在服飾習俗方面,河南省的服飾發展及其所體現的社會觀念,可謂是中國服飾民俗的一個縮影,但由于河南省所處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又使得它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在飲食習俗方面,河南省飲食內容豐富,特色獨具,有洛陽水席、禹州十三碗、開封風味小吃宴等等;在居住習俗方面,河南省形成了影響深遠的建筑習俗和居住慣制,表現出聚族而居、房屋的式樣大體相同、十里八村自然形成一個集鎮、民房低于官府等特色;在禮儀習俗方面,河南省在對古代禮儀揚棄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內容更完善、更合理、更加豐富多彩;在民間游樂習俗方面,河南省的游樂民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簡單靈活、方便易行,比智力游樂、賽力量游樂、競技巧游樂、情景游樂、手工制作游樂等不勝枚舉,其中,少林功夫、太極拳、八極拳更是名揚天下;在民間歌舞習俗方面,河南省的民間舞蹈有單人舞、雙人舞、多人舞等表演形式,很少徒手而舞,大多依托各種道具,如手巾、扇子、燈、小手鼓、車、船、橋等等,表演時舞中有歌,歌中有舞,載歌載舞;在民間戲曲習俗方面,河南省民間戲曲歷史悠久豐富,有墜子、大鼓書、評書、快板、琴書、三弦書、漁鼓道情、大調曲子等。另外,河南省擁有數量居全國第1位的民間雜技團體,清豐、南樂、太康、淮陽、寶豐、孟縣等地被稱為“雜技窩”,產生了大量雜技人才;河南省民間工藝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剪紙、面塑、泥塑、刺繡、年畫、紙扎、烙畫、玉器等等;河南省的民間文學內容豐富,包括神話、傳說、故事、寓言、笑話、歌謠、民間敘事詩、史詩、諺語、俗語、歇后語、謎語等等,最為突出的當數民間傳說與歌謠,這些民間傳說與歌謠是民間文化中極富色彩的一個組成部分,以古樸純真的藝術手段,反映著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美好理想和不懈追求,也成為今天旅游業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旅游資源。
1.河南省民間文化旅游資源缺少有效保護。改革開放帶來了劇烈的社會變革,高科技技術的廣泛運用,現代傳媒網絡的形成,外來文化的沖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使河南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幾千年來穩固的農業社會正在發生裂變,河南省正朝著具有先進工業、現代農業的小康社會發展。在河南省的大中城市,傳統的四合院已被由瓷磚、玻璃幕墻包裹的高層建筑所取代,庭院文化的基礎及其由此而形成的傳統民間文化載體已不復存在。在廣大農村,一家一戶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變化,規模化養殖業的興起,電力、農機產品、化肥的普遍使用,使農業生產對工業社會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加,人們傳統的生活方式遇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很多民間文化資源遭到或正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大量珍貴的民間文化形態迅速流失或瀕臨滅絕;許多傳統民間技藝后繼乏人,面臨失傳的危險;民間文化經費嚴重不足,研究人員短缺等等民間文化資源保護開發問題讓諸多的民間文化守望者憂心如焚。
2.河南省民間文化旅游資源開發不力。民間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是一項嚴肅認真科學的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在開發之前,邀請專家論證,進行可行性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驟。但在河南省,一些急于富起來的單位和旅游部門因為親眼目睹了別人利用民間文化“見效快”的掙錢方法,就不考慮自身所在地的區位條件、可進入程度,不做精心、仔細的研究調查,紛紛仿效。由于匆忙上馬,題材大多重復,缺乏新意與獨創性,真正成功的并不多。這種以經濟為導向進行的民間文化旅游開發,忽視了生態文化發展的規律,導致文化旅游業難以持續發展。
3.民間工藝品雷同化。民間工藝品既是旅游者購買的物品,又是一種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它的雙重性決定著它在民間文化旅游資源開發中的重要地位。令人遺憾的是,河南省的民間工藝品雷同現象十分嚴重,全省所有的景區幾乎都在經營相同的旅游工藝品,最讓人痛心的是,這些工藝品大多來自他省的小商品批發市場。民間工藝品大都似曾相識,沒有個性,這不能不說是河南省旅游業發展的一大缺憾。
4.市場運作能力不高。由于缺乏文化市場運作的能力和經驗,所以河南省的民間文化旅游經濟效益普遍不高。一是旅游產品開發與營銷脫節,旅游從業人員主動開發市場的意識較差,很少進行市場需求及其變化趨勢的研究,不做科學的調研,沒有對產品市場進行細分,僅憑決策者的推論,盲目開發產品項目,產品開發出來后,對目標顧客群誘惑力不大。二是營銷整體性差,手段單一。由于營銷缺乏整體策劃,從而導致河南省民間文化產品營銷呈現散、亂、弱的狀況,市場競爭力差。三是民間文化宣傳資金占旅游收入的比重過低,文化旅游宣傳的形式較為單一,導致游客不能及時地獲取民間文化信息而影響出游,造成民間旅游資源的浪費。
5.旅游業對民間文化的推動力還不強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旅游業對河南省民間文化的推動力并不強勁,旅游產業鏈較短,很多地方的旅游產業依然停留在“門票經濟”階段,對地方文化產業的支持力度極為有限,因而產業聯動還需要盡快形成并拉長旅游產業鏈,以促進河南省民間文化的快速良性發展。
6.品牌意識不強。當前,社會發展進入了品牌競爭的時代。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品牌已成為民間文化產品競爭的焦點。培育和提升品牌,既是一個重要的戰略選擇,更是一種迫切的時代呼喚。如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的“馬街書會”,在曲藝界有較高的知名度,歷史上傳承的時間也很長,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時至今日,“馬街書會”在全國的知名度還較低,開發的檔次不夠高,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還需進一步擴大。因此,河南省還需要致力于打造一流品牌,像少林文化一樣,向區域外滲透,形成品牌影響力,從名牌中挖掘出極大的文化價值,生發出無限的經濟價值,促進文化與經濟的良性互動。
1.高度重視,加強保護,有效利用河南省民間文化資源。采取多種得力措施保護河南省民間文化旅游資源,是對其進行旅游開發的前提和基礎。林林總總的傳統民間文化是農耕社會的產物,在當代社會的大轉型和大變革時期,最先遭到毀滅和受到沖擊的就是傳統民間文化,尤其是名不見經傳的民間文化藝術,如民間說唱、民歌、民謠、民間工藝、美術、歌舞、音樂、戲曲等等,如何在當今全球一體化的態勢下保護這些民間文化,是關乎河南省民間傳統文化存亡的大事,是一項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務。鑒于此,首先,要從觀念上對河南省民間文化進行整體關照,要重視河南省民間文化的保護。其次,在管理上要避免政出多門,效率低下。第三,在行動上,要對無形民間文化傳承人給予足夠關照。最后,要強化民間文化旅游產業觀念,強化機遇意識,樹立全民保護意識。樹立端正的態度,將保護與開發結合起來,促進民間文化與旅游產業的共同發展。
2.系統規劃,采用多種形式多渠道開發,形成規模效應。要使河南省民間文化資源轉化為實際的旅游市場,一定規模的景觀構成是十分必要的。而要真正形成旅游市場的規模效應,系統全面的規劃是不可缺少。所謂系統全面的規劃,是指根據游客的旅游動機的多樣性和旅游行為的自由性,通過對景觀資源的合理安排,造成能在一年四季保持相當數量的游客的資源結構。如建立民間文化博物館、建造民俗主題公園、經銷民俗旅游商品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這些開發模式,能把相關的民間文化因素優化組合,集中表現,可以讓游客用很短的時間,走很少的路程就領略到原本需花很長時間、很長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間文化。當然,它也有缺點,就是在復制加工過程中會損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信息內涵,如果建設態度不夠嚴謹,就有可能歪曲民間文化。在農村,有條件的村鎮可以連成一體,聯合起來辦項目。此外,還可以發揮個體的力量,如民間藝人的絕活亮相,民居出租、民間手工作坊的展示、民歌民舞的表演等,把靜態的自然景觀與動態的人文景觀有機結合,都是旅游者尤其是域外旅游者非常感興趣的項目。
3.確立“4個1”縣鎮民間文化旅游開發的發展思路。河南省各縣鎮應立足本地歷史和傳統文化資源優勢,確立“4個1”民間文化旅游開發的發展思路。即每1個縣鎮都挖掘1處具有特色文化內涵的景點,整理1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開發1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美術旅游紀念品,保留1項具有民間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積極引導,使其逐漸形成特色,形成規模,走向旅游市場。同時,著重挖掘、開發幾個特色文化鄉鎮。
4.在民間文化的旅游開發中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民間文化資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要想實現開發和保護的雙贏,就必須審視以往開發利用中出現的問題,建立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將知識產權保護作為河南省民間文化資源保護和旅游開發的有力手段和強力支撐。河南省民間文化資源的知識產權保護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可以利用現有法律多視角地尋求保護的合法性,如對民間故事、民間傳說、民間工藝、民間物質遺產、旅游景點等的商標注冊就是很好的辦法。這樣一來,凡是要使用它們作為商標或宣傳的,都需要獲得授權,有效地保護了這些民間文化資源。此外,還需要采取多級保護措施,在完善的保護機制下對民間文化資源進行保護,如國家層面、政府執行層面、社區層面等,不同的層面范圍內都有各自的擁有權和使用權,做到責權分明,涉及哪一層的利益,哪一層都有知情權和表決權。
綜上,河南省擁有豐厚的民間文化旅游資源,但河南省在這些民間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只有正確認識這一問題,采用正確有效的開發策略,才能真正推動河南省民間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