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區中醫醫院(102200)韓玉晶 吳宏生
血管性癡呆系指缺血性、出血性腦血管疾病引起的腦損害所致的癡呆。是亞洲國家最常見的癡呆原因之一,簡稱VD,據我國11個城鄉普查,60歲以上老人中V D的患病率為324/10萬,占癡呆的60%左右。VD患者正逐年增多,給社會、家庭造成沉重負擔。VD若早期積極治療干預下則具有可逆性,故又稱為可治性癡呆。筆者采用豁痰開竅健脾法治療老年性癡呆[1],取得一定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擇:選自2007年1月~2008年1 0 月就診病人,簡易智能狀態檢查(MMSE)評分在10~24分之間。入選160例病人均符合美國精神病協會《精神障礙的診斷和統計手冊》-5神經認知障礙中有關癡呆的診斷標準。160例病人均無其他系統嚴重性疾病,初中以上文化,年齡54~77歲,平均69歲;男82例,女78例;其中輕度癡呆82例,中度癡呆78例。病程0.5年~3.0年,平均2年。治療方法兩組均合理調整膳食、給予相關的體力和腦力活動鍛煉、維護精神心理衛生健康。
1.2 診斷及辨證標準
西醫診斷依據[2]美國精神病協會《精神障礙的診斷和統計手冊》-5神經認知障礙中有關癡呆的診斷標準。
中醫診斷標準[3]按照按中醫藥學會老年學會制定的老年呆病中醫診斷及評定標準中確定的證類診斷標準,即痰濁阻竅證:智能減退,頭重如裹,納呆脘脹,痰多吐涎,表情呆板,沉默少言,形體肥胖,動作遲緩,肢體困重,脘悶不饑,泛惡欲嘔,舌體胖大,舌質淡,苔白膩,脈滑。
1.3 病例納入標準
①符合西醫診斷標準;②符合中醫診斷標準為中風癥候診斷,痰濁阻竅證標準;③根據各期臨床試驗目的以及本病特點,確定受試年齡范圍。
1.4 病歷排除標準
①不符合血管性癡呆診斷標準;②不屬于藥物作用范圍內病例;③有明顯加重或合并癥者;④合并有肝、腎、造血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⑤伴有嚴重的神經缺損者,如各種失語、失認等;⑥癡呆終末期患者;⑦過敏體質及對多種藥物過敏。
1.5 病例剔除、脫落及終止實驗標準
1.5.1 剔除標準 ①納入后發現不符合血管性癡呆診斷標準;②納入病例因各種原因未服任何藥物。
1.5.2 脫落標準 ①試驗過程中,癥候在治療過程中出現明顯變證者;②試驗過程中自行退出者;③盲法試驗中非正常破盲的個別病例;④發生嚴重不良事件、并發癥和特殊生理變化,不宜繼續接受試驗者。
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用常規西藥治療:哈伯因口服0.1g,每日兩次口服,胞二磷膽堿0.75g加入生理鹽水250ml中,每天靜滴1次(每個療程三周)。伴有感染者,根據病情酌情給予抗感染治療,有電解質紊亂者,及時糾正;治療組在以上藥物基礎上,加用內服中藥豁痰開竅健脾。
處方:半夏15g,陳皮15g,茯苓10g,枳實10g,南星10g,菖蒲20g,郁金10g,遠志10g,甘草10g,白術10g,黨參15g,瓜蔞10g。
藥物均購自昌平中醫院中藥房,由煎藥機統一煎煮,分裝成袋,每袋200ml,每日1袋,早晚分兩次口服,每個療程服用3周。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附表1,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比較見附表2。
2.2 觀察指標
療效標準:根據MMSE評分標準,顯效:評分提高≥5分;有效:評分提高1~4分;無效:癥狀無改善或評分無提高。
2.3 統計學方法
各組數據以平均數±標準差(±s)表示,治療前后及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兩組有效率比較采用χ2檢驗。
治療后M M S E 評分,治療組平均23±2.88分,對照組19.1±0.5分。治療組80例中顯效65例,有效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1.25%;對照組80例中顯效37例,有效10例,無效35例,總有效率58.75%。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P<0.05。

附表1臨床療效比較[例(%)]
附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比較±s)

附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比較±s)
組別 例數 全血粘度 血漿粘度 全血還原粘度 纖維蛋白原治療組 治療前 80 5.33 ±0.35 2.77± 0.26 9.66± 0.26 5.90 ± 0.44治療后 80 4.15 ± 0.40 1.68± 0.31 9.65 ±0.38 9.65 ±0.38對照組 治療前 80 5.37 ± 0.38 2.76 ± 0.29 9.63± 0.37 5.93 ± 0.38治療后 80 5.27 ± 0.39 2.68 ± 0.25 9.59± 0.37 3.78± 0.40
血管病性癡呆,是腦內血管供血不足而致的腦組織缺血、缺氧性改變,最終使大腦功能全面衰退,因缺血性腦缺氧和出血性腦損害所致的認知喪失而致[4]。血管性癡呆屬于中醫“呆癥”、“癡呆”、“健忘”等范疇[5]。
陳士鐸《辯證奇聞》[6]里有“呆”門,對于呆病癥狀,認為肝郁盛脾,胃衰痰生,積于胸中,盤踞心竅,使神明不清而成。
內服中藥豁痰開竅健脾湯,陳皮、半夏、茯苓、枳實、瓜蔞理氣化痰,膽南星去膠結之頑痰,石菖蒲、遠志、郁金開竅化痰,白術健脾,黨參益氣健脾。豁痰開竅健脾湯藥改善大腦血循環與側支循環,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血液流變性外,尚具有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提高智力、增加記憶功能故療效理想[7],改善血管性癡呆病理基礎,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轉歸、預后,是治療血管性癡呆有效良方,顯示了中醫治療血管性癡呆的優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