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突然而至的干燥,空氣中好像失去了所有的水分,皮膚瘙癢、脫皮、嘴角潰爛……這都是干燥惹的禍!下面的方法能幫你有效對抗干燥——
用清水淋浴3分鐘~5分鐘
皮膚上的油脂能鎖住水分,讓肌膚不那么干燥。而頻繁沖澡會破壞皮膚上的油脂,令皮膚處于缺水狀態。在干燥的季節,洗澡不宜頻繁,兩天1次即可,每次以清水沐浴3分鐘~5分鐘,如果選擇浴缸泡澡,則控制在15分鐘~20分鐘最佳。
淋浴后保持身體30%濕度時涂抹乳液
身上的水不應該使勁地擦,應用毛巾輕輕地拍打擦干,然后馬上擦上乳液。不管怎樣,都不要使用任何粗糙的工具來清洗身體。人們喜歡用搓澡巾和刷子搓皮膚,這都不是好辦法。
用加濕器調節室內溫度
使用取暖器的家庭最好備上加濕器和濕度計,時刻關注居室的濕度。一般而言,我們處在相對濕度45%~65%RH,濕度指數為50~60的環境中最舒適;而早春時節室內濕度通常僅為15%RH。如相對濕度低了,不妨用加濕器做調節。
選擇令肌膚舒服的面料
選擇令肌膚感覺舒適的面料非常重要,比如吸濕性好的全棉面料、透氣的真絲面料。貼身穿著的衣物應該以舒適為前提,當然,也別穿太緊的衣服,它會加重干燥皮膚的發癢癥狀。
香皂是導致皮膚干燥的元兇之一
香皂能很快把保護我們皮膚的天然油脂洗掉。對于干燥的皮膚來說,要選擇溫和的、天然香味型的香皂。雖然醫生強調勤洗手的重要性,但是過度洗手會讓皮膚變得干燥并出現裂紋,進而導致出血,這就會使受感染的概率變大。在干燥季節,減少使用香皂和沐浴露的次數,也是保護皮膚的一種有效方法。
養富貴竹增加空氣中的天然濕度
要想用植物增加空氣中的濕度,最好采用水培方式。最適合室內水培的植物有吊蘭、富貴竹、綠蘿等,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適合在室內養殖,比如含羞草和水仙就含有毒素,不但不能改善空氣,還有可能引發過敏癥狀。室內種植植物,每個房間不要超過兩盆,否則可能過猶不及。
用嬰兒油適當按摩肌膚
當你感覺到身體干燥時,最簡單快速的恢復辦法就是使用嬰兒油輕輕按摩肌膚,特別是在最容易干燥的雙腿和背部。將3滴嬰兒油滴在手心,緩慢按摩約15分鐘,至嬰兒油完全被吸收。
白醋泡腳改善足部干裂
想要改善足部干裂的問題,其實并不復雜。每天晚上睡前用摻著大約10滴白醋的溫水泡腳,再在腳未干時涂抹凡士林或尿素,穿著襪子睡覺,大概半個月,足部干裂問題就能得到極大改善。如果不怕麻煩,每天用磨砂棒去腳底死皮后再涂抹凡士林,效果會更好。
15分鐘開窗換氣令肌膚重新呼吸
每天開窗換氣兩次,可以令肌膚重新呼吸,也能讓頭腦更清醒。不過假如你住在工業城市,可不是任何時候都適合開窗的。根據調查,工業城市有兩個相對清潔的時段,分別是上午10時和下午3時前后。如果你的房子在100平方米以上,每次可開窗換氣20分鐘~30分鐘;如果你住的是小房子,每次開窗也別少于15分鐘。天冷時,每天換氣兩次就足夠了。
增加維生素A、B2和E的攝入
維生素對于防止皮膚衰老,保護皮膚細膩滋潤,對抗干燥有著重要作用。如缺乏維生素A,可導致皮膚彈性下降、粗糙;若缺乏維生素B2,會出現口唇皮膚干燥、開裂等癥狀。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動物肝臟、魚肝油、瘦肉、雞蛋及橙紅色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有酵母、魚、蛋、豆類、黃鱔、河蟹等。另外維生素E有抗細胞膜氧化的作用,因而對皮膚有抗衰老的作用,含維生素E較多的食物有芝麻油、花生油、豆油、卷心菜等。
蜜棗白菜湯給肌膚止渴
為了防止干燥,應不食或少食燥熱傷津的食品。用白菜800克、蜜棗3個、生姜3片制作而成的蜜棗白菜湯,能生津止渴,有效緩解干燥癥狀。
早晚洗臉別用洗面奶
進入干燥的季節,很多人還依然沿用老一套的護膚方法,一周1次~2次面膜,在電腦旁準備一瓶礦泉水噴霧,每當肌膚感覺干燥時,就頻繁地做面膜或往臉上噴水。其實這是在帶走肌膚上的水分,不僅沒能保濕,反而令你的肌膚更“渴”。干燥季節,每周面膜次數應該控制在1次,或者兩周1次,不要使用噴霧,早晚洗臉時,避免使用洗面奶,這樣才能更好保護肌膚上的油脂。
戴著手套洗衣、洗碗
洗滌劑也是破壞手部表面油脂的元兇之一。清潔劑化學成分高、堿性大,而乳膠手套是隔絕化學物質侵襲,保護雙手肌膚的簡單工具。戴上橡膠手套,可以避免洗滌劑與雙手皮膚直接接觸,對護手極為有利。
用橄欖油按摩頭皮去頭屑
橄欖油是最好的保濕法寶,當你的皮膚感覺干燥時,把橄欖油涂抹在皮膚干燥脫屑和瘙癢的部位,癥狀就能迅速減輕。研究表明,橄欖油中的抗氧化物能降低發炎概率,油脂可幫助保濕,純天然、不刺激。
(司志政摘自《健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