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在當今我國企業日益成熟和發展的重要時期,備件管理已成為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環節,也是企業管理者所面臨的重大課題。傳統的備件管理模式存在有備件積壓嚴重、統計精確性不足、備件信息混淆不清等缺陷,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制約著企業的發展。因此,在企業備件管理中引入新一代的管理理論與系統,即ERP系統模式,能夠有效地解決傳統備件管理方式遇到的難題,克服弊端,提高效率,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一、ERP系統模式的含義及其在備件管理中的引入
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是在西方市場經濟環境下通過多年實踐產生的科學管理概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綜合1。它是科技和信息高速發展的當今時代,企業面向全球化發展的一種高層管理模式。
ERP系統是從MRP(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中衍生而來的新一代集成化資料管理系統,并將MRP的作用進一步擴大,其中心理念是供應鏈的管理2。EPR系統和以往的公司管理方式不一樣,是從供應鏈的角度去優化管理財產的。為當代企業提供運營模式,符合合理、恰當的分配資源與最大限度增進企業財富與福祉的要求,是企業在科技創新中實現超越的發動機。它對于優化公司的產業鏈、增強核心競爭力,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企業備件管理中引入ERP系統模式,使得備件管理工作進一步實現現代化。ERP備件管理系統以資料管理為基礎,以計劃管理為先鋒,質量管理、采購管理、儲備管理相結合,能夠最大程度地共同分享信息資源,實現財務業務的一體化要求。
二、當前企業備件管理中ERP系統模式的優劣分析
(一)ERP系統模式的優勢及其帶來的企業效益
與以往的企業備件管理模式不同,ERP系統模式整合資源、優化配置,將企業的備件管理工作推進到一個新的層面上。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運行部門主要集中在設備管理部門,系統運行更加具有針對性、專業性和可操作性,能夠進一步提高備件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第二,ERP系統模式靈活性強,能更有效地適應企業對備件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不必非要擁有和配備特殊的場地。第三,在EPR系統模式下,企業備件管理工作的流程更加清晰和科學,對于以往冗繁的工作環節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簡化,合并、刪減了一些不必要的環節,使得整個配件管理流程更加流暢,這就實現了科學、有序的備件管理模式(見圖1)。第四,企業采用ERP系統模式,進行更加規范的系統化管理,各用戶在登錄后,系統即獲得用戶信息,這樣操作者就能夠通過這些系統和信息對不同的用戶進行系統操作,而各個不同用戶之間又能夠相對獨立、互不干涉,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3。此外,通過ERP系統查詢功能,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就能夠隨時了解備件采購及管理情況。
企業在采取ERP系統后,能夠有效地解決傳統備件管理模式中出現的問題,這些明顯的效果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有利于企業降低備件庫存,有效地解決備件積壓嚴重的問題。通過對國內大中型企業的調查研究表明,企業庫存量能夠平均降到原先的60%左右4。更重要的是備件庫存和企業資金的周轉率大大提高,更大程度上實現了資金的良性循環和企業生產的更好運營。
第二,有利于企業實現優化采購,優化企業資源和配置。企業采取ERP的系統模式,使得信息更加準確和及時,企業資源能夠進行更加合理的配置,實現了更大程度的資源共享。不僅大大縮短采購的時間,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還能夠壓縮采購費用,降低采購的成本。
第三,有利于提高備件計劃和統計工作的精確性,保障企業設備的正常運行。在傳統的備件管理模式中,備件計劃和統計工作的精準度不高,無法準確地估算出企業備件的現實狀況,而且不利于企業進行更加科學、有效的管理。在備件管理工作中,采用ERP系統模式,可以使備件計劃和統計的準確性大大提高,這樣能夠更加便利地開展設備檢修及維護工作。
第四,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企業管理者的工作效率。通過ERP系統管理模式的選擇,企業管理者能夠全局性地及時掌握相關信息,第一時間做出決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為企業贏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二)ERP系統模式存在的問題
采用ERP系統模式進行企業備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管理模式所帶來的困難,使企業備件管理工作能夠更加順利的開展。然而,事物總是在不斷發展中逐漸取得完善,就我國目前的ERP系統模式在企業備件管理中的應用而言,仍然處于發展初期,因此不可避免地還面臨著一些問題。
首先,如果企業從傳統型備件管理模式過渡到ERP系統模式,沒有及時調整管理策略,在過渡時期發生脫節現象,使得管理不到位,沒有及時跟上新興技術的更新步伐,那么就會出現許多負面效應,這樣一來,該系統模式不僅無法提高企業效益,還會阻礙企業的發展,造成企業效益的下滑。
其次,一些專用、高端的企業備件或進口備件往往十分昂貴,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因此這些備件采購周期一定也會比較漫長。對于這些備件,專業性較強,但同時對于企業運營又十分重要,不可或缺。那么,如何能夠有效地保障這些備件的供應時效,同時又盡可能少地占用公司流動資金,也是企業在新的管理系統模式下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再次,在ERP系統模式引入初級階段,往往存在備件錯報、漏報等現象,一方面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管理的日常工作,對企業設備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維護、檢修,另一方面,錯報、漏報情況的屢屢發生,會造成庫存積壓嚴重、備件信息混淆等傳統管理模式下的舊弊病。
最后,企業設備檢修過程中,時常會出現“以新代舊”、“以換代修”的現象。在企業更換系統管理模式的情況下,對于舊有設備不能及時更新,使其緊緊跟上新型管理理念的變化,就會造成軟件管理與硬件管理的脫節,新型的管理模式無法落實到生產經營中,無法高效地發揮其應有作用,這就大大地影響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帶來了更大的隱患。
三、完善ERP系統模式在企業備件管理中的應用
(一)結合ABC分類法實現備件集中管理
通過ABC分類法,將備件以現有庫存資金占用量為標準分成三類5。對于那些高消耗、高價格的備件被分到A類,并對它們進行重點考查,定期進行物料檢查和檢驗,發現有短缺就立即進貨,使其能夠始終保持在一個相對安全、穩定的數量上;B類備件就只用進行普通的檢查和檢驗,也是定期盤點,但周期比A類備件要長些;C類備件在購買時則需按照經濟指標,批量采購,該類備件由于庫存數量最少,因此大宗進貨對總庫存值的影響也不大,能夠有效地控制庫存總量6。
(二)供應商管理庫存和實體聯合儲備
對于那些專用、高端的和價值較高的企業備件或進口備件而言,想要有效地保障其供應時效又盡量少地占用公司流動資金,就要積極推行供應商管理庫存和實體聯合儲備方法。供應商管理庫存和實體聯合儲備,可以更大限度地壓縮庫存,同時又不至于讓該類備件在企業需要時短缺,跟不上生產,也不會受到其采購周期長這一特點的影響。
(三)加強備件計劃的ERP程序管理,推行5W工作方法
5W,即Who(誰用的)、When(何時用的)、Where(用在何處)、Why(為什么用)、What(干什么用)。采取5W的工作方法,就是更科學地進行企業備件的EPR運行程序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備件計劃和統計的準確性,降低錯報、漏報的發生率,盡量減少庫存積壓、備件信息混淆的現象。同時,對價值較大的備件、重要設備檢修項目中的備件實行會審制度,并鼓勵員工積極對設備及備件進行經常性、有效性的維護,對相關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四)科學處理積壓庫存,積極開展備件修舊利廢工作
對于可不避免存在積壓的備件庫存,可以采取代用、降級使用等措施,盡量在企業內部消化;因企業設備系統升級產生的積壓,內部無法消化的,則通過設備管理部門對外進行銷售,通過售出這批備件回收流動資金,以緩解庫存壓力;對沒有使用價值的備件,要果斷地進行報廢處理,避免這類備件占用企業場地,耗費企業財力和人力。對于積壓庫存備件的管理,要嚴格落實、加大考核力度。嚴禁“以換代修”,把修舊利廢金額的適度比例獎勵給相關人員,更好地調動企業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結語
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備件管理工作在現代企業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采用ERP系統模式對企業備件進行管理,就是運用科學的備件管理理念,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并在實踐中逐步探索出一條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生產運營模式,最終實現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的目標。
注釋:
①王峻青:《ERP系統下的備品備件管理解決方案》,載《工業控制計算機》2004年第17卷第4期。
②王汝勝:《ERP系統管理在國有大型企業的實施與應用》,載《中國制造業信息化》2012年第7期。
③郭七星,秦小嶼,張波:《基于ERP系統備品備件管理的探討》,載《煤礦機械》2012年第7期。
④賈發奮,殷莉:《ERP在備件管理中的應用》,載《信息化研究》2011年第12期。
⑤胡從旭:《ABC分類法在庫存管理中的實施和改進》,載《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年第9期。
⑥李葆文:《設備備件庫存結構及備件管理構想》,載《設備管理與維修》2011年第9期。
⑦黎智強:《淺論企業設備的備品備件管理策略》,載《裝備制造技術》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