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生 徐仕偉 張錦光 龔靜雯
(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湖北武漢 430070)
機床傳動軸主要是用來將動力源的動力傳遞給執行機構的,一般都是用鋼制材料制成,在中小機床中能夠較好地運行。然而重型機床傳動軸的長度和直徑一般都比較大,且對扭矩傳遞能力、抗彎曲能力、旋轉精度以及所能承受的最高轉速均有較高的要求。由于金屬材料的比模量和比剛度較低,金屬傳動軸過長,質量就會比較大,這就使得傳動軸的加工、布置、安裝和調試變得非常困難,且容易引起強烈的振動,影響加工精度,浪費能源,增加成本。尋找強度更高、質量更輕、等同結構的材料來取代鋼材一直是機床主軸的發展趨勢。
碳纖維復合材料具有密度小、強度高、制造容易、阻尼減振性好等諸多優點。目前,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在傳動軸中使用日益廣泛,它所具有的各種優異性能也日益凸現[1]。與傳統的金屬傳動軸相比,具有輕質高效,低振動,低噪聲,易維修、節約能源等特點,這就給機床主軸的設計者提供了全新的契機,從而提出了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機床主軸的設計思想,這些都給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機床主軸今后的使用帶來了巨大的潛力。
根據機床的使用要求,碳纖維機床用傳動軸的設計要求如表1所示。
復合材料的基體一般是樹脂材料,目前可供選擇的樹脂主要有兩類:一類為熱固性樹脂,其中包括環氧樹脂、聚酰亞胺樹脂、酚醛樹脂和聚酯樹脂等。另一類為熱塑性樹脂,如聚醚砜、聚砜、聚醚醚酮等。碳纖維復合材料最常用的樹脂基體是環氧樹脂,它具有耐高溫、粘附性好、耐腐蝕、工藝性能好等特性[1]。因此,本次設計選用的復合材料的基體是環氧樹脂。根據增強材料和樹脂基體的選擇要求,本文選擇T300/5208碳纖維/環氧作為碳纖維復合材傳動軸的制作材料。T300/5208的工程彈性參數如表2中所示。

表1 碳纖維機床傳動軸設計要求

表2 T300/5208碳纖維復合材料性能參數[1]
根據傳動軸的邊界條件、承受載荷的形式和幾何形狀,可以將其簡化成一端固定另一端承受扭矩的圓管。由于碳纖維復合材料高的比模量和比剛度,鋪層厚度不是越大越好,隨著鋪層厚度的增加,抗扭截面系數(強度)幾乎呈線性增長的趨勢,而單位扭轉角(剛度)呈非線性減小的趨勢[2],在設計的時候其鋪層厚度不需要很大即可以滿足設計要求。綜合考慮成本及承扭能力,擬采用20層碳纖維復合材料,每一層的厚度為0.3 mm,碳纖維復合材料層的厚度為6 mm。
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軟件ANSYS 12.0進行碳纖維復合材料傳動軸的設計。根據薄殼的定義,h/R=6/137<1/20,可以將碳纖維復合材料傳動軸簡化成薄殼結構。由于結構比較簡單可以直接在ANSYS中建立模型。
根據本文中碳纖維復合材料傳動軸的尺寸和載荷要求,選擇SHELL181單元來模擬碳纖維復合材料軸的層合結構,對建立好的模型進行網格劃分。劃分的方法采用自由網格劃分,選擇較高的尺寸精度,劃分好網格后的模型如圖1中所示。
根據復合材料層合板一般鋪層原則并結合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2-4],在本次設計中采用 10°、45°和 88°這3個角度完成鋪層設計。在此基礎上形成了6套鋪層方案來對之前的±45°的鋪層方案進行優化設計。這6套方案分別為:


按照±45°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對上述6套方案進行求解,分別獲得抗扭截面系數和單位長度扭轉角,如圖2中所示。

根據圖2中的對比可知,方案6的抗扭截面系數是最大的,其單位長度扭轉角也是最大并且方案6的最內層接近于環向,有利于纏繞軸管成形后的脫模。綜合考慮,可取方案6為最優結果。


選取方案的層合結構為[102/45/882/45/102/45/882/45/102/45/882/45/102],如圖3 所示。
根據前述的求解方法,對所選方案進行有限元求解,分別獲得位移云圖和應力云圖如圖4和5所示。可以看到在所選方案的鋪層下碳纖維復合材料軸沿Z軸方向的扭轉角是0.060 922 rad,應力最大處的值為50.7 MPa。得到碳纖維復合材料軸的抗扭截面系數為0.000 439 m3,單位長度扭轉角為0.016 704 rad/m。從圖中6可以看出碳纖維復合材料軸最大的蔡-吳失效指數為0.001 876,要遠遠小于1,由此可以判斷此時碳纖維復合材料軸并未失效。
結構的固有頻率和振型,它們是承受動態載荷結構設計中的重要參數[5]。通過固有頻率可以獲得傳動軸的臨界轉速。

經過后處理獲得了碳纖維復合材料軸的前4階模態振型如圖7~10所示。所獲得的前4階的固有頻率分別為f1=133.36 Hz,f2=133.48 Hz,f3=323.23 Hz,f4=323.68 Hz。獲得的一階臨界轉速為nk1=60f1=8 001.6 r/min,設計要求的最大轉速為2 500 r/min,由此可知在碳纖維復合材料軸達到最大轉速時,傳動軸能夠比較平穩地運行。
本文根據機床用傳動軸的使用要求,設計了碳纖維傳動軸,其重量不足鋼制軸的1/4。確定了碳纖維的鋪層層數及厚度,制定了6種鋪層方案,通過比較6種方案的變形和應力分布,從中選取最優鋪層方案。設計了機床用碳纖維傳動軸,運用ANSYS有限元仿真軟件,對設計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傳動軸,進行靜態扭轉分析和模態分析,得到其扭轉性能參數和固有頻率,能夠滿足機床傳動軸的使用要求,由此可知在碳纖維復合材料軸達到最大轉速時,傳動軸能夠比較平穩地運行。
[1]趙娟.基于ANSYS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傳動軸的鋪層設計[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0.
[2]胡晶,李曉星,張天敏,等.T碳纖維復合材料傳動軸承扭性能優化設計[J].復合材料學報,2009,26(6):177-181.
[3]Badle M A,Mahdi E,Hamouda A M S.An investigation into hybrid carbon/glass fiber reinforced epoxy composite automotive drive shaft[J].Materials and Design,2010,32(3):1485-1500.
[4]Mutasher S A,Sahari B B,Hamouda A M S,et al.Static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hybrid aluminium/composite drive shaft[J].Materials:Design and Applications,2007,221(2):63-75.
[5]李麗,顧立強.碳纖維復合材料傳動軸臨界轉速分析[J].汽車工程,2005(2):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