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梅,李 軍
(1.齊都醫院,山東 淄博255400;2.山東大學附屬省立醫院臨床藥理中心,山東濟南250021)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對疾病的擔憂、生活環境與節律改變、服用影響睡眠的抗高血壓及治療心血管病的藥物以及冠心病本身都可導致患者入睡困難。病人在失眠狀態下常誘發焦慮和恐懼情緒使病情加重,臨床常采用鎮靜催眠藥來改善病人的睡眠狀態。阿司匹林通過不可逆的抑制環氧化酶-1(COX-1)的活性,從而發揮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臨床常用于預防心腦血管并發癥和相關疾病。而阿司匹林在吸收過程中和吸收后會迅速地被存在于血漿、肝臟及胃粘膜中的阿司匹林酯酶水解為水楊酸而失去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1]。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鎮靜催眠藥與阿司匹林合用時是否存在代謝性相互作用,以指導阿司匹林臨床個體合理化給藥,保證用藥的安全性。
1.1 儀器 10Avp型高效液相色譜儀,SCL-10AVP中央控制器、LC-10ATVP高壓泵、SIL-10ADVP自動進樣器、SPD-10AVP紫外可見檢測器、CLASS-VP5.0色譜數據工作站(日本Shimadzu公司)。TGL-16G低溫高速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SHZ-82水浴恒溫振蕩器(江蘇金壇市金城國勝實驗儀器廠),低溫冰箱(海爾科技有限公司),漩渦振蕩器。
1.2 藥品與試劑 阿司匹林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00113-200302)、水楊酸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00113-200302)、非那西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00113-200302);磷酸(色譜純,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開發中心,批號:20030601);異丙醇(色譜純,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開發中心,批號:20030802);乙腈(色譜純,天津市西華特種試劑開發廠,批號:20050818);咪達唑侖注射液(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5 mg·mL-1,批號:2009701);苯巴比妥鈉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0.1 g·mL-1,批號:0807182);氯硝西泮注射液(徐州萊恩藥業有限公司,批號:1004232);實驗用水為超純水。
2.1 標準溶液的配置 精密稱取80.21 mg阿司匹林標準品,用 0.01 mol·L-1鹽酸定容至 100 mL,得到 800.0 mg·L-1阿司匹林儲備液,并用0.01 mol·L-1的鹽酸稀釋成濃度為12、24、48、96、192、384、768 mg·L-1的系列溶液,4 ℃冰箱保存。
精密稱取60.00 mg水楊酸標準品,用水定容至100 mL,得到600.0 mg·L-1的水楊酸儲備液。并用水稀釋成濃度為15、30、60、90、150、300、600 mg·L-1的對照品系列溶液。
非那西丁(內標)水溶液為5 mg·L-1。
2.2 血漿阿司匹林酯酶的體外培養 精取200 μL人空白血漿,加入20 μL的1 mmol·L-1阿司匹林溶液,藥物溶液適量(加或不加),后以Tris緩沖培養液(200 mmol·L-1CaCl2,20 mmol·L-1Tris- HCl,pH7.4)補足 3 mL[2]。混勻 30 s后放置37℃的水浴搖床中振蕩20 min,加入50 μL非那西丁內標溶液,振蕩混勻后吸取0.5 mL于離心機試管中加入等體積0.5 mL的乙腈,旋渦振蕩30 s(沉淀蛋白,中止反應),以12 000 r·min-1離心 5 min 后,吸取上清液 20 μL,用HPLC測定。
2.3 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Phenomenex C8柱(4.6 mm×150 mm,5 μm);島津Shim - pack C18預柱;流動相為乙腈 -1‰磷酸鹽緩沖液(V/V)=22∶78,用前經 0.45 μm 微孔濾膜濾過并經超聲脫氣;流速為1.0 mL·min-1;檢測波長為228 nm;柱溫為30℃;進樣量為20 μL。
3.1 方法專屬性 取空白血漿按上述血漿樣品處理項操作,色譜圖見圖1,阿司匹林標準溶液、水楊酸標準溶液色譜圖見圖2,未加藥物的樣品處理后的色譜圖見圖3。
在選定的色譜條件下,血漿中物質不影響阿司匹林、水楊酸和內標非那西丁的分離、測定,阿司匹林峰、內標峰與水楊酸峰分離良好。添加的藥物不影響阿司匹林和水楊酸的測定,但苯巴比妥峰與內標峰重合,計算時采用外標法,其他兩種藥物對內標峰不影響采用內標法。樣品中阿司匹林、內標非那西丁與水楊酸的保留時間分別為9.47 min、12.17 min和 14.10 min。

圖1 空白血漿色譜圖

圖2 阿司匹林、水楊酸標準溶液色譜圖

圖3 未加藥物的樣品處理后的色譜圖
3.2 標準曲線和線性關系 取7支試管加入培養緩沖液2.780 mL,然后分別加入水楊酸和阿司匹林對照品系列濃度溶液,各支均加入0.2 mL空白血漿使水楊酸和阿司匹林在培養緩沖液中的最終濃度分別為 0.05、0.1、0.2、0.4、0.6、1、2、4 mg·L-1和 0.08、0.16、0.32、0.64、1.28、2.56、5.12 mg·L-1,從“加入50 μL非那西丁內標溶液”起,按血漿阿司匹林酯酶的體外培養項下進行操作。以測得水楊酸和阿司匹林對照品與非那西丁內標的峰面積之比對濃度(mg·L-1)進行直線回歸,得水楊酸和阿司匹林標準曲線方程分別為:
水楊酸:Y=1.830 1X -0.060 1(r=0.999 0)。
阿司匹林:Y=1.598X -0.034 6(r=0.999 8)。
結果表明,血漿中水楊酸在0.05~4 mg·L-1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血漿中阿司匹林在0.08~5.12 mg·L-1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3.3 最低檢測濃度 在上述色譜條件下,以引起3倍于噪聲的被測藥物進樣量為最低檢測限,水楊酸、阿司匹林最低檢測限都為 50 μg·L-1。
3.4 精密度試驗 取阿司匹林標準曲線項下低(24 mg·L-1)、中(96 mg·L-1)、高(384 mg·L-1)三種濃度和水楊酸標準曲線項下低(30 mg·L-1)、中(90 mg·L-1)、高(300 mg·L-1)三種濃度,從上述“加入50 μL非那西丁溶液”起,按血漿阿司匹林酯酶的體外培養方法進行操作,1 d內進樣5次,計算日內精密度和每天測定1次,連續測定5 d計算日間精密度,結果見表1。由表1可見,阿司匹林和水楊酸的日內、日間精密度均符合要求。

表1 阿司匹林和水楊酸測定的日內精密度和日間精密度(x ± s,n=5)
3.5 回收率試驗 分別在加入200 μL空白血漿和不加空白血漿的2.780 mL 培養液中按濃度 30、90、300 mg·L-1加入水楊酸,按濃度 24、96、384 mg·L-1加入阿司匹林,混勻后,從“加50 μL非那西丁內標溶液”起,按血漿阿司匹林酯的體外培養方法進行操作后進樣,將兩組峰面積比,計算相應的提取回收率,結果見表2。由表2見,阿司匹林和水楊酸的提取回收率符合實驗要求。

表2 阿司匹林和水楊酸的提取回收率(x ± s,n=5)
3.6 咪達唑侖、苯巴比妥和氯硝西泮對阿司匹酯酶活性的影響,見表3。

表3 鎮靜催眠藥對阿司匹林酯酶活性影響結果(x ± s,n=5)
由表3可見,咪達唑侖對阿司匹林酯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為27.94%。苯巴比妥和氯硝西泮能促進阿司匹林酯酶的活性,促進率為8.83%和0.66%,但氯硝西泮的數據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合并用藥是臨床用藥的常見手段,藥物間可能發生的相互作用會引起藥效、藥物動力學等變化,有時甚至引起嚴重的毒副作用,如抗組胺藥特非那丁(Terfcnadine)與酮康唑合并用藥會引發一些病人嚴重心律不齊而導致生命危險。代謝性藥物相互作用(Metabolic Drug Interaction)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在同時或者是前后序貫用藥時,在代謝環節產生相互作用。結果使療效增強甚至產生毒副作用,或療效減弱甚至治療失敗[3]。由于代謝是大多數藥物體內藥物代謝動力學重要的環節之一。因此,代謝性藥物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臨床常用咪達唑侖、苯巴比妥和氯硝西泮等鎮靜催眠藥來減輕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焦慮和恐懼情緒,改善患者的睡眠狀態。阿司匹林用于冠心病患者可減少高危患者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腦卒中的危險性[4]。但有部分個體存在著阿司匹林抵抗現象,不能從阿司匹林中獲益。最近研究評價了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常規劑量阿司匹林(75~325 mg·d-1)預防心腦血管并發癥和相關疾病再發的療效。結果顯示,28%患者出現阿司匹林抵抗。阿司匹林抵抗的機制尚不清楚,其原因較多[5],如基因多態性、環氧化酶的過度表達、血小板的旁路激活途徑以及藥物的相互作用等。鎮靜催眠藥與阿司匹林合用時會影響阿司匹林代謝,藥物間的代謝性相互作用對阿司匹林療效的影響尤為重要。
本研究采用HPLC法測定血漿中阿司匹林(ASA)及水楊酸(SA)的濃度,以SA/(SA+ASA)的比值表示阿司匹林酯酶的活性。該方法為本實驗室結合國外文獻報道的體外培養法和熒光測定法所建立的新方法[6],為本研究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基礎,也為國內外開展阿司匹林酯酶活性的研究開拓了一種新方法。結果顯示,苯巴比妥能促進阿司匹林酯酶的活性,促進率為8.83%。Puche等[7]報道了苯巴比妥能誘導患者血漿阿司匹林酯酶的活性,可增強阿司匹林代謝且無性別差異。苯巴比妥為強藥酶誘導劑,能增強阿司匹林酯酶的活性,使體內阿司匹林代謝加快,原型藥物代謝增多降低了其藥理作用,從而降低療效,故不建議二者聯用。必須聯用時可以適當地調整藥物劑量,既要保證療效又要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咪達唑侖對阿司匹林酯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為27.94%。即其能減慢阿司匹林代謝為水楊酸,使阿司匹林的藥效相對增強,療效增大,不良反應發生率也可相應增加,合并用藥時應注意。Dundee等[8]研究發現,阿司匹林可以明顯縮短咪達唑侖誘導鎮靜的時間,使患者盡快地進入鎮靜狀態。由上可知,不僅咪達唑侖與阿司匹林合用可以增強阿司匹林的藥效,反之,阿司匹林也可以縮短咪達唑侖生效的時間,合用時應適當調整藥物的劑量。本研究結果顯示氯硝西泮能促進阿司匹林酯酶的活性,促進率為10.81%,但是無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氯硝西泮可能不會影響與之合用的需阿司匹林酯酶代謝的阿司匹林的臨床療效。長期或者大劑量使用氯硝西泮對阿司匹林酯酶的影響值得進一步研究。
[1]王世雄,陳世民.阿司匹林的藥理學研究進展[J].海南醫學院學報,2001,7(1):61 -64.
[2]Abou - Hatab K,O'Mahony MS,Patel S,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plasma esterases[J].Age Ageing,2001,30(1):41 -45.
[3]千葉寬,小林カオル.代謝過程[J].藥局(日),1998,49(1):53.
[4]Antithrombotic Trialists'Collaboration.Collaborativ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trial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death,myocardial infarction,and stroke in high risk patients[J].BMJ,2002,324(7329):71 -86.
[5]李江,劉文嫻.阿司匹林抵抗的現狀及展望[J].心肺血管病雜志,2009,28(1):61 -63.
[6]李軍,王建筑,張鑒,等.RP-HPLC法測定正常人血漿中阿司匹林酯酶活性[J].藥物分析雜志,2007,27(9):1382-1385.
[7]Puche E,Garcia de la Serrana H,Mota C,et al.Serum aspirin-esterase activity in epileptic patients receiving treatment with Phenobarbital,phenytoin,carbamazepine and valproic acid[J].Int J Clin Pharmacol Res,1989,9(1):55-58.
[8]Dundee JW,Halliday NJ,McMurray TJ.Aspirin and probenecid pretreatment influences the potency of thiopentone and the onset of action of midazolam[J].Eur J Anaesthesiol,1986,3(3):24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