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
(石家莊市第十五中學,河北 石家莊 050021)
淺談高中物理新課導入的方法
王 靜
(石家莊市第十五中學,河北 石家莊 050021)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教學效果,實現在高中物理課教學中促進學生知識向智慧的轉化,促進學生知識、技能的和諧發展,本文提出要重視新課教學的導入方法。
高中物理;新課導入
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新課導入的方法至關重要。精彩而藝術的導入,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自發地進入學習狀態。在新的教學形式下,教師應該深入研究學生的基本情況、新教材的特點及新課標的要求,精心設計好每節新課的導入環節。新課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現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一些認識。
復習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根據新授課的內容特點,引導學生復習相關的知識,利用舊知識可以很自然的導出新知識,從而導入新課。
例1: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1.物體受到恒力的作用時(1)若初速度為零,則物體將沿此力的方向做_________運動。(2)若初速度不為零,當力的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時,物體將做__________運動;當力的方向與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將做___________運動。
2.物體受變力作用時將做____________運動,具體情況可參照第1題中情況討論。
若帶電粒子進入勻強電場中時,有可能會做什么運動呢?
學生獨立思考后發言,教師總結學生的觀點進入新課教學過程。
例2: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1.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應電流的方向判定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方向判定都有兩種方法,那么感應電流的大小如何計算呢?有幾計算方法呢?
課前設計一道復習題,既能復習前面所學的知識,同時又能引入新課,這種方法使新舊知識的過渡自然連貫,順理成章。利用這種方法導入新課,可以幫助學生復習舊的知識,同時也為后面的學習掃清障礙,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識,同時,這種導入方法可以教會學生如何梳理知識、總結知識,使學生對各知識點有更加全面、系統的認識,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歸納總結能力。
對一些比較抽象的內容,可采用播放視頻、展示圖片或模型展示的方法來導入新課。學生在觀看多媒體或實物模型的時候,會被神奇的物理現象所吸引、所震撼,同時也會在觀看的過程中產生一系列的疑問。這種導入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對物理現象有直觀形象的認識,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3:運動電荷在磁場中受到的力
請同學看視頻:挪威的極光。在地球的兩極有時會看到漂亮的極光,有綠光、紅光、藍光以及紫光等彩色光帶,夢幻般絢麗多彩。學生們在觀看的過程中很受震撼,原來大自然是如此美麗、如此神奇,同學很自然的會提出疑問:為什么我們生活的地方沒見過這種現象?這種現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怎么會有這么漂亮的顏色呢?教師引導學生走進知識的殿堂,來解釋如此神奇的現象。
例4:重力勢能
多媒體課件展示:1.雪崩(見圖1)圖片。2002年9月21日上午,俄羅斯高加索北奧塞梯地區的一個村莊發生雪崩,造成至少100人失蹤。
2.隕石坑(見圖 2)圖片。美國內華達州亞利桑那隕石坑。這個隕石坑是5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30~50米的鐵質流星撞擊地面的結果。這顆流星重約50萬千克、速度達到20千米/秒,爆炸力相當于2000萬千克梯恩梯(TNT),超過美國轟炸日本廣島那顆原子彈的1000倍。爆炸在地面上產生了一個直徑約1245米,平均深度達180米的大坑。據說,坑中可以安放下20個足球場,四周的看臺則能容納200多萬觀眾。
3.和平號空間站(見圖3)和水電站(見圖4)圖片。

圖1 雪崩

圖2 隕石坑

圖3 “和平號”墜落燃燒

圖4水電站
雪崩和隕石下落為什么有那么大的能量呢?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墜落時,為什么會燃燒?碎片燃燒時,溫度可達 3000℃,其能量由什么能量轉化而來的?水力發電站為什么要修那么高的大壩?在你的頭頂上方相同的高度,分別用細繩懸掛一個粉筆頭和 7.5Kg的鉛球,你的感覺有何不同?
由這些問題引入新課。
這種觀看視頻、圖片的方法可以調動學生所有感官的參與,喚起學生的直接經驗,為學生理解知識打下良好基礎,同時這種方法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的認識、理解和記憶。

實驗是物理教學中常見的教學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實驗導入物理課能夠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思考、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啟發學生必要的已有經驗和認識,從而順利進入新知識的學習狀態。
例5:探究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
以演示實驗導入新課,做實驗之前介紹儀器:條形磁鐵A和B都是很輕的鋁環(不詳細介紹環A是閉合的,環B是斷開的,留有懸念,等待后面學生自己細心觀察并尋找答案)固定在橫梁上,橫梁可以繞中間的支點轉動。進行如下操作:
(1)用磁鐵的任意一極去接近A環,A環被推開
(2)磁鐵停止運動時,A環停止運動
(3)將磁鐵遠離A環時,A環隨磁鐵運動
(4)用磁鐵的任意一極去接近 B環,重復上面的幾步操作,B環都沒有轉動
本實驗的現象很明顯,學生很驚訝,教師不解釋原因,讓學生自己觀察AB環的區別,然后帶著疑問進入新課。
例6:自由落體運動
教師:同學們,咱們班哪位同學反應比較快?請到講臺上來。
教師:為什么同學沒有抓住鐵片呢?
教師繼續提出問題:在日常生活中,重的物體和輕的物體誰下落的更快一些呢?
學生:重的物體。
教師:今天我們通過幾個小實驗一起驗證一下剛才的結論是否正確。
學生實驗1:讓硬幣和紙片從同一高度同時下落,看誰下落的更快?
學生動手做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得到結論:重的硬幣要比輕的紙片下落的快。
教師: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是這樣認為的。但這個觀點是否正確呢?我們還是通過下面的實驗來驗證一下。
設計實驗2:將硬幣和同樣質量的紙團,從同一高度同時下落。
旅游危機事件網絡輿情系統的主體交互過程是旅游危機事件網絡輿情發展過程中的各個部分相互聯系并協調運行的作用過程。旅游危機事件網絡輿情的傳播是事件當事人或利益攸關方、新聞媒體、官方代表及其他網民等主體關于旅游危機事件的情緒、態度和意見等因素隨該網絡輿情事件的發展而變化的過程[13]。因此,旅游危機事件網絡輿情系統的主體交互過程就是旅游危機事件網絡輿情的傳播過程。對旅游危機事件網絡輿情傳播過程的具體分析是對旅游危機事件本身和事件相關網絡輿情發展變化的規律性認識。
學生做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得到結論:重的硬幣要和輕的紙團下落的幾乎一樣快。
學生自己主動思考:為什么會得到相互矛盾的結論?
教師:對表面現象的觀察有時會得出錯誤的結論,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三百多年以前,伽利略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否定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
設計實驗3:將硬幣放在紙片上面組合成一體,和另一相同的紙片從相同的高度同時下落,看誰下落的快?
學生做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得到結論:結合體要比輕的紙團下落慢。
我們做的上述幾個實驗,為什么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學生:有空氣阻力的影響。
教師:如果我們忽略空氣阻力的影響,會出現什么情況?
教師演示牛頓管實驗,讓學生驗證自己的猜想。
用實驗導入新課達到的效果是多少美妙的語言都是替代不了的。高中物理中的小實驗操作簡單、現象明顯、趣味性濃,很容易吸引學生的眼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實驗導入新課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為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為學生學好物理打下堅實的基礎。高中物理的教學內容都有許多個小實驗可做,教師應該精心設計一些新穎、奇特的實驗,尤其是學生可以自己動手操作的實驗,往往能夠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高中物理中有些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自然現象的實例分析,巧妙向學生提出問題、引起懸念、引發思考。疑設得巧,會像一顆石子投入學生的心田,激起思維的波瀾,智慧的漣漪。
例7: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節日里的彩燈,一串串一簇簇,有的掛在街道兩旁的樹上,有的掛在裝飾物上,拼湊出美麗的圖案,絢麗多彩。這些小彩燈是怎樣連接的呢?是與家用照明電路一樣并聯嗎?為什么同一串的小彩燈有一只壞了其他的彩燈照常發光呢?學了下面的課程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了。
例8:電荷及其守恒定律
在風雨交加的漆黑夜晚,閃電撕裂了天空,雷霆震撼著大地,幾千年來,人們一直想探究其中的奧秘,雷電是怎樣產生的呢?
如果天氣干燥,晚上脫毛衣時會聽到“啪啪”聲,有時還會看到電火花;在用塑料梳子梳理頭發時,有時你會發現,在梳幾下以后,梳子便仿佛有了一種“魔力”,即使梳子沒有觸碰到頭發,只是在頭發附近晃過,頭發也會隨之搖擺;當我們經過鋪有地毯的走道來到房間門口,在伸手接觸金屬門把的一剎那,有時會突然“啪”的一聲,被“電”了一下,這些都是誰在作怪呢?
以上現象都是由“靜電”引起的,由此引入新課。
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教師根據生活中的現象,精心設計一些與新內容有關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同樣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課。
教無定法,新課導人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沒有固定的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生硬地去搬用某一種導入方法,而應以學生為主體,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靈活運用一種或多種方法導入新課。只要我們教師積極探索、認真思考、勇于實踐,一定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On the Lead-in Approaches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Course
WANG Jing
This paper pozes some lead-in approaches of new lessons, which aims at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promoting students to master knowledge, and advancing a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se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course; lead-in of new lessons
G633.7
A
1008-7427(2012)05-0147-02
201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