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穎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3)
高職連鎖企業管理教學改革與建議
周 穎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3)
文章主要采用模塊教學——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課程教學模式。通過連鎖企業管理崗位劃分為策劃公關崗位,營運崗位,倉儲管理及運輸崗位,行政管理崗位,連鎖企業管理拓展崗位等五個崗位,結合該專業學生能力培養體系根據連鎖企業職位的職業要求,根據專業和學科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專業配套設計和學科調整,建立以崗位為方向的課程體系。
高職;連鎖企業管理;教學改革
連鎖企業管理屬于管理學門類中與商務活動有關的一門學科,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其特點是:學科直接與市場經濟活動相對應,專業和課程具有應用實踐價值,緊隨市場經濟實踐的變化而變化,這決定了,人才培養要突出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滿足職業崗位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即個體在現實的職業工作中表現出來的才智、知識、技能和態度的總和。
采用模塊教學的思路主要借鑒國外職業教育,以美國,加拿大為代表的CBE模式——一種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課程模式。該模式的核心是從職業崗位的需要出發,通過職業分析確定崗位所需的綜合能力和專項能力,制定能力課程開發。模式強調以崗位所需職業能力為核心,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職業崗位需要是設立連鎖企業管理教學模塊的需要。根據能力分析的結果,按照教學規律,將相同、相的各項能力進行總結、歸納,構成教學模塊。連鎖企業管理崗位包括:策劃公關崗位,營業崗位,倉儲管理及運輸崗位,行政管理崗位,連鎖企業管理拓展崗位等。

表1 連鎖企業管理崗位劃分
由于連鎖企業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 目標是培養有管理論知識、懂得連鎖企業操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因此,而且還能達到相近專業崗位群的要求,從而做到既有堅實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和素質教育,使學生的技術應達到商場管理專業對應崗位群的要求,同時有能獲得經營師、中級公共關系、中級營銷職業證書。這樣,一方面可以強化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術,又通過崗位模塊的學習,能夠達到商場對營銷、公關、營業、倉儲等行業要求,另一方面通過相關職業證書的考試。因此,我們的課程設置應該堅持以連鎖企業崗位為基礎,呈現出模塊教學,形成學生能力培養體系。
隨著我國經濟向深度發展,對人才質量的要求將更高,人才需求結構將發生變化,對僅具操作技能的一般人員的需求量雖然仍很大,但對具有商場經營管理能力、涉外商務工作能力和高級服務能力客戶代表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更緊迫,培養這一類人才正是高職教育的優勢。連鎖企業專業的教育必須改革原有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能力體系的培養,根據能力要求分解崗位模塊,根據各崗位模塊需要的知識與技能設計課程(表 2),才能堅持高職教育特點,保持高職教育的優勢,凸顯高職的辦學特色。
商業對連鎖企業管理專業學生能力的要求體現在五大能力。高職院校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具備五大能力——基本素質能力、專業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和專業拓展能力;并根據能力要求分解為對應的崗位模塊。
表 2體現了連鎖企業管理專業必須根據商場職位的職業要求,根據專業和學科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專業配套設計和學科調整,建立以崗位為方向的課程體系。課程設置應該以各崗位模塊所需要的知識、技能為主線,以職業崗位必需的知識為原則,要求學生在完成該崗位模塊的學習后,能頂崗工作,達到所學與崗位所需的零距離對接。

表2 連鎖企業管理專業教學模塊
高等職業院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是衡量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標準和依據,也是專業教育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根據這一認識,連鎖企業管理專業應確定以下專業指導思想:以商業對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需要為依據,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的,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重點,以就業為導向,推動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形成針對性、應用型鮮明的專業特色和高職特色,形成確保商業所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質量的培養機制。因此,在制訂課程設置之前,應根據商場行業對從業人員的素質結構要求,確定能力要求和相應的課程內容。
針對連鎖企業管理專業各崗位模塊能力要求和相應的知識點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根據以市場需求 (并考慮適當超前)為導向的專業方向和課程體系設置準則: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觀,強化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實行策劃公關崗位模塊、營運模塊、倉儲及運輸崗位模塊、 拓展崗位模塊、行政管理模塊教學;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應用性。
[1] 江小明,李娟娟.以就業為導向規劃高職專業設置[J].職業技術教育,2005(4).
[2] 關遠見.從崗位和崗位群的區別談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理想化[J].成人教育,2006(9).
G71
A
1008-7427(2012)02-0029-01
201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