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華 劉嵐 帥強 張俊新 羅耀雄
后腹腔鏡下行腎盂或輸尿管切開取石術與開放性手術治療上尿路結石的療效比較
劉松華 劉嵐 帥強 張俊新 羅耀雄
目的 比較后腹腔鏡下行腎盂或輸尿管切開取石術與開放性手術治療上尿路結石的臨床療效。方法 60例上尿路結石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開放性手術治療。觀察組采用后腹腔鏡下行腎盂或輸尿管切開取石術治療。結果 兩組成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后腹腔鏡下行腎盂或輸尿管切開取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患者療效可靠,安全,術中出血少,恢復快。
后腹腔鏡下行腎盂或輸尿管切開取石術;上尿路結石;開放手術
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合稱為上尿路結石[1],常造成尿流梗阻導致腎積水及輸尿管擴張,損害患者的腎組織及其功能。本研究中,筆者分別采用后腹腔鏡下行腎盂或輸尿管切開取石術與開放性手術治療了上尿路結石患者,并比較了兩種術式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就診的上尿路結石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齡22~70歲,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觀察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47.8±7.4)歲,其中左側50.00%(15/ 30)、右側43.33%(13/30)、雙側6.67%(2/30),腎盂結石6.67%(2/30)、輸尿管上段結石 80.00%(24/30)、中段13.33%(4/30)。對照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48.3±6.9)歲,其中左側53.33%(16/30)、右側40.00% (12/30)、雙側6.67%(2/30),腎盂結石6.67%(2/30)、輸尿管上段結石83.33%(25/30)、中段10.00%(3/30)。兩組上尿路結石患者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對照組:采用開放手術治療上尿路結石患者。②觀察組:采用后腹腔鏡下行腎盂或輸尿管切開取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患者:硬脊膜外腔阻滯麻醉,取健側臥位,腰部墊高,于腋中線髂嵴上2 cm處作長10 mm順皮紋切口,氣腹針穿刺置入腹膜后間隙,注入CO2擴張腹膜后間隙前推腹膜,置入10 mm Trocar和30°鏡,在腋后線12肋下、腋前線肋緣下直視下穿刺置入5 mm Trocar,CO2氣腹壓力維持在10~15 mm Hg。剪開腎周筋膜分離腎脂肪囊,解剖顯露腎盂或以腰大肌為標志探及輸尿管,找到結石,巴赫鉗鉗夾結石上方,防止結石上滑入腎盞內,縱向銳性切開結石區輸尿管,取出結石,輸尿管內置雙J管,用5-0可吸收線縫合輸尿管切口,檢查手術野無活動性出血,留置引流管經腋后線穿刺口引出體外,常規縫合穿刺口結束手術。
2.1 兩組手術成功率的比較 觀察組手術成功率96.67%與對照組手術成功率100.00%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手術并發癥的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少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圍觀察指標的比較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療效及并發癥的比較(例,%)
表2 兩組觀察指標的比較(±s)

表2 兩組觀察指標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術后下床時間(d)術后住院時間(d)對照組 30 72.40±24.30 45.35±25.45 3.25±1.36 9.20±3.45觀察組 30 78.35±26.65 30.55±20.35 2.63±0.82 6.30±3.25 t值 0.904 2.488 2.483 3.351 P值 >0.05 <0.05 <0.05 <0.01
上尿路結石,過去多采用傳統開放性手術治療,但是患者存在創傷大,手術并發癥較多,而結石復發后再次開放手術難度加大等缺點[3],而且對合并感染者易至腎周或切口感染,對急性梗阻致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有一定的局限性[4]。隨著現代泌尿外科腔內技術的發展,開發手術的比率越來越小,大部分上尿路結石患者可通過體外沖擊波碎石、輸尿管鏡和經皮腎鏡技術來處理[5]。林飛鶴等[6]回顧性分析792例泌尿系結石患者的一般情況及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營養素等,以研究泌尿系結石的發病情況和發病的危險因素,結果發現792例泌尿系結石里面上尿路結石共760例(97.0%),21~50歲年齡組高發,占77.0%,男性多于女性,結論還認為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營養情況、危險因素、工作條件與泌尿系結石有密切相關。
后腹腔鏡下腎盂或輸尿管切開取石,可解決上尿路結石患者結石上滑至腎盞內致手術失敗的問題,又可避免經皮腎穿刺造瘺取石對腎實質的損害,結石取出完整,對腎實質無創傷,電視監視下操作,有效防止損傷腹膜,避免干擾腹腔臟器,有效預防上尿路結石患者術后因尿液外滲所致的腹膜炎等并發癥[7],而且患者切口微小,不影響美觀,疼痛輕微,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8]。本課題中,筆者在對照組采用開放手術治療上尿路結石患者,觀察組采用后腹腔鏡下行腎盂或輸尿管切開取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患者。結果兩組療效相比,差異不顯著;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而且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少于對照組。提示后腹腔鏡下行腎盂或輸尿管切開取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患者療效可靠,安全,術中出血少,恢復快。
[1] 吳瞵錦.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診療體會.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03(21):109-110.
[2] 楊江根,張軼庠,方烈奎,等.后腹腔鏡結合經皮腎造口術治療多發性上尿路結石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27(12): 827-829.
[3] 阿布來提·艾孜布拉,鐘文,易利軍.微創經皮腎取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初步經驗.新疆醫學,2011,41(07):76-78.
[4] 龔敏,周磐石,宋旭,等.后腹腔鏡治療上尿路結石的再探討.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2009,3(5):389-392.
[5] 劉偉民,鄒建綱,周忠興,等.后腹腔鏡與開放性腎盂輸尿管切開取石術療效比較.中國內鏡雜志,2011,17(9):932-934.
[6] 林飛鶴,謝春發,高海亮,等.泌尿系結石792例臨床分析.海南醫學,2010,21(07):80-81.
[7] 周守軍,侯建全,許新民,等.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術79例臨床分析.中國內鏡雜志,2010,16(7):757-759.
[8] 吳希慶,楊建新,張博智.后腹腔鏡與經腰背途徑輸尿管切開取石手術療效比較.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2007,1(1): 40-42.
517000 河源市源城區人民醫院(劉松華 劉嵐 帥強 張俊新);廣東省人民醫院(羅耀雄)
1.3 療效評價 比較兩組上尿路結石患者的手術創傷相關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下床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手術成功率及并發癥。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處理。組間比較,采用χ2或t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