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棟
結節性甲狀腺腫118例手術治療分析
姜棟
目的 探討結節性甲狀腺腫的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118例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治療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59例。結果 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是98.4%,對照組是76.3%,比較分析,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而且術后未出現出血、感染、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癌變等。結論 結節性甲狀腺腫行次全切除術治療的臨床療效滿意,預后良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結節性甲狀腺腫;手術治療
結節性甲狀腺腫也稱為腺瘤樣甲狀腺腫,是指地方性甲狀腺腫和散發性甲狀腺腫晚期繼發的增生性結節,發病率較高,可達4%~8%。女性高于男性發病,會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1,2]。臨床上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外科手術,視病情的輕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手術方式。通過自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118例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的臨床治療進行分析,現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在我科住院的118例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甲狀腺次全切除術)63例與對照組(甲狀腺結節切除術)55例,其中男性26例,女92例,年齡25~68歲,平均(43.2±12.8)歲,病程1月至18年,平均病程(12.1±3.5)年,所有患者均行彩超等檢查,依據《甲狀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確診。其中單側結節者39例,雙側結節者79例,患者的結節數有3~6個,結節直徑在0.2~6.2 cm之間,Ⅱ°甲狀腺腫大者45例,Ⅲ°者73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難,另外,聲音嘶啞者5例,呼吸困難者32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臨床表現、甲狀腺結節的特點、甲狀腺腫大的分度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患者采用氣管插管法全麻,術中常規行結節快速冰凍病理檢查。患者取仰臥位,將患者肩下墊枕,頭后仰,頸部伸長,充分暴露手術野,在胸骨切跡上2.0~2.5 cm處,沿頸部的皮紋做低位弧形切口,長約4~6 cm,兩側刀口均不要超過胸鎖乳突肌的前緣。依次切開皮膚、頸闊肌、頸部深筋膜,持電刀順著頸闊肌與頸部深筋膜之間的疏松組織將其分離,直至甲狀腺的上極,向下直到胸骨上窩,沿頸白線縱行切開頸淺、深筋膜、肌肉,一直達到甲狀腺的包膜,鈍性分離頸前的肌群,完全暴露整個的甲狀腺,保證不切斷頸前肌群及胸鎖乳突肌的條件下,從一側用皮鉤將頸前肌群拉開,充分顯露甲狀腺,將甲狀腺的被膜縱形切開,根據腫塊的性質、大小、位置等,決定手術切除甲狀腺的范圍及術式[3]。分離環甲間隙并處理上血管,需保留環甲包膜,緊貼甲狀腺上極依次結扎甲狀腺上動脈的分支,避免損傷喉上神經。手術中喉返神經最容易損傷,其損傷部位是在甲狀腺背面,自甲狀腺下動脈分支交叉與喉返神經處,應緊貼甲狀腺結扎進出的甲狀腺血管。甲狀腺下動脈的處理時,同樣緊貼甲狀腺結扎它的分支,不結扎主干,既達到止血的目的,也不損傷喉返神經與甲狀旁腺。對照組采用甲狀腺結節的切除術,觀察組行甲狀腺次全切除術,腺葉次全切除創面下留置引流管,逐層縫合關閉刀口,術后5 d拆線。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比較分析,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例,%)
2.2 所有的118例患者的手術順利,未出現大出血、刀口感染、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并發癥,均在一期愈合。術后病理切片檢查的結果示,均為結節性甲狀腺腫,部分伴有腺瘤樣結節。3例患者出現甲減,給予口服甲狀腺素片,甲狀腺功能逐漸恢復正常。在隨訪1~10年中,3例出現復發,復發率為2.54%,未發現癌變的病例。
結節性甲狀腺腫是甲狀腺的常見、多發的疾病,近些年來,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發病呈上升的趨勢[4]。其發病機理復雜,目前尚未明確。它是地方性甲狀腺腫的其中一種類型,通常由彌漫性的甲狀腺腫發展而來,主要是上皮細胞形成了各種形態的濾泡[5,6],結節可以壞死、囊性變,有的也可繼發甲亢或者發生惡變。
目前,臨床上已很少用藥物治療結節性甲狀腺腫,一般首選外科手術治療,其手術切除的范圍與良性結節的復發,是結節性甲狀腺腫手術治療的關鍵所在。以完全地切除甲狀腺的病灶為目前手術治療的準則,盡量避免減少復發的機會。手術適應證為:①結節對氣管、食管及喉返神經有壓迫。②胸骨后的甲狀腺腫。③腫塊巨大,影響到患者的美觀與生活。④繼發甲亢的發生。⑤ 腫塊質地較硬,生長快,活動度不良等不能排除癌變者。治療術式有:甲狀腺結節的切除、甲狀腺的部分切除、甲狀腺的大部切除、次全切除、近全切除以及全切除術。術中應根據結節所在的部位、結節大小、其數量與甲狀腺的增生程度及擠壓程度,盡可能地多保留正常的甲狀腺組織,但須在將結節包塊切除完全,尤其要保留基底部的甲狀腺組織,爭取避免損傷甲狀旁腺與喉返神經。但對于胸骨后腫大的甲狀腺必須要完整的切除。而對于病史較長、年齡較大的患者不能排除甲狀腺癌的并發,在這時其手術指征應當放寬,同時,依據術中的快速冰凍病理結果采用相應的手術方式。
雖然,結節性甲狀腺腫的手術治療是其主要的治療手段,但如何才能掌握好手術治療的適應證以及手術方式,這是成功治療的關鍵要素,當然,要預防手術的各種并發癥也是必不可少的,且不能忽視術后的復發情況,在國外報道,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復發率為10% ~15%[7],在國內有報告指出,術后的復發率約是3%~5%[8]。對于自身抵抗力較低下的患者,行次全切除術以及全切除術后很容易并發其他的慢性疾病,從而降低了生活質量,因此在手術時要十分慎重。次全切除時,要多保留正常的甲狀腺組織,術后要對出現了甲低的患者跟蹤隨訪,有情況隨時處理。
本研究表明,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是98.4%,對照組是76.3%,比較分析,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而且術后未發生出血、感染、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癌變等并發癥。只要在術前、術中明確診斷的話,加上正確選擇其手術治療的方式,加強療效,并避免或盡量減少發生并發癥與合并癥。同時,嚴把各個治療環節,掌握手術指征。通過仔細地定位,精細地操作,嚴格密切地隨訪治療,從而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值得廣泛應用。
[1] 王桐生.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內鏡治療(附80例報告).中國內鏡雜志,2007,13(4):366-368.
[2] 潘修勇,楊進華,張錫貴.結節性甲狀腺腫106例外科治療分析.河北醫藥,2009,31(8):916-917.
[3] 王立,張利華.甲狀腺大部分切除術的改進.中國基層醫藥,2004,6(6):653.
[4] 武正炎,沈美萍.結節性甲狀腺腫診治進展.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4,11(4):483-485.
[5] 程云.手術治療多發性結節性甲狀腺腫4 6例臨床體會.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8,12(8):1 10.
[6] 杜海磊,楊衛平,邵堂雷.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研究進展.中國普通外科進展,2008,11(3):2 3 8-241.
[7] Rios Zambudio A,Rodriguez J,Riquelme J,et al.Prospective study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fter total thyroidectomy for multinodular goiters by surgeons with experience in endocrine surgery.Ann Surg,2004,240(1):18-25.
[8] 吳階平,襲法祖,黃家駟.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816-819.
261522 山東省高密市密水街道拒城河衛生院普外科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療效評價 術后行彩超檢查,臨床癥狀、體征均消失,T3、T4、TGAb、TMAb、TSH等恢復到正常范圍,隨訪1年后未見復發為治愈;術后行彩超檢查,臨床癥狀、體征明顯較前減輕,TT3、TT4、TSH等基本恢復正常范圍,而TGAb、TMAb的恢復不明顯為有效;術后行彩超檢查,臨床癥狀、體征及TT3、TT4、TSH等較前無明顯變化為無效。
1.3.2 預后情況(并發癥、復發、癌變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3.0進行數據處理,運用卡方檢驗分析,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