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進一 口述/陳閔
我的“桃園夢”和“菜園夢”
文/趙進一 口述/陳閔
六年前的春天,我在無錫友人家見到一大片桃樹苗圃,這苗圃一眼望不到頭,綠油油的,生機盎然,好招人喜歡。友人知道我喜歡桃樹,且在崇明擁有數間祖屋,門前有一大塊空地,就說你帶幾棵回去種種吧。我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無錫水蜜桃種在崇明島還會那么甜嗎?”友人說:“那你試試唄!”于是,我帶回六棵桃樹苗,很隨意地把它們栽種在祖屋的門前屋后。
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沒想到,這幾棵桃樹長得瘋快,第二年就開花結果,第三年就結出了碩大的果實,甜度絕不亞于在無錫種植的水蜜桃。朋友們品嘗后,都不相信是我自己種的。他們的“不信”反倒激起我搞大面積種植的欲望。為慎重起見,我在地里挖了一小缽泥土,專程送到南京農科院化驗,化驗的結果使我大為振奮——這里的土質完全適宜種植無錫水蜜桃。


蔬菜農藥檢測中心一角
于是,我當即向老家所在地廟鎮小豎河鴿東村租了300畝地,投資500多萬元種起了無錫水蜜桃和無核葡萄。去年,收獲葡萄10多萬斤,其中相當部分釀成了葡萄酒,這種原生態的葡萄酒色味俱佳,香醇無比,朋友個個叫好。桃樹下種已四年,達到了旺盛期,去年我公司的桃子供不應求,今年預計可收獲30多萬斤,創造了“橘生淮北仍為橘”的奇跡。崇明出產無錫水蜜桃已成崇明的一大特色。
六棵桃樹已擴種至一萬多棵,不但成就了我的“桃花夢”,也讓我實現了“菜園夢”。
就在種300畝桃樹的那年,我租了十多畝地種蔬菜,專供桃園工人食用。我們用傳統方式種植,施的都是畜肥(即有機肥),菜的長相雖然不好看,但味道好,還環保、健康。遠道朋友聞訊而來,品嘗后都說好吃,多年沒享用過這樣的好菜了,平時吃的多為化肥種的菜,賣相好看,味道差,還影響身體健康。有位朋友吃了剛摘下來的毛豆,拍案叫絕,說這毛豆又嫩又綠,顆粒飽滿,甜絲絲的,他從來沒吃過這么好的毛豆。為了讓家人品嘗到原汁原味的“生態毛豆”,竟不厭其煩地把一大捆毛豆連枝帶葉從崇明帶到上海市區。我說你既然這么喜歡我種的菜,那我定期派人送菜上門好了。他說,光給我一個人送,成本也太高了……一語驚醒夢中人!這位仁兄的話使我的腦瓜子一下子開了竅:是啊,給一戶人家送菜成本高,送千家萬戶成本不就下去了嗎?由此,我萌生了大面積種植蔬菜,搞“蔬菜托拉斯”,把優質蔬菜送到千家萬戶的想法。說干就干,我又向村里加租了350畝土地,成立了蔬菜種植專業公司——上海千畝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生態、環保,是崇明島的一大特色。我覺得,要讓這塊凈土永遠保持這樣的特色,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要隨便使用化肥(除了適當用些尿素以減輕土壤的酸堿度外),否則,土地會變得越來越僵硬,嚴重影響土質。過去,崇明島到處是“朝天坑棚(即糞坑)”,用人的糞便作肥料,現在,此類坑棚在島上幾近絕跡,化肥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我們卻堅持用有機肥種菜。盡管使用有機肥的成本要比無機肥高得多,但種出來的菜品質好,對人體健康有好處。為開拓“肥源”,我公司與島上的一些飼養場簽訂了供貨協議,由于我們所有的果蔬地全用雞鴨牛羊豬的糞作肥料,島上的有機肥一下子成了緊俏貨,供不應求,為此,我們采取措施自產肥料。前年,我們投資22萬元,養了3000只雞(目標1萬只),目前還準備養羊千頭,形成生態循環。我們每年在冬季施一次肥,作底肥,來年春天每下一場雨就等于是施一次肥,不但肥效高,土質也能得到改善。由于我們種的菜好吃,附近的農民都到我公司買菜吃,并稱贊我們種的是“良心菜”……
“良心菜”得到市、縣政府的大力扶植:為了防止菜苗被蟲咬,縣農委補貼資金給我們購置防蟲燈(網);去年,縣里還撥款在我公司建立了農藥檢測中心(要檢測蔬菜里的農藥含量,只須將一小片菜葉放入試管,注入試劑,再將其置于離心機內,轉動數秒鐘后,相關數據就會在電腦里跳出并上傳);我們用卡車送菜到市區,往返過橋費市里也都給我們免了,日積月累,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春天來了,桃紅菜綠,煞是好看。望著一眼不到頭的桃花菜花,我深深地陶醉其中。
我這個人生性膽大,好闖蕩,愛動腦筋。
25年前,我高中一畢業,就進了楊浦區五角場鎮的一家村辦企業當工人,整天砰砰嘭嘭做鐵門。干了一年多,我干脆把這家廠子承包了下來。

陳閔(左一)在大棚查看蔬菜生長情況
當了掌舵人,心里就盤算著怎樣把產品升級換代。正當此時,我聽說深圳新近研發出來的“電控防盜門”使用起來既方便又安全,還能當對講機……于是,我立即飛赴深圳,學習相關業務技術。學成歸來,我把工廠改制成電子產品公司,專營電控防盜門。當時,公司所在地公安派出所領導正在為入室盜竊案多發而撓頭皮,我便主動上門,向他們推介電控防盜門。他們找了一幢盜案高發的居民樓作試點,效果果然好,入室盜竊案大幅度下降,警民皆大歡喜。因電控防盜門上雕有一只虎頭,居民們都親切地叫我“虎頭將軍”。沒幾年,電控防盜門就在上海遍地開花,落地生根。近年來,我公司又與時俱進地增加了一項經營項目——監控錄像頭,生意一直不錯,公司規模擴大了許多,辦公地點也從楊浦區搬到了閔行區。
日子如果這樣過下去,倒也順順當當。但我偏偏是個不肯“安分守己”的人,現在又迷上了田園?!肮まr業”并舉,資金需求大幅增加——租地要錢,肥料要錢,購置設備、翻建房屋要錢,活水灌溉要錢,招募人才要錢,公司發展更需要錢……資金缺口很大,怎么辦?我通過兩方面的途徑解決:一是以工養農,二是開源節流。
我的電子產品公司已經有25年歷史,現在生意紅火,名氣越來越大,客戶遍布全國多個省市。最近,有多個地區發來訂單,僅貴州一地就達1000多萬元。以工養農,大部分資金都能得到解決,況且,經過數年經營,農業方面也已有所回報;除此以外,開源節流對解決資金是不可小覷的一個方面——我公司辦公場地2500平方米,年租金36萬元,辦公用房比較寬敞,自從開辦農業公司以后,我們壓縮了一半辦公用房,將擠出來的1500平方米房子租了出去,如此“借雞生蛋”,等于不花錢就有了辦公用房;我公司擁有多輛轎車、卡車、面包車,我是老板,過去都是開車外出,但現在我很少開車,連到崇明去,我也是乘地鐵再轉公交——開源節流從我做起嘛!
農業公司營運多年,向我公司訂菜的客戶現在分布在上海浦東、楊浦、虹口、徐匯、閔行等地區。卡車運菜,耗油不少。過去,駕駛員為了趕時間,動不動就踩油門,不但耗油多,車輛損耗也大,為改變這一狀況,我們根據配送量,確定每車每月用油量,超額自負,節約歸己,這樣一來,每個駕駛員月均省四五百元,日積月累,其量可觀。
事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比資金更重要的是人才。近年來,經常有一些專業人士主動找上門來,尋求合作。來自臺灣的林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從臺灣來上海本打算自己開公司,聽說我們在搞有機菜生產,很感興趣,竟心甘情愿放棄原來的計劃,來公司與我一起創業,來公司不久,就擔任了營運總監之職,專門負責基地建設,業績斐然。一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也在我們公司找到了用武之地,干得有聲有色,大有在我公司安營扎寨之勢,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在希望的田野上看到了生態農業的巨大遠景……
工業、農業一起上,忙得我夠嗆。市區、崇明來回趕,人雖累,但我累得快活,忙得充實。
做“良心人”,種“良心菜”,用心做事業,把健康的食品送給上海人民是我最大的愿望。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