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英,唐佳鈺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
移動學習在現代遠程教育中的應用
曹新英,唐佳鈺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
移動學習(M-Learning)作為現代遠程教育一種新興的學習模式,對我國遠程教育界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現階段,移動學習正處在發展的初期,但是發展潛力巨大,且由于移動學習的特點,使它更適合現代遠程教育的理念。本文闡述了移動學習在現代遠程教育中的優勢,并提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移動學習;現代遠程教育;教育應用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與計算技術的結合與發展,具備移動計算功能的移動通信設備在功能上不斷完善、提高,移動通信設備不僅帶來了引人入勝的移動互聯網和移動電子商務,也使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學習資源,依靠移動學習平臺系統來完成學習活動。同時由于當前正在運行的固定式的現代遠程教育的缺陷和信息社會人們對遠程教育的進一步要求,使得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移動學習(Mobile Education,也稱M-learning)應運而生。正是由于移動學習的特點與現代遠程教育理念的不謀而合,使其得以在現代遠程教育中得到廣泛應用,移動學習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移動學習(M-Learning)作為遠程教育一種新興的學習模式,學界對其還沒有統一明確的定義。Harris對移動學習的定義是:移動學習是移動計算技術和E-learning的交點,它能夠為學習者帶來一種隨時隨地學習的體驗[1]。Alexzander Dye等人在 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的文章中對移動學習給出了較“具體”的定義:移動學習是指在移動計算設備幫助下的,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的學習,移動學習所使用的移動計算設備必須能夠有效地呈現學習內容,并提供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雙向交流[2]。北京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移動教育實驗室對移動教育的定義是:移動教育指依托目前比較成熟的無線移動網絡、國際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學生和教師通過使用移動設備(如PDA)來更為方便靈活地實現交互式教學活動[3]。
綜合上述專家學者的定義,筆者認為移動學習的概念應包涵以下三個內容:
1.學習形式的移動性。學習者不再被局限于固定的地點,而是通過移動終端真正地做到“隨時隨地隨身”學習,因此學習者、學習環境、學習資源都是可移動的。
2.學習內容的互動性。互聯網技術和無線技術是移動學習的技術基礎,只有這種雙向交流的模式,才使得“移動”更有意義,移動學習的優越性才能更充分地表現出來。
3.實現方式的數字化。這一點是區別于傳統學習模式的關鍵,即要使用移動通訊設備進行數字化的學習。它既是前兩條的保障,也是前兩條的必然選擇。
因此,移動學習可概括為借助移動便攜設備,通過互聯網技術和無線技術,進行的隨時、隨地、隨意的雙向交流的數字化的學習方式。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興起及廣泛應用,但傳統的遠程教育仍然無法達到“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為任何學習者提供任何學習支持”的目標,從而影響遠程學習者的學習機會、效果和效率。而移動學習的出現使得上述問題迎刃而解,其優勢主要體現在移動性、高效性、廣泛性、個性化四個方面:
(一)移動性
移動學習終端主要包括無線連接的筆記本電腦、手機、PDA等,它們都具備可攜帶性、無線性和移動性的特點。利用便攜式的移動終端設備,學習者不再受限于固定地點、固定時間接受學習,而是根據學習者的意愿來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地點和內容。
(二)高效性
在移動學習過程中,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習者帶著問題去學習,因此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學習者還可以通過移動通信設備及時與網絡中的其他學習者進行問題探討、交流,從而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
(三)廣泛性
在移動技術和無線網絡技術迅速發展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學習者運用便攜移動終端隨時地聆聽或收看教師的授課,且不僅僅局限于自己學校的教學資源還包括了互聯網上各種有用的資源,這樣大大擴大了教育對象和教育內容的范圍,對于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和終身教育的實施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四)個性化
現代教育倡導個性化的學習,學習者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合理地安排學習進度、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學習內容等。移動學習為學習者提供了自我學習的空間和平臺,每位學習者都可以根據習慣、喜好和需求量身訂做自己的課程表。同時其教學形式也是個性化的,無論是基于短消息服務還是基于連接瀏覽的移動學習都可以作為供人們選擇的移動教學形式。
根據無線通信技術的現狀,目前移動學習在現代遠程教育中可以實施的形式基本上有基于網梯移動學習平臺的移動學習,基于短消息服務方式的移動學習,基于連接瀏覽的移動學習和基于校園無線Internet的準移動學習四種形式。
(一)基于網梯移動學習平臺的移動學習
在我國,教育部于2002年5月公布了“移動教育”項目。網梯移動學習平臺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它采用 Java技術進行開發,支持用戶利用掌上電腦產品(PDA)通過無線方式進行移動學習。
學生可以通過 PDA,隨時隨地進行無線移動學習,可以在線與教師進行答疑、交作業等交流,還可以查看選課、成績等信息。管理員可以進行實時管理,如果有重要的通知,可以公布在網站上。學生可以隨時進行登陸查看課程信息和提交課程作業,老師也可以進行在線指導。教師可以在線批改作業,真正實現數字自動化辦公。網梯移動學習平臺可以與網梯多媒體遠程教育平臺,網梯數字化校園平臺無縫連接,實現從有線到無線全方位的網上學習與交流環境。教師的個人信息和學生的個人信息都被提交在數據庫中,學生和老師只要使用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進行登陸就可以查詢自己相關的信息,同時進行遠程學習和指導[4]。
(二)基于短信息服務方式的移動學習
目前,移動電話在社會上迅速普及,根據相關資料統計,截至2011年8月,手機普及率達75.6%,而其中短信息服務目前得到了最廣泛的使用,并且深受廣大使用者的青睞。因此,將它應用到移動學習中必然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對于遠程學習者來說,可以利用手機等學習終端,在學習者之間、學習者與服務器之間實現一定的字符或圖像的傳輸。利用這一功能,可以使得學生通過無線移動網絡與互聯網之間的通信來完成一定的教學活動。通過短消息可以實現問答學習、成績查詢、活動通知,課程輔導等。還可以采用“群發”或者“短信通道”作為學習管理服務和學生活動服務的組成部分。
總而言之,通過短消息可以實現學習者和學習者之間、學習者和教師之間、學習者和教學服務器之間以及教師與教學服務器之間的通信,使這些教學活動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三)基于連接瀏覽的移動學習
數字化學習的出現,各類教育資源網站的建設也趨于完善,使終身學習成為可能。移動用戶可以使用移動通信設備(如 PDA,手機等),連接到互聯網,快速地訪問教學服務器。這種移動學習方式使學習者的學習更加方便快捷,它彌補了短信息數據通信間斷的問題。
這種網站瀏覽的方式是在移動通信設備上進行的,類似于將數字化學習資源移植到移動設備上,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網站瀏覽、資源搜索和學習。通過連接瀏覽的移動學習,可以為學生創設出一個舒適、令人愉快的學習環境,它不但可以傳輸文本,還可以傳輸一些圖像、語音、視頻等多媒體教學資源。
同樣,基于連接瀏覽的移動學習能在任何可以移動的地方進行,僅僅是只要他們想學習而又正好處于空閑就可以進行學習。
(四)基于校園無線Internet的準移動學習
這種移動學習是有范圍的,在該范圍內(可以在某個教學樓,某個校園里,某個戶外學習區或者是某個教室中)實現移動學習。由于3G技術不同標準之間的展開的爭論和目前無線產品開發程度及進展,在全球或全國范圍內完全實現連瀏覽的移動學習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但無線局域網絡(WLAN)技術相對比較成熟,可以作為移動學習的新的實現技術。目前,它可以作為校園面授教育的補充,是移動學習最現實可行的方式。根據移動學習環境的范圍和不同的需求與功能,校園無線學習環境建設有集中控制方式(如圖1)、中繼連接方式(如圖2)、混合連接方式(如圖3)這三種主要形式[5]:

圖1 集中控制方式網絡結構

圖2 中繼連接方式網絡結構

圖3 混合連接方式網絡結構
目前,移動學習在遠程教育中的應用已經開展的如火如荼。移動學習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得到了人們的承認,但是移動學習仍然存在著一些缺陷,應加以彌補。
(一)強化移動學習的意識,提高遠程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
如前所述,移動學習是一種隨時隨地的學習,要求學習者自覺完成,移動學習和傳統的學習有很大的不同。在移動的環境中,學習者是在一定的“零碎”時間中進行的“片斷”學習,再加上移動學習較為隨意,學習環境往往比較復雜,存在較多干擾因素,因此使得學習者注意力容易分散,學習的知識缺乏系統性。
因此有目的的對學習者進行移動學習的相關教育與應用實踐的指導,提高其對移動學習的理解和認識,深入理解其內涵和特征,使其能準確快速的地選擇合適的移動學習資源;同時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提高遠程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堅定的學習毅力,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移動學習者的興趣持久度。
(二)設計合理的移動學習資源
由于移動學習是一種隨時、隨地的學習,在學習時間上具有間隔性,因此移動學習資源與網絡課程資源庫有著很大的區別,并不是所有遠程教育的學習資源都適合移動學習的。同時,由于移動通信設備的技術含量的限制,移動通信設備呈現的學習內容是有限的,因此在移動學習中,學習內容在質和量都受到了限制,其學習的內容是必須精心制定的。
因此移動學習在學習內容的設計中應注重開發最適合于聽覺、零碎時間和學習者感興趣的那部分內容,應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語音、文字、圖片和視頻,讓學習者有足夠的興趣;單個移動學習內容要滿足短小精悍的要求,要具有片斷性,能夠較快的完成,不需要學習者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同時還要支持移動設備的遠程訪問、瀏覽、交互。
(三)進一步完善移動學習技術
雖然目前移動通信設備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與固定設備相比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同時網絡連接的不穩定性,加上網絡通信費用較為昂貴、人機交互界面復雜,直接導致了學習者學習效果的低下,使之不愿再繼續學習下去。
因此借助于無線網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給學習者創造一個安全的、友好的個人情感體驗環境,提高通信技術、保障網絡的快捷、通暢、降低網絡通信的費用是推動移動學習發展與普及急需解決的問題。
(四)制定移動學習統一的評價體系
移動學習是移動的、靈活的,并且學習對象也是分門別類,比較特殊,學習更是具有隨時隨地性,從學生的學習效果的有效性來看,評價的難度將會增加。
因此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必須對移動學習的效果評價有一個統一標準,采用一種有效的、適當的評價體系,多元化、多層次、多角度進行評價,否則就將會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移動學習是一種新的數字化學習方式,是移動通信、網絡技術和當代教育結合的產物。它導致了移動數據通信與移動Internet的興起。由于它的種種優勢,在現代遠程教育中的應用受到了人們一致的認同,相信隨著移動學習理論研究的逐步成熟和技術的日趨完善,移動學習將在現代遠程教育發揮更大的作用。
[1] 白俊,劉家勛. 移動學習的發展現狀及其啟示[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5).
[2] 崔健. 移動學習教學設計模式研究[D]. 河北大學,2009.
[3] 葉成林,徐福蔭,許駿. 移動學習研究綜述[J]. 電化教育研究,2004,(3).
[4] 胡朝紅,劉桂蘭. 移動學習在教育中的應用——優勢和局限[A].教育技術的創新、發展與服務——第五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文集(下冊)[C]. 2006.
[5] 李玉斌,張爽. 移動學習的內涵、方式及其對遠程教育的意義研究[J].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5,(1).
G72
A
1008-7427(2012)06-0007-02
201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