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廣琪
(大慶市地稅稽查局,黑龍江 大慶 163000)
稅務部門的工作,總的來講有兩個方面的要求,對外提高稅收征管能力和服務水平,對內不斷規范和改進行政管理。如何統籌謀劃?要著力于通過加強對內管理推動對外工作。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影響事物發展的因素,有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兩個,內因起決定作用。抓內部管理,就是抓住了稅收工作的根本和關鍵。這與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是同一個道理。只有堅定不移抓好內部建設,才能有效促進對外征管。
稅務機關的內部管理,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不但包括一般意義上的行政管理,還包括以促進勤、廉為目標的隊伍建設、廉政建設等,目的是打造高效廉潔的稅務機關。完整的稅務機關內部管理系統,有四個重要方面:督查督辦、干部隊伍建設、黨風廉政建設、思想政治工作及稅務文化建設。
如同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一樣,稅務系統各稅務單位在運行管理中具有如下特點:
1.1 規模較小,業務不多且業務目的為服務性而非盈利性,業務循環劃分的標準并不明顯。
1.2 沒有穩定的經常性業務收入或收入較少,從事稅收征管活動所需的各項經費全部或主要由上級主管會計單位撥付,會計核算依照《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采用收付實現制。上級主管會計單位對基層單位實行“預算包干、結余留用、超支不補”的預算管理制度。
鑒于稅務機關運營管理過程中的上述特點,稅務機關內部控制制度設計應按照其本身的業務特點來確定其內部控制的目標,實施內部控制的程序。稅務機關內部控制的目標除了包括依法行政、運行高效、資產安全、會計信息質量真實可靠以及嚴密的糾錯防范體系之外,還包括如下幾個特點:
稅務部門屬于國家行政機關,代表國家行使稅收管理的權利,為維護國家機關的形象,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就顯得十分重要。并著重強調領導干部的廉政建設、職權的相互牽制、以及稅務文化建設等等要素。
稅務部門業務服務的目的是服務性而非盈利性,強調納稅服務性以樹立國家機關為民服務的良好形象,體現建立和諧社會的發展趨勢。
為提高稅收效率,稅務機關也要關注起內部管理方法的現代性和科學性,強調全員目標管理等現代管理方法在稅務機關內部的應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認為稅務機關內部控制制度設計一般要包括以下幾個控制模塊,如下圖所示:

內部控制環境構成一個組織的氛圍,對于稅務機關來說主要包括組織規劃控制、人力資源控制以及內部行政辦公制度控制。其中:
(1)組織規劃控制
主要包括組織機構設置、權責分派體系、內部領導制度以及稅務文化建設四個子模塊。具體規定如下:
①機構設置及內部領導制度
稅務系統是國家機關,其組織機構必須在符合憲法和法律的精神、原則、規范、程序的前提下來設立,其組織宗旨、人員編制、機關設置等都必須符合憲法、法律的規定。稅務部門實行上級垂直管理,按照經濟區劃和經濟流向設置機構,并在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前提下,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
②完善權責分派體系
每項經濟業務事項必須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門承擔,經過兩個或兩個以上崗位處理;不相容職務進行適當分離;完善授權審批制度,各部門權利和責任應與控制任務相適應。
③稅務文化建設
加強稅風稅容管理,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搞好稅務藏書、文化活動場所建設。特別關注領導在稅務文化建設中的先鋒作用,并通過示范、激勵、感染、自我教育、灌輸以及定向引導等方法引導各級稅務人員樹立“依法征稅、科學管理、規范服務”的理念、精神和價值取向。
(2)人力資源控制
嚴格控制稅務人員甄選規章制度,保證稅務人員的基本素質;加強稅務人員的日常管理,嚴格工作紀律,不斷提高稅務人員的思想覺悟、政治理論和業務技能,提高稅務隊伍的整體素質;實行全員目標管理制度,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激發稅務人員的最大效能,實現管理的科學化。
(3)內部行政辦公制度控制
健全會議制度、公文處理制度以及后勤管理制度,提高稅務行政的效率;加強票證管理、檔案保管、公章管理以及保密制度控制,保證稅務機關的資料、人員、財產的安全。
嚴格依據《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進行納稅征收管理工作,確保各項稅收管理、征收監控、稅務稽核、稅收法制以及稅務執行工作的合法性和效率性。特別關注各項業務的期限性、規范性和審批程序的控制。
關注政務公開、公開辦稅制度是否健全,落實是否有效;首問責任制是否合乎規范,工作人員服務規范落實情況,是否制定“優化服務十項承諾”或“稅務人員十五項不許”等相關的稅務服務規范,以真正實現納稅服務的宗旨。
主要包括稅務經費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會計控制管理、政府采購控制以及內部審計控制等幾項內容。具體如下:
(1)稅務經費與固定資產管理
嚴格按照《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稅務經費的核算,嚴格審批各項經費的支出,關注各項專用支出,提高稅務經費的使用效率;對固定資產納入會計核算與管理,科學、合理的購置、分配和使用固定資產,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
(2)會計控制
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以及《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嚴格會計核算制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是否做到賬實相符,及時準確編制會計報表,真實、完整反映稅務機關財務狀況。
(3)內部審計
關注部門、崗位職責是否明確,不相容的職務是否分工負責、相互制約,重要的經濟業務有無檢查考核制度,進而檢查這些制度是否有效,是否得到貫徹執行。同時要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是否建立內部審計制度,有無設置內部審計機構或配置專職審計人員以及內審工作開展情況。
(4)規范政府采購
貫徹落實《政府采購法》以及《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等法律法規,規范政府采購行為,關注審批權限是否恰當、付款程序是否嚴格經過審批簽章,不相容崗位是否相互分離。
制定公務人員紀律及行為規范,并倡導領導的廉政行為建設,以實現對稅務機關人員的有效監督;健全行政監督機制,接受上級稅務機關以及檢察院等其他行政機關的監督;檢查是否有完善風險預警機制,以及時識別、反饋和作出應對風險的措施。
[1]劉明晗.論稅務行政裁量權的內部控制[J].吉林大學,2009-10-01.
[2]徐增華.安徽省市縣國稅機關執法內部控制的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2009-06-01.
[3]申偉.論稅務稽查內部控制[J].東北財經大學,200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