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峰
(中國石油長城鉆探井下作業公司壓裂酸化項目部,遼寧 盤錦 124107)
隨著我國石油開采事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安全開采問題也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石油開采工作的科技含量較高,開采環境相對復雜,若想保證開采工作的順利進行需要進行多方的協調,充分運用各種開采技術以及開采設備。由于開采工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石油開采工作的危險性也相對提高。
石油井下開采需要使用大量的開采設備,各種開采設備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開采任務,開采工作人員在實施井下作業時極有可能遭受機械設備的打擊傷害,就目前對石油開采工人的危害因素進行了解來看,這種打擊傷害正在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
火災與爆炸是石油開采過程中屢有發生,這與石油自身的性質是分不開的。在油氣田開采時一旦遇到井噴狀況無法控制時,此時在油井周圍便會積聚大量的可燃性氣體,容易引發火災,問題嚴重的甚至可能引起爆炸,此時在石油開采場地進行作業的工作人員便會受到來自火災、爆炸因素的危害。石油開采部門根據石油的易燃、易爆的特殊性,對石油開采現場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但往往因為開采工作在執行具體工作任務時存在失誤性操作,例如:工作人員沒有保護好儲油罐、石油儲藏距離達不到安全生產所規定的距離、井下作業人員存在違規操作行為等。由此可見針對引發石油開采場地火災、爆炸這一嚴重安全隱患的原因,關鍵在于人為原因,為此在石油開采過程中必須嚴格規范開采工作人員的具體工作行為。
石油開采工作人員通常需要在井下密閉的環境中進行作業,因井下油氣蒸發以及其他有毒有害氣體在井下積聚,容易對作業工作人員造成毒氣危害。毒氣危害嚴重威脅到作業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一旦發生中毒事件,若搶救不及時,后果不堪設想。通常情況下在生產過程中單位會對由井內的通風設備進行嚴格的檢查,確保通風設備的完好。避免毒氣聚集侵害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但往往因為通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而未及時發現,導致有毒有害氣體沒有得到及時的排除,或是因為作業人員沒有嚴格的依照安全生產造操作規程配備相應的防毒器具,由此導致了中毒危害。由此可見石油開采作業人員在進行井下作業時,必須認真按照安全生產操作規程辦事,提高安全意識,做好防護工作,盡量避免有毒有害氣體對自身所造成的侵害發生。
任何規模的油田勘測開采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復雜的勘測、開采設備的支持,而這些設備又必須在電力的帶動下才能夠進行正常的運轉。當勘測設備與開采設備發生故障時,工人員便需要進行井下作業,對故障設備進行維修與檢測,此時則容易發生觸電或是灼傷事故。通過對觸電及灼傷事故的調查分析來看,導致這種事故發生主要是因為以下幾方面原因所引起的,即:帶電設備在安裝過程中由于安裝不夠規范所導致的缺陷;工作人員進行井下作業所配備的工具不符合維修標準;維修工作不按正常的操作流程辦事;雷雨天進行檢修作業所導致的觸電。通過對引發觸電傷害的原因來看,若想預防這種作業危害除了要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外,還需要設備安裝人員的配合以及油田開采單位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設備與維修工具,只有這樣才能夠盡量避免這種危害在石油開采當中的發生。
石油井下作業過程中的危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操作人員的疏忽或未按規定的規程進行作業造成的,很多危險的因素和安全事故本可以在提高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受到操作人員的重視后避免的,但由于安全生產的意識和危害性因素造成的傷害沒有深入人心,石油井下工作人員認為“沒關系”,“不會出事”,普遍存在僥幸心理。因此在石油生產之前和相應的操作之前應加強對員工的教育,提高其對危險因素的認識,加強操作的安全意識,消滅操作人員心中潛意識的僥幸心理。加強了員工的安全意識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安全事故的發生,其次相關的領導層和管理層也應樹立安全生產的意識,建立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識,使安全生產的意識深入人心。
石油井下作業的安全性能提高應建立在井下作業環境的改善和基礎設施的改善基礎之上。石油的井下作業環境改善應加大對安全管理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從實處重視石油產業的安全生產。將先進的探測技術用于對危害因素的探測之上從而建立起危害因素和安全預警的防范機制。使石油企業的安全生產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盡量減少因設備落后而造成的人員傷亡的安全事故的發生。
在樹立了安全生產意識后,石油的井下作業還需對工作人員的工作流程進行規范,從而進一步貫徹安全生產的原則。從具體的崗位制定相應的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重復說明注意事項,并對操作工人的工作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將安全生產的事項與考評結合起來,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定從而使安全生產和標準化生產落到實處。
HSE管理體系是圍繞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的全面的安全管理體系,HSE管理體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了一個安全預警、安全生產和緊急事故處理的全面安全管理系統。HSE管理體系建立的目標應是減小企業的生產風險,運用到石油井下安全作業上就是減小井下作業的風險程度,從員工、環境的改善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從而制定出適合石油企業的安全管理體系,從而保障石油井下的作業安全。在制定了HSE的安全管理目標后應制定具體可實施的安全管理方案,從而檢測出該方案對安全作業的有效性和安全作業過程的持續改進和科學完善,最后應建立相應的實施機制和信息的反饋機制,實現HSE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有效保障石油井下作業的安全。
石油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能源,我國經濟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離不開石油資源。為了保障石油開采工作的順利進行,就必須保障好石油開采工作人員的安全,為此石油開采單位要將石油開采工作與石油開采工作人員的安全保障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切實解決好油田井下作業中存在的各種危險性因素,落實好各項安全措施,確保油田開采井下作業的安全。
[1]李樹杰,陳彥玲.中國石油安全隱憂與對策[J].當代財經,2005,(06).
[2]劉亞立,陳日輝.井下安全事故分析與防范措施探討[J].中國礦山工程,2004,(01).
[3]范天龍,楊玉貴.淺談井下作業的安全管理措施 [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