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奇
兩種不同小切口術式治療高齡白內障的臨床療效對照研究
朱震奇
老年性白內障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影響了老人的視力,嚴重者可致盲眼。高齡患者進行手術可能會導致眼部其他病變。因此,應引起臨床醫生的高度重視,近年來隨著微創手術的興起,小切口白內障手術也隨之產生,我院對258例高齡白內障患者采用分別采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囊外摘除術和超聲乳化白內障吸出術治療,旨在比較兩種方法對于高齡白內障患者的療效,為合理治療高齡白內障患者提供臨床依據。
1.1 一般資料 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間在我院眼科進行手術的258例高齡白內障患者,男132例,女126例,年齡(73.4±5.41)歲,對照組(A組)給予超聲乳化白內障吸出術治療,男62例,女67例,年齡(71.9±6.32)歲,治療組(B組)給予小切口非超聲乳化囊外摘除術治療,男70例,女59例,年齡(75.1±7.23)歲。按Emery[1]提出的核硬度分級標準,對照組中Ⅱ級核19例,Ⅲ級核37例,Ⅳ級核31例,V級核42例,治療組中Ⅱ級核27例Ⅲ級核16例,Ⅳ級核38例,V級核48例。
1.2 術前檢查 術前做常規視力檢查、眼底、眼壓、裂隙燈、色覺及A/B超檢查,虹膜有無新生血管,眼部A/B超排除視網膜脫離的可能。排除其他嚴重眼病(青光眼、視網膜脫離、葡萄膜炎等)及心腦腎臟等實質性病變。
1.3 手術方法
1.3.1 小切口非超聲乳化囊外摘除術 術前2%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常規消毒、用開瞼器打開眼瞼,剪開球結膜,做8.5 mm的結膜瓣,以穹隆部為基底,在角膜緣后約2.0 mm處,采用直線狀或反眉狀的小切口,分離至透明角膜內1.5 mm,于透明角膜出做側切口,穿刺進入眼房,注入粘彈劑形成環形撕囊或截囊,進行水分離使晶體皮質與囊膜分開,水分層使晶體外周軟核與硬核分開,此時注入粘彈劑以保護角膜內皮和后囊膜,將晶體核慢慢套出,并放入人工晶體,根據開口情況進行縫合[2]。球結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和妥布霉素,包扎。術后用抗生素眼液滴眼并口服抗生素。
1.3.2 超聲乳化白內障吸出術 患者采用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或者結膜下浸潤麻醉,手術于2點半鐘方向進行超聲乳化白內障吸出術,前房內注入粘彈劑1.0%透明質酸鈉,進行連續環形撕囊5.5 mm,根據術前進行的核硬度分級采用美國Alcon公司的 Infiniti Ozil超聲乳化術系統,水分離、水分層,植入人工晶體,吸出粘彈劑和重建前房,使角膜或鞏膜隧道切口自動閉合。術后結膜囊內涂典必殊眼膏,眼墊包眼。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比較用 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基本情況 對照組中男62例,女67例,年齡(71.9±6.32)歲,治療組中男70例,女59例,年齡(75.1± 7.23)歲。對照組中Ⅱ級核19例,Ⅲ級核37例,Ⅳ級核31例,V級核42例,治療組中Ⅱ級核27例 Ⅲ級核16例,Ⅳ級核38例,V級核4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無顯著差異。
2.2 兩組患者術后視力恢復情況 兩組患者視力術前無顯著差異,兩組患者術后一周視力都得到顯著恢復,但治療組患者術后一周的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且隨著時間的延長視力得到進一步的好轉,如表2。
2.3 兩組患者不同核硬度術后并發癥情況 兩組患者當核硬度≤Ⅲ時術后并發癥無顯著差異,而當核硬度≥Ⅳ時,采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囊外摘除術的并發癥發生率稍低(P<0.05),如表3。兩組患者的術后全身并發癥術中無 1例發生。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視力恢復情況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核硬度術后并發癥情況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結構加劇,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的比例日漸增多,嚴重損害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再加上老年人本身易感呼吸系統和代謝系統及心血管系統不同程度的疾病。大切口手術治療已經日益被小切口手術取代[3]。因此,如何提高手術效果,降低高齡白內障患者手術中的風險成為我們臨床醫生面臨和解決的一道難題,我院通過對258例高齡白內障患者采用分別采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囊外摘除術和超聲乳化白內障吸出術治療。探討兩種小切口手術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本研究發現兩組患者術后一周視力都得到顯著恢復,但治療組患者術后一周的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且隨著時間的延長視力得到進一步的好轉。和以往研究結果類似,說明超聲乳化白內障吸出術和小切口非超聲乳化囊外摘除術治療白內障患者都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至于行小切口手術包括超聲乳化白內障吸出術的患者的療效更好可能是由于小切口手術包括超聲乳化白內障吸出術對眼組織損傷輕。
我們研究發現兩組患者當核硬度≤Ⅲ時術后并發癥無顯著差異,而當核硬度≥Ⅳ時,采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囊外摘除術的并發癥發生率稍低。可能是由于高齡白內障患者的晶狀體核大且較硬,其角膜內皮數相對減少,細胞形態和功能也發生異常化,超聲乳化白內障吸出術手術時間較長且能量消耗等因素容易對眼內組織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有研究也證實對于過熟期白內障、硬核性白內障,小切口非超聲乳化囊外摘除術為首選方法[4]。
另外超聲乳化白內障吸出術有能量轉換的熱灼傷、角膜內皮潛在震蕩、器械和核碎片創傷等危險因素,術后并發癥也相對較多,而小切口手術包括超聲乳化白內障吸出術由于采用自閉性鞏膜隧道切口,在處理硬核性白內障患者的具有明顯的優點[5],而手術費用較低,更加適合于基層醫院開展該手術。
[1]Emery JM,Little JH.Phacoemulsification and aspiration of cataract.Londn:Mosby,1993.
[2]張效房,呂勇,馬靜,等.介紹一種小切El非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00,22(5):501.
[3]鄒玉平.自內障手術實用手冊.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173.
[4]李春玲.5.5 mm無縫線不同部位切E l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取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比較.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6,24(5): 535-537.
[5]倪偉.高齡患者白內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臨床觀察.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7,25(8):913.
215221 江蘇省吳江市中醫醫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