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仲銳
老年人艾滋病與肺結核雙重感染的臨床特點與療效觀察
粟仲銳
目的探討老年人艾滋病與肺結核雙重感染的臨床特點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06年01月至2012年0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HIV(+)/AIDS并發肺結核的老年患者28例為觀察組(A組)及同期住院的HIV(-)的單純肺結核患者28例為對照組(B組)進行回顧性對照分析。結果A組出現高熱、體重下降、真菌感染、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感染較B組多見,PPD試驗陽性率顯著低于B組。兩組患者均給予標準化抗結核治療,A組同時予以抗艾滋病病毒治療,治療后B組肺部病變明顯吸收,血沉減慢、同期體溫正常人數顯著高于A組,而死亡率低于A組。結論艾滋病合并肺結核雙重感染的老年患者臨床表現不典型易并發真菌感染,死亡率高。
艾滋病;肺結核;老年患者;臨床表現;療效
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傳染病,是當前全球重大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該病傳播迅速,病死率極高。我市近6年來,老年艾滋病患者逐年增加[1]。由于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并發各種感染:如肺結核、真菌感染等。有研究報道艾滋病患者的結核病是正常人的30倍[2],老年人HIV(+)/AIDS并發的肺結核的臨床表現和療效較單純肺結核有其特點。現將兩組患者對比進行臨床分析旨在探討老年人艾滋病合并肺結核的臨床表現和療效以進一步指導其診療。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6年01月至2012年01月本院收治的HIV(+)/AIDS并發肺結核老年患者28例為觀察組(A組)及同期住院的HIV(-)單純性肺結核老年患者28例為對照組(B組)。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均無慢性腎功能不全、肝臟疾患,血液腫瘤性疾病、慢性心衰,無糖尿病,無除艾滋病以外的免疫系統疾病。觀察組男22例,女6例,年齡60~76歲,平均(67.8±4)歲,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齡60~78歲,平均(66.4± 5.8)歲。觀察組患者均由湖南省HIV實驗室確診,符合艾滋病診斷相關標準。兩組患者依據病史、影像學資料、痰找抗酸桿菌、PPD、血沉、診療過程等資料診斷為肺結核,均符合第6版內科學肺結核和2004年中華醫學會編著臨床診療指南·結核病分冊中結核病的診斷標準。
1.2 研究方法(觀察指標及方法) 追尋每組患者入院時的病情(持續高熱、體重,有無真菌感染,PPD試驗,肺部CT)2組患者繼發性肺結核采取2 hRZE/4 hR方案,血行播散型肺結核采取3 hRZE/6 hR方案。艾滋病組抗結核治療同時采取HARRT治療方案。據病情,同時予以止咳、化痰、護肝、增強自身免疫力、營養支持治療。經治療2月復查肺部CT觀察肺部病變、血沉、體溫、死亡人數等。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1.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癥狀比較(表1)A組高熱〉2周人數、體重下降、合并真菌感染,血行播散型肺結核,高于B組(P<0.05),而PPD陽性率明顯低于B組(P<0.05).
2.2 同期治療療效對比表(表2)B組體溫正常人數、體重增加、血沉減慢、肺部病變好轉較A組高(P<0.05),死亡人 數少于A組(P<0.05)
隨著我國人口群體老年化,我國老年艾滋病患者日益增多,研究社會轉型期艾滋病對老年人的影響,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已成為全社會重視的問題。50%以上AIDS患者在疾病發展過程中多并發肺部疾患,其中肺結核是AIDS患者最常見的機會性感染[3]。老年人自身免疫力相對低下,更易并發結核感染。HIV和結核感染的雙重感染相互促進病變進展,加速惡化。老年結核患者的單核細胞對HIV有更強的親和力,可增加其易感性,結核分枝桿菌還促進HIV的轉錄復制,加速HIV在淋巴細胞的傳播[4]。
經過對兩組患者臨床表現和治療療效對比分析,老年艾滋病并發肺結核特點:①起病急,進展快,預后差,死亡率高。②持續高熱和體重下降常見,典型的肺結核午后低熱、盜汗少見。③較單純肺結核患者易并發真菌感染④PPD試驗陽性率顯著低于非艾滋病肺結核患者。AIDS合并肺結核患者由于免疫缺陷致細胞免疫與態反應均受抑制,故PPD陽性率低,有研究發現,CD4 200/μl時PPD無反應[5]。⑤ CT表現彌漫性粟粒性陰影高于單純性肺結核老年患者。
鑒于老年人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表現復雜,缺乏特殊性,診斷不易,應提高兩類疾病雙重感染的警惕和認識。綜合其他文獻和本文,現將老年人艾滋病和結核雙重感染的特點和治療經驗總結如下:①老年人艾滋病患者機體免疫力低下,PPD陰性時不能作為排除肺結核的依據。②當發現不明原因發熱、消瘦、肺部感染、真菌感染、皰疹等可疑老年患者就診時均應注意有無冶游史,吸毒史及生物制品輸注史并及時行HIV抗體檢查,并行胸片或肺部CT、痰涂片,盡量使疾病早發現、避免疾病漏診、誤診。③HIV(+)/AIDS患者常表現為粟粒狀影或浸潤影4.標準化抗結核和HARRT抗病毒同時可引起各種不良反應,如肝腎損害、過敏性皮炎、白細胞減少、貧血等,且老年患者易合并心腦肝腎基礎疾病,更易發生上述不良反應,積極預防不良反應,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治療的延續性。
[1]李文杰,侯啟年,覃銳,等.張家界市永定區1995-2008年老年人艾滋病流行特點分析.熱帶醫學雜志,2010,10(6):725-726.
[2]李拯民.艾滋病和結核病.臨床肺科雜志,2005,10(2): 134-136.
[3]張建勇.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檢測臨床治療分析.臨床探討,2010,48(24):143.
[4]尹光芝.HIV與結合病人雙重感染.醫學綜述,2004,(12): 61-62.
[5]鄭素華,端宏瑾,等.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結合菌素試驗反應的研究.中國防癆雜志,2002,24(6):320-322.
427000 張家界市人民醫院感染科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表現比較
試驗陽性A組(28例)組別 高熱〉2周 體重減輕>10%合并真菌感染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PPD 13 22 12 8 4 B組(28例) 2 3 1 1 22 χ2值9.1 23.41 10.02 5.36 25.9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同期治療療效對比
組別 體溫正常人數 體重增加 血沉減慢 死亡人數 肺部病變好轉A組(28例)<0.05 <0.05 <0.05 <0.05 <0.05 17 6 10 B組(28例) 22 20 27 0 27 χ2值 25.92 14.16 12.83 4.67 25.81 P值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