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五星 郭伶俐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與肝功能損害的相關性分析
陳五星 郭伶俐
目的探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與肝功能損害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為甲亢合并肝細胞損害的臨床預防與治療提供依據(jù)。方法采用回顧性調(diào)查法,收集甲亢病例209例,根據(jù)肝功能檢測結果分為肝功能損害組(A組75例)和肝功能正常組(B組134例),比較兩組病例的一般情況、臨床表現(xiàn)、治療前后的甲狀腺功能指標和肝功能指標。調(diào)查結果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甲亢合并肝損害發(fā)生率為35.89%(75/209)。患者甲亢發(fā)病年齡A組明顯高于B組(P<0.05);甲亢程度與肝功能損害程度呈正相關;治療后肝功能恢復程度與甲狀腺激素恢復程度呈負相關。結論甲亢性肝損害多發(fā)于年齡較大、甲亢病情較重的患者。因此,臨床上應重視甲亢性肝損害和甲亢患者肝功能的檢測。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肝功能;肝細胞損害
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Graves病)、多結節(jié)性毒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自主高功能腺瘤(Plummer病)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的主要病因。由于甲狀腺激素過多分泌,??蓪е露嗥鞴俣嘞到y(tǒng)損傷,可引起肝腫大、肝功能異常,甚至發(fā)生黃疸、肝硬化等[1]。為了探討甲亢與肝損害之間的臨床關系,我們對209例甲亢患者與肝細胞損害狀況、甲亢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與肝功能水平變化的關系進行綜合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甲亢(均為Graves病)患者209例,均為住院患者。其中,男49例,女160例,男:女為1∶3.26,年齡16~74歲,平均(48.9± 10.3)歲。根據(jù)肝功能檢測結果分為肝功能損害組75例(A組)和無肝功能損害組134例(B組)。
1.2 診斷標準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堿性磷酸酶(ALP)、γ-谷氨?;D移酶(γ-GT)、總膽汁酸(TBA)、總膽紅素(TB IL)檢測超過正常值標準,B超檢查示肝腫大,排除病毒性肝炎和藥物性等其他原因所致肝損害后,以上血清生化項目一項或以上異常者即可診斷為甲亢性肝損害。
2.1 209例甲亢患者中,甲亢合并肝損害者 75例,占35.89%。A組的甲狀腺激素與肝功能檢測指標水平明顯高于B組,TSH水平明顯下降。A、B兩組的肝功能,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結果見表1。
2.2 甲亢合并肝損害與性別、年齡、病程的關系見表2、3。

表2 甲亢患者年齡與甲亢性肝損害相關性分析(例,%)

表3 甲亢病程與甲亢性肝損害相關性分析(例,%)
209例甲亢患者中,男49例中有肝損害者16例,發(fā)生率為32.65%,女 160例中有肝損害者 59例,發(fā)生率為36.88%,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無肝功能損害組平均年齡(36.74±9.17)歲,有肝功能損害組平均年齡(48.32 ±8.33)歲,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 5)。
甲亢合并肝損害臨床表現(xiàn)常不典型,許多文獻報道不一,自15%~76%不等[2]。本組資料顯示甲亢性肝損害發(fā)生率為35.89%。病情較輕時,臨床癥狀常不典型,僅為輕度的消化道癥狀,易被忽視。肝損害嚴重時,可出現(xiàn)黃疸、肝脾腫大、肝功能指標明顯異常,增大了治療難度。尤其是老年性甲亢患者,可見明顯肝損害癥狀,而甲亢癥狀和體征并不明顯,易被誤診為“肝炎”。提示甲亢癥狀和體征與肝損害之間有時表現(xiàn)復雜,應引起重視。本組資料顯示A組的甲狀腺激素水平與肝功能指標明顯高于B組,TSH水平明顯下降,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甲亢性肝損害(A組)發(fā)病的平均年齡明顯高于B組(無肝功能損害組),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年齡、病程與甲亢性肝損害之間存在著(有)正相關關系(rs分別為0.4、0.8),說明甲亢病程越長、發(fā)病年齡越大,發(fā)生甲亢性肝損害的幾率越高。
甲亢合并肝損害的機制至今尚未完全闡明,可能與下列原因有關:①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甲狀腺分泌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對肝細胞有直接毒性作用[3]。②基礎代謝率增高,造成相對的缺氧狀態(tài),細胞更易損傷[4],尤其是肝小葉中央?yún)^(qū)域細胞供氧相對不足,造成肝小葉中央?yún)^(qū)域肝細胞壞死,導致肝細胞酶學升高[5],肝功能損傷加重。③分解代謝亢進,肝細胞營養(yǎng)缺乏。由于甲狀腺激素大量分泌,甲亢患者分解代謝加強,肝糖原、必需氨基酸和維生素消耗過多,造成負氮平衡,蛋白質缺乏,營養(yǎng)不良而使肝細胞變性,造成肝內(nèi)膽汁淤積而多引起γ-GT和AL P均升高[5]。值得注意的是,甲亢患者腎代謝異常也可引起ALP升高,但γ-GT常無明顯升高。④自身免疫反應引起肝損害,可合并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表現(xiàn)為肝內(nèi)細小膽管的慢性非化膿性炎癥,持續(xù)性膽汁淤積,最終演變成再生結節(jié)不明性肝硬化[6,7]。⑤其他因素,如甲亢合并右心衰竭時,出現(xiàn)肝靜脈淤血,肝臟腫大,肝細胞處于相對缺氧狀態(tài),容易引起肝細胞損傷。
綜上所述,本組資料提示甲亢性肝損害多見于甲亢病程長、年齡大、病情重而又長期未得到治療的病例。因此,對于甲亢患者應常規(guī)檢測甲狀腺功能和肝功能各項指標,有利于判斷代謝紊亂和肝細胞損害程度之間的關系,對于評估病情和指導臨床用藥有著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1]黃永齊.肝病與全身性疾病.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3:1150-1153.
[2]史軼蘩.激素與肝臟//史軼蘩主編/協(xié)和內(nèi)分泌和代謝學.科學出版社,1999:1731.
[3]金振鋒.甲狀腺機艟亢進與黃疸.實用內(nèi)科雜志,1987;7 (10):516.
[4]崔羅林,張玉慧.甲狀腺功能亢進伴肝損害的臨床觀察.中華現(xiàn)代內(nèi)科學雜志,2004,1(5):34.
[5]朱莉,閔曉俊,陳如泉.甲亢合并肝損害流行病學特征及病理機制認識.湖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8,10(1):27-28.
[6]Anton Aranda E.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in untreated hyperthyroidism.Rev Esp Enferm Dig,2002,2(1):9.
[7]Viallard JF,Tabarin A.Neau D,etal.Hyperthyroidism with sever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Dig Dis Sci,1999,4(10):2001.
414300 湖南省臨湘市人民醫(yī)院
1.3 實驗室檢查
1.3.1 甲狀腺功能測定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T3)、總甲狀腺素(TT4)、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促甲狀腺激素刺激素(TSH)均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測定;儀器和試劑都是由北京源德生物醫(yī)學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正常參考范圍為:TT3:0.85~2.2 μg/L、TT4:42~135μg/L、FT3:3.2~9.2 pmol/L、FT4:8.5~26.5 pmol/L、TSH:0.25~4.5 m IU/L。
1.3.2 肝功能測定均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DADE-Dimensionⅹpand進行測定。參考范圍分別為:TBA:0~10μmol/ L、ALT:0.0~49.0 U/L、ALP:50.0~136.0 U/L、γ-GT:0.0~50.0 U/L。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以±s)表示,各組間計量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A、B兩組患者肝功能和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x±s)
注:組間比較,P<0.001
組別 A組(75例) B(134例) t值 P值14.89±4.87 5.63±2.41 18.745 <0.001 6.82±1.14 4.02±0.96 24.56 <0.001 TT4(μg/L) 470.61±61.38 274.62±40.17 28.38 <0.001 FT3(pmol/L) 37.62±16.24 18.72±10.33 10.47 <0.001 FT4(pmol/L) 62.30±18.61 39.46±18.21 8.78 <0.001 TSH(m IU/L) 0.14±0.13 0.47±0.35 8.25 <0.001 ALT(U/L) 150.41±62.52 30.40±10.38 22.14 <0.001 ALP(U/L) 140.61±60.83 56.47±20.12 14.95 <0.001 γ-GT(U/L) 58.40±21.44 24.36±15.10 13.67 <0.001 TBil(μmol/L) 25.43±5.43 12.93±4.41 18.41 <0.001 TBA(μmol/L) TT3(μg/L)